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杨丽霞教研经验:桶水原理运用效果一览

杨丽霞教研经验:桶水原理运用效果一览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只是笔者以为教师所具备的这“桶水”,应当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本身乃至教学参考资料能够查到的死知识,还更应该包括情感体验、身体力行、与人合作等很多方面。道理不难理解,难的是具体运用和实际操作。这就是“景情相融”的意境。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的引导、铺垫是非常有效的。有的词典中解释为“歌舞女艺人”。

杨丽霞教研经验:桶水原理运用效果一览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是教育界一直流行的说法。意思是说,老师拥有的知识一定是要教给学生知识的很多倍。在科学与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现在,这句话又被套用成“想让学生水常新,自己必须拥有长流水”。我以为不论哪种说法,都传达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才能教导学生,反之,则不成。

只是笔者以为教师所具备的这“桶水”,应当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本身乃至教学参考资料能够查到的死知识,还更应该包括情感体验、身体力行、与人合作等很多方面。也就是教师必须储备更广义的知识,让自己在知识的广度、深度、超前度以及敏锐感知度、快速反应度方面有所训练。教师只有具备了多方面、深层次的知识储备,在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曾经观摩过一位历史老师上的一堂优质的公开课,准备时间只有十五分钟。叹服之余我们明白,这十五分钟仅仅是他备课所用时间的外化表现,而内在的修为则是“一生”。这堂课是他一生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不断进取的浓缩。这恰恰验证了那句古老的谚语:“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历史教学如此,语文教学亦然。

我们有位老师备课非常认真:读文本,读教参,做课后、课外的练习,忙得不亦乐乎,可是上课就是不敢撒手: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研讨文本,自由鉴赏文本。追问根由,这位老师坦言对自己的信心不足,怕学生思路跑出自己准备的范围,怕学生提出的问题自己无法对答,怕学生讨论起来漫无边际、胡说八道……这种怕的本质表象上是胆量欠缺,归根究底还在于储备知识的深度、广度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快速应变能力不够。

笔者以为知识水平高,不仅仅是能够将知识倾囊相授。因为对教师而言,这样做仅仅是一种知识转移。我所说的“桶水”运用,除了教师能够给学生传授固定的课本知识外,还应该对学生起到一种点拨、导引作用,应该通过自己所储备的“桶水”甚至“长流水”去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思考与探索,从而得到不同或更多的东西。就如同压水井的“引水”原理,压水前,必须给压泵处加一碗水,才能够顺利地压出地下深处的井水。教师就是这碗“引水”,要让学生利用这碗水以引导出他自己的那一“桶水”。

道理不难理解,难的是具体运用和实际操作。当我们放手让学生思考、自由发言的时候,对学生的分析、回答,教师不能仅仅是告知对或者错,必须告知学生对在哪里,错又在哪里;也不能一味地重复学生的答案,如此就难以实现老师的导引与促进作用。老师要在学生理解、分析的基础上添加其所未见,补充其所未说,引导其所未想才好。这里将几个教学实例记录下来以佐证之。

情景交融别“都门”

且看一段关于《雨霖铃》的教学实录:

师:……在此,诗人告诉我们说一场急雨刚刚停歇。我们常说,人不留人天留人!有雨,一对恋人不就可以不用离别了。然而雨停了,必须得走了。这是我们的第一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在这一句当中,可以说是句句写景,而无论“寒蝉”“骤雨”,又都处处含情。所以才有了下句“都门帐饮无绪”,毫无饮酒的情绪。那么,人在做什么?

生:“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师:这里面有没有矛盾的地方?

生:(生露出疑惑的神情)

师:想想看,谁留恋?

生:诗人!

师:谁催发?

生:(纷纷答)兰舟,船!

师:对,是船家。你这里正难分难舍,他那厢敦促快快起程,岂不是一重“矛盾”?再品品“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大家想想,是说不出来话,没有想说的话,还是……

生:是有话说不出!

师:说得真好!那么,我们不妨悬揣一下,这两个人都可能想说些什么?

生甲:“等我回来。”

生乙:“再下一场雨吧!”

生丙:“早去早回。”

生丁:“再见!”

全班:(大笑)

师补:我们何日再相会?再见不仅仅是挥手告别,也有预约再次相见的意义。

生:(会意,点头)

师:很好,都没错。在这两个告别的人心中,可能有对往日恩情的回忆,可能有对眼下分离的不忍,可能有再下一场雨以便多待一会儿的希望,可能有一路平安的祝愿,也可能有我们何时能再相遇的感慨……然而,此时,两人手拉着手,满腹的千言万语,却只有泪眼相对,所有的话语都化为“无语凝噎”。这里的两处“矛盾”,形象真切地再现出当时两人情感之深与难分难舍之态。正应了白居易一句诗的意境,“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景情相融”的意境。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的引导、铺垫是非常有效的。教师从“骤雨初歇”“帐饮无绪”的赏析入手,告知学生,这里的景物处处含情,人物时时黯然神伤。这样就营造了浓浓的离愁别绪氛围,引带学生入境。有了这特定的情境氛围和特定的阅读磁场,自然而然就会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掌控效用,不至于令学生的思绪出偏,进而胡说八道。

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悬揣”处——教师适时对学生放手,要学生以自己的体验展开想象,揣摩这两个人可能会说些什么。学生的猜想虽零散但指向却很明确,都能够围绕“离别”这一特定事件进行发散、联想。即使有学生戏谑的一个“再见”,也在老师的坦然接棒、理智引导下,使学生领会了“再见”一词的双重含义,并引领学生不留痕迹地回到了正题。

老师的小结则非常到位,既肯定了学生的回答,也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修补与拓展。而且,这种“修补与拓展”的思路非常明了:过去—现在—未来。可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欣赏文学作品的思路,同时,又无声地告诉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以及语言的有效组织。

别有洞天话“倡女”

一位老师在讲授《琵琶行》一课时遇到了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情。诗前序中有云“本长安倡女”一句,过去的教材注释为:“倡:同‘娼’。”此语一出,立即有个学生阴阳怪气地高喊:“就是鸡。”随之而起的是一片压抑着的却放肆而又邪性的怪笑。只见教师不慌不忙,严肃而又认真地接言道:“倡女与今天的娼妓,也就是刚才那位同学所说的‘鸡’不完全相同。”然后,一边板书要点,一边淡定从容地开始了引经据典的解说。(www.xing528.com)

“倡”有两个意思:①指以演奏、歌舞为业的人;②同“娼”。

“娼”:妓女。本作“倡”。

“伎”也有两个意思:①同“技”,表示具备某种技能、技巧;②古代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

“妓”:则有三种意思:①古代称专门表演歌舞杂技的人。有的词典中解释为“歌舞女艺人”。如白居易《喜雪》诗:“光迎舞妓动,寒近醉人消。”②娼妓。陈孚《真州》:“翠户妆营妓,红桥税海商。”③美女。《华严经音义》上专门解说:“妓,美女也。”

“倡伎”:同娼妓。古代以歌舞杂戏为业的艺人。《后汉书·梁冀传》:“游观第内,多从娼妓,鸣钟吹管,酣讴竟路。”

“倡女”也有两种义项:①古代以演奏乐器和表演歌舞为业的人。②同“娼”。

课文《琵琶行》中的琵琶女,据诗前序和正文诗句可知她“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由于技艺高超而“名数教坊第一部”,待到年长色衰“老大嫁作商人妇”,因而应解释为以演奏乐器和表演歌舞为业的人,即“歌女”。

倡女,大多“容色美丽,善鼓琴弈棋,书大字,画梅竹,命之歌词,妙和音律”。在唐代,士子和倡女是繁华都市中的两种比较活跃的阶层。他们之间的等级地位迥别,却有种种联系,许多韵事;更有某种共同命运,类似遭遇。身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就感叹自己与琵琶女有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类似遭遇和命运。

有许多的文学体裁写到这一题材,诗歌中就有许多,如罗隐《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便是倡女送别相好的客人。宋代柳永《雨霖铃》中“执首相看泪眼”亦如此。卢照邻《长安古意》“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再现了长安城徜徉着繁华丽影。张籍甚至有一首诗题目为《倡女词》:“轻鬓丛梳阔扫眉,为嫌风日下楼稀。画罗金缕难相称,故著寻常淡薄衣。”唐代“传奇”这种文学体式非常流行,也有反映此类内容的,如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都以世族子弟与倡女的恋爱为题材。

面临突发事件,教师此时的宕开话题,深入讲析极具特色。一是不回避、不怯场。教师以纯净、知性的目光正对学生,颇有正不怕邪的意味。二是富理性、有条理。教师以经典而又全面的训诂方式,彰显了学术的威力,颇有不怒而威的效应。三是有深度、有广度。教师娓娓道来,既树立了方正渊博的形象,又令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丰富的内涵;也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什么是学问,从而知道高中的语文教学与小学、初中的差别之所在。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它胜过千万句的呵斥怒骂。

寻根究底说“日暮”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这是《藤野先生》中的一段话。练习册中就此设计了一道训练题:鲁迅先生“为什么说到现在还记得‘日暮里’这名字?”

由于问题太笼统,很多年轻教师的第一感觉就是“我哪知道”。还有的人看了答案依旧不明就里,甚至认为题目设置得过于牵强附会。其实,这道题目的出发点是很有文化意蕴的。

“日暮里”车站在东京都的荒川区。这个地名在明治二十二年正式定名,是文人们按照即使太阳(日)落山还是对这里的景色难以厌倦的意思取名的。

显然,鲁迅当时的心境恐怕与“难忘景色”无关,这里就必须从字面和句段语境来揣摩才是。

我国古代诗文常用“日暮斜阳”来显示相思之烈或离别之苦。唐有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为据;元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慨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为证。

“日暮”也常常是萧条零落的伴生物,无论是岑参的《山房春事》“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句,还是张耒的《初见嵩山》“日暮北风吹雨去”句,都尽显荒芜、凄凉之态。杜甫则干脆写了一首题为《日暮》的诗: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黄昏时分,牛羊归圈,柴门紧闭,皓月悬空,晚风清凉。诗人凝望着这宁静的山村,禁不住触动思念故乡的愁怀,无奈周遭虽然明丽如画,却并非自己的故乡风物。诗人在一“自”一“非”中,跌宕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和浓重的思乡愁怀。

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有“我报路长嗟日暮”,这里的“路长嗟日暮”,出自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清照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诗句着一“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彷徨忧虑的神态。

由是可知,“日暮”一词在中国文学的语汇中已经有了固定的意象:忧伤,惆怅,思乡。饱读诗书的鲁迅远离故园,在异乡见到这样的名称,自然而然地会引发他的游子之思。

再看鲁迅在这篇文章中记得的另外一个名称:水户。作者自己已经明白地告诉我们:“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朱舜水为何人?课下有注:“朱舜水(1600—1682),名之瑜,浙江余姚人……”只是课下注释未说出更深的内容。舜水是他在日本取的号,朱之瑜自己解说:“舜水者,敝邑之水名也。”由此可窥见,其为自己取“舜水”为号,是表示不忘故国故土之情。

这个朱舜水出身望族,自幼博闻强识,精研史、书、六经,为明朝儒家大学者。他可以因“世道日坏,国事日非”而坚辞不就官。但是,明亡后,清兵长驱南下之际,他当即投入抗清复明斗争,抗争失败后他四次东渡日本,历尽艰辛,意欲借兵,以图恢复明室……他是一个“常面向故乡泣血,背朝北方切齿”的铮铮硬汉!后来见大势已去,复明无望,只好怀抱孤愤,开始了他二十四年的寓日讲学生涯。而他又能以自己的才学德行,受到日本学者的礼遇和尊敬。人们纷纷慕名而来,投奔门下,争当学生。朱舜水强调国运兴衰与教育兴废相关,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培养人才,改变社会风气,为国家持久的繁荣昌盛创造条件。

年轻的鲁迅,这个因父亲被庸医延误病情,又家道中落的激愤青年,这个一心欲师夷之技以强国的有志青年,在国家风雨飘摇之际,流落他乡之时,见到“水户”这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怎能不怦然心动,感慨良多?又怎能按捺得住拳拳之情的激荡回旋?

所以,我们说鲁迅此文中这两个“地名”的出现绝非闲笔。当然,答案要点也显而易见,主要扣住“故园情,爱国心”这两点阐发即可。正是基于此,我也试着拟写了一道背诵默写题:

鲁迅先生之所以久久难以忘怀当年在日本经过的一处驿站名——“日暮里”,那是他胸中流动着的故乡思绪,应和了唐人的一句诗“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009年5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