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风起,窸窸窣窣,片片彩叶,脱离粗壮的枝干,松开嫩绿的挽留,随同一众伙伴翩然落下,为高大的树干奏响最后的绝唱。”
人们一读到此文字,立马就会想到秋风扫落叶的情景,因为这是常识。宋代唐庚《文录》曾引唐人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但是,我要说:你错了。我描写的恰恰是春天的景象。是的,春天,就发生在此刻,3月10日的长沙,中南大学校园中。是我亲眼所见,有照片为证。
那么问题来了。不仅仅是唐代有“一叶落知天下秋”之说,往前推,早在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论文集《淮南子·说山训》中就有“以小见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难道我们先人的观察力都出现了失误?抑或,千载以下,我们都是浑浑噩噩之徒?
翻开字典,得到“一叶落知天下秋”的解释: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也比喻一片树叶的凋落,却认为是整个秋天的来临,表示虚假之意。
从词语的解释可以看出,我们日常所用的这个熟语,并非写实,而是重在它的两个比喻义。其实,刘安也明确地告诉我们要“以小见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往往只关注到第一个比喻义,而忘记了第二个。但这第二个比喻义恰恰是其多元化的再现。而且,多元的不只是词语意思,也是生活的常识。我们那些凄美的落叶不只是“脱离粗壮的枝干”,而且还“松开嫩绿的挽留”。
如此,就不难解释一段与高考有关的公案了。2009年广州一模作文命题:请以《一叶落知天下秋?》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能写成诗歌)。可论述你的观点,可叙述你的故事,可抒发你的情感。
别说参加过高考的人,凡是有过高中学习经历的人,对这样的命题格式都是再熟悉不过的。然而,这道命题却带来了不小的地震。孩子、家长们义愤填膺,纷纷控诉,直斥命题者缺乏常识者有之,指责命题者误人子弟者有之,由此而进一步质疑高考命题者的能力,甚至质疑高考的呼声更是江浪迭涌。其问责的中心无外乎:广州属于南方,一年四季有绿叶;其树叶的新老更替是在春天,而非秋天;命题的人一定是北方人,只见过秋天叶落等,不一而足。笔者读此,每每哑然,在此不妨对此题做点儿分析。
首先,就关键词来看。“一叶”指的是细节、预兆。“秋”则语含事物的发展趋势。而“天下”则强调整体、全部。
其次,从立足点来解读。与“一叶知秋”有关的成语义有“见微知著、以点见面、以一见万、窥一斑而知全豹等”,大多表示发现一点儿预兆就料到事情发展的趋向,或由一些细节就可以窥见事物的整体。
再次,我们还可以打“?”号进行质疑解析。①可知,怎么知?②未必知,不可知。③可知也不可知。基于这三个方面的思考,我们就有了对应的三组思维向度:①“要看这片叶是否代表天下秋……”“一叶知秋乃生活、生存之智慧、思考、总结,是这智慧之门的开启密码!”②“一叶落知天下秋?难也。”“一叶落,不可知秋也。”“一叶落,天下仍春。”“自己乃一片落叶,原来是不能够代表整个秋天。”③“规律都是有条件的。”“‘一叶落知天下秋?’这个问题的答案要按具体情况而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此,瑕不掩瑜,正如一叶落无以知秋。”(www.xing528.com)
经过上述辨析,其立意自现。当然,亦会有不一样的精彩。“我们都不过是一片叶子,指不定什么时候落下,不会影响什么。知道自己没那么重要,那么,你的重要才会开始,你才不会是一片让秋天抛弃的叶子。”“一叶落不可知天下都是秋天,但我们能在叶落的基础上总结出更符合实际的规律,那么,哪儿是秋天都不在话下了。”
由此,我们进入了一个多元的视角,开启了多维的领悟,建立了创造性的思维格局。这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是属于智者的理性对话。
无独有偶,这样的公案又发生在了2012年。安徽省考题“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因其新颖而出尽风头,却也被人百般指责。当时,合肥的《新安晚报》还找了来自日本、韩国、贝宁、德国的四国留学生来完成这道命题作文。大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侃侃而谈,都还言之有物。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很多中国考生反而觉得很有难度?究其实,映射出了我们教育的两个弊端,即统一意志和不求思辨。这一现象甚至渗透在我们对于生活常识的认知。
对此,旅美学者南桥将之概括为两个思维障碍:一个障碍是在猜测出题人的“用意”是什么,另一个障碍则在于对常识的理解。他说:“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上看,学生本身都有各自的背景和认知,对于同一个话题,可进行不同的阐释。而且,这阐释不需要同质化。”为此,他引用了一个事例。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小说《大地》获普利策小说奖后,侨居加拿大的中国学者江亢虎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赛珍珠小说里关于泡茶的细节违背生活常识。他认为,应该是先放茶叶,然后倒水来泡,而不是像赛珍珠小说里写的那样,把几片茶叶放在开水上。无奈之下,赛珍珠只好讲述了自己幼时的生活体验给予了回应。
好的教育,应该让学生们意识到,即使是常识,其本身也是多元的。凡事凡物皆有不同的思考维度。这才是我们的教育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不是吗?我们的先贤有太多的实际体验可以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孔子观看雨中的海景,吟成一联:“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老渔翁却将之改为:“风吹海水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老渔翁说:“先生,你说得不对呀!难道海浪整头整脑只有千层,沙坑不多不少正好万点?先生,你数过吗?”他的理由很简单:“歌也罢,诗也罢,虽说不必真鱼真虾,字字实在,可也得合情合理,句句传神。”为此,孔子告诫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因此成就了开坛始祖的千古箴言。
身为宰相的王安石,一次出巡,看到有人题了一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他便不假思索地评论道:明月怎么会在高空大叫?黄犬也不可能躺在花心里呀?生生将“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殊不知,原诗中的“明月”是当地鸣叫声极其动听的一种鸟;“黄犬”是一种小毛虫,一到夜晚便攀上花枝,卧在花心里安眠。王安石改诗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笑话。
徐悲鸿的新画《写东坡春江水暖诗意》,被乡下土老倌指出了问题:“雄鸭羽毛鲜艳,尾巴卷曲是有的。你画的是麻鸭,雌性羽毛麻褐色尾短。”因此,徐氏承认疏于写生,深深致谢,留下了一段勇于认错的画坛佳话。
还是那句话:教育,请在实证中提供多元化思维。
2016年5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