■中考试题猜想■
【试题猜想】
一、品读两首写景诗
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①人狂。
[注]①嗾:sǒu,唆使,怂恿。
1.这两首诗的可贵之处,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请对比写出“古人”和刘禹锡诗中“我”对秋的不同感受。
古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言志”。这两首诗描写对象虽各有侧重,前者抓住秋气,后者着眼于_____________,但主题相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____的高歌。
二、品读两首闺怨诗词
赋得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望江南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1.这两首诗词虽然时代不同,作者不同,诗体也各异,但表达的情怀却是一致的,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词的主旨相同,但诗词的表现手法却不同,张九龄的诗侧重____________,温庭筠的词偏重__________。
3.“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一句,比喻美妙熨帖,想象新颖独特,饶有新意。请你具体说说这句诗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人评价温庭筠词“达到了情与景的高度统一”。请任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简要分析来支持这一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比较两首即事感怀诗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有诗评说,上面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都在表达诗人的从政入仕心愿。你能分别从两首诗中的哪句诗看出这一点?其中哪个字能集中显露这一心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济沧海”是“直挂云帆”,孟浩然的“济洞庭”是“欲济无舟楫”。你能从中读出两人的性格特征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诗尾句说“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其中“垂钓者”指的是谁?诗人提到“垂钓者”意在何处?(www.xing528.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诗在坦露心境前,都有景物铺垫。细读两首诗的前两句,从中品出二人各自所处的境况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欣赏三首咏物言志诗词
梅 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早 梅
张 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闻薛先辈陪大夫看早梅因寄》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王安石、张谓的诗句则异曲同工,都是产生错觉,__________,着眼点与许浑不同。
2.在王安石的诗与陆游的词中都提到了“香”字,这两个“香”字在其中表达的意思是否一致?请简要解说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梅花入诗,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张谓的咏梅诗则侧重在一个“___”字,请你分析一下本诗是如何体现出这个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这三首诗词作为咏物言志诗词,三位作者不约而同地共同颂咏梅花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外,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了梅花的可贵与可爱:王安石写出了梅花的________,张谓再现了梅花的________,而陆游则不无怜惜地写出了梅花的________。
五、品味一组语含双关诗
以夫妻或男女爱情关系比拟君臣以及朋友、师生等其他社会关系,乃是我国古典诗中从《楚辞》就开始出现,并在其后得到发展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
唐代参加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名公巨卿行卷的风气,以希望求得称扬和介绍给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朱庆馀就有一诗投赠给水部郎中张籍(当时张籍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而闻名)。朱庆馀的献诗如下: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又题为《近试上张水部》。张籍也答诗《酬朱庆馀》,他写道: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请你细品朱庆馀与张籍这两首诗,分别说说两首诗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目的】
中考不应该仅仅是具备毕业、选拔的功用,通常而言,它还具有导向的作用。古典诗歌简洁而又极富内涵,是传承民族文明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几年新课标教材成倍加大了古典诗歌的分量,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试卷中古典诗歌的赏析也是必考项目。笔者以为运用比较阅读法能够给学生们提供一些规律性的知识,使学生们在比较、品味、欣赏一组组同类诗歌的过程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尽快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命题时,在选材上尽量课内外兼顾,以课内带课外,并依据不同的诗歌特点努力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类别,把握诗歌形象的特征和寓意,体味诗歌的意境,领会诗人表达的感情,了解诗歌的写作技巧等。
【参考答案】
一、1.古人:萧条、寂寥、悲愁;我:认为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意思对即可)2.秋色;昂扬、高雅的励志之歌。
二、1.对离人(或良人、丈夫等)的思念之情 2.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3.诗人用团团的皎皎明月象征思妇情操的纯洁无邪、忠贞专一。她日日夜夜思念,容颜都憔悴了。宛如那团团明月在逐渐减弱其清辉,逐渐变成了缺月。“夜夜减清辉”写得既含蓄婉转,又真挚动人。(意思对即可)4.答题要点:必须把握住写景的词句,能扣着思念的情怀分析即可。
三、1.从李白诗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孟浩然诗中“欲济无舟楫”可看出这一点。其中都有一个“济”字,集中显露出二人执着追求,希望实现抱负的心愿。(意思对即可)2.从中可看出李白的豁达豪迈,孟浩然的委婉含蓄。3.“垂钓者”暗指像张丞相这样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指张丞相。诗人此时“欲济无舟楫”,唯有寄希望于当权者的赏识和录用。4.李白是在盛宴之上,端“金樽”食“珍馐”,眼前尚有得官做,有得饭吃,想的是如何更能大展宏图,实现夙愿,是在顺境中;孟浩然云游四方,没个合适的落脚点,希望碰到伯乐,受到赏识,进入仕途,渡过“宦海”,是在逆境中。(意思对即可)
四、1.疑梅为雪 2.两个“香”的意思是不完全相同的。除了“香”字皆指梅花的芳香外,陆游的词中的“香”字更多一层象征意味,象征梅花不费心思去争芳斗艳,完全听凭百花妒忌的孤高品行。3.早。分析要点:只要能抓住首句中的“寒”字、第三句的“先”字,或第四句进行分析即可。4.无意争宠,凌寒独开;暗香袭人;洁白如玉;遭遇不幸却高洁依旧。(意思对即可)
五、《闺意献张水部》含义要点:此诗表面上看是写新娘第二天早晨要去拜见公婆的心理状态,而实际上则是写朱庆馀临到要考试了,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表达出在面临关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时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酬朱庆馀》含义要点:由于朱的赠诗用比体写成,所以张的答诗也是如此。诗中他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本文获“中考语文命题创新大赛”一等奖并选登在《中学生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