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说说有关标点符号的运用问题。
还是先给大家讲一个通篇只用标点符号写成的《自传》故事吧!
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巴尔肯博士提议,每人使用最简短的话写一篇《自传》,行文用句要短到甚至可以作为死后刻在墓碑上的碑文。于是大家凝神苦思,伸纸命笔。
其中一个满脸沮丧的青年,交给巴尔肯博士一篇只有三个标点符号的“自传”:
“——!。”
巴尔肯问他:“这是什么意思?”年轻人凄然作色道:“一阵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好完蛋。”
巴尔肯略一沉思,提笔在这篇“自传”的下边有力地画了三个标点符号:
“、……?”
接着巴尔肯用他那特有的鼓励口吻,对这位自暴自弃的青年说:“青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小站。道路漫长,希望无边。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
看来,这不起眼的标点符号,还真是有着很大的效用啊。今天,我们就重点说一说标点符号在传情达意方面的功用。
在我国古代,文字记载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因此,也就流传下来许多笑话。这不,我就听到这样一个笑话《没有标点的条幅》。
古时候,有一户人家十分迷信,什么事情都想讨个吉利。除夕晚上,父亲和两个儿子商议:“我们每个人说一句吉利话,凑出一条条幅贴在堂上。”两个儿子点头称是。
父亲先捋着胡须念道:“今年好!”
大儿子想了想也念道:“倒霉少!”
二儿子接着念道:“不得打官司!”
念完了,大家称赞一番,就由父亲执笔,写了一条没有标点的条幅,贴在堂屋正中。
第二天,邻居们来拜年,一进门就看见那条幅。他们齐声读道:“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由于没有标点符号,好好一个意思给弄拧巴了。可见在语言交流中,标点符号的作用是多么不可忽视。当然,有了标点符号,还要按照一定的规范正确地使用才行。不信,请看下面一则学校的通告:
“上课预备铃声一响,一律进入教室。不要留在走廊内,轻声走路,低声说话,保持环境安静。”
这个通告上的“不要”,否定的范围一直到“轻声走路”“低声说话”“保持环境安静”,这就变成了预备铃响后,可以重重地走路,可以大声地说话,不必保持环境安静了。这显然是表达错了。
修改这个通告最为简洁的办法就是借助标点符号的作用来修改,将“不要留在走廊内”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这样一来就不会表意不明,产生歧义了。
有些报刊的标题,由于移行不适当,常常导致句读不分,严重歧义,文不对题,让人哭笑不得。比如有这么一个标题:
这个标题本义是“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说,中国对美再次袭击伊拉克深表不满”,但如此一断开,让人一看好像是“中国对美再次袭击,伊拉克深表不满”。真是“错移一行,谬以千里”。
学习生活中,同一个句子标点不同,传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比如,“这梨子不大好吃”,这个语句就可以有下面三种不同的含义:
A.这梨子不大,好吃。
B.这梨子不大好吃。
C.这梨子不大好,吃。
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在其相应的语言环境下就有了不同的意义。也正因为此,有一位文学评论家在鉴赏鲁迅先生著名的小说《药》时就巧妙地利用标点符号,来传达出自己对作品多层面的解读:
“药。”麻木愚昧的老栓,用心血钱给儿子买了“药”,结果财破人亡。
“药?”这人血馒头是药吗?不是,它是封建统治者用来愚昧百姓、毒害百姓的东西。
“药!”要唤醒民众,挖出社会的病根,找到根治社会的良药!
标点符号是帮助我们记录文字语言的一套符号。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的语气,确切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有助于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我们在读写中必须认真对待。下面给同学留一些练习题,请大家再来一试身手吧!
一、下面一段话中,ABCD四处都分别使用了逗号,从而产生歧义。请删去一个逗号,使句子符合作者本意。应删去的一项是( )
张师傅认真执行规定,(A)对收购进来的病猪肉,(B)未按该站主任的意图,(C)加盖“合格证”的图章,(D)以致遭到打击。为此,许多职工很气愤,向卫生防疫部门揭发了主任的错误。
二、下面几个句子,每个都有三种不同的意思,试加标点,把这几种意思表现出来。
1.你知道他不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赞成他也赞成你怎么样(www.xing528.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参谋长团长回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队战败了乙队得了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世界上内容最短的信。
法国大作家雨果写完《悲惨世界》后,把原稿寄给了一个出版商。过了些日子,雨果写了一封信去询问。整封信只有一个“?”。出版商的回信是“!”。
你知道这两个标点符号的意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老记者徐铸成在《旧闻杂记》中引过一个例子。解放战争时期,我人民解放军兵临长春城下,蒋介石军队岌岌可危,但还一个劲儿地宣称:“要忠于校长(蒋介石)!”高喊:“黄埔精神不死!”当时的香港《文汇报》对此发表了一篇短评,将这个口号一字不变地抄下来做题目,中间只加了两个标点符号: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蒋军色厉内荏的本质。果然,在短评见报那天,长春便宣告和平解放。
请你试着将这两个标点标示出来。
黄埔精神不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晓东跟爸爸一起去做客,在主人家书房里看到一幅字,写的是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书法作品上没有标点,他以前也没见过这首词,还以为是五言诗呢,不由自主地读出声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爸爸听后大笑,说:“还很押韵呢。”等到看清后面的落款,晓东的脸臊成了一块红布。聪明的你,能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为这首没加标点的词正确断句吗?
缺 月 挂 疏 桐 漏 断 人 初 静 谁 见 幽 人 独 往 来
缥 缈 孤 鸿 影 惊 起 却 回 头 有 恨 无 人 省 拣 尽
寒 枝 不 肯 栖 寂 寞 沙 洲 冷
参考答案
一、C(根据文段意思,应该是主任的错误,只有去掉C处的逗号,才能表明是主任要强行加盖“合格证”图章)
二、
1.你知道,他不知道。
你知道,他不知道?
“你知道他?”“不知道。”
2.我赞成他,也赞成你,怎么样?
我赞成,他也赞成,你怎么样?
我?赞成。他?也赞成。你怎么样?
3.参谋长、团长回来了。
参谋长,团长回来了!
参谋长:“团长回来了!”
4.甲队战败了,乙队得了冠军。
甲队战败了乙队,得了冠军。
甲队战败了?乙队得了冠军?
三、雨果问出版商:我的这部《悲惨世界》,稿子怎样?能够出版吗?出版商的回答是:好!非常好!好得令人惊叹!(意思对即可)
四、“黄埔精神,不死?”
五、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007年9月21日《学习报·语文专版·名师谈技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