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力量的灌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美育者,一面使人的情感达到完美之域;一面又是培养德育与智育的手段,与智育相辅相成,以陶冶情感为目的,以图德育之完成。
我以为美能磨炼人性。一个人如果从童年时期就受到美的教育,特别是读过一些好书,如果他能够善于感受并高度赞赏一切美好的事物,那么,很难设想他会变成一个冷酷无情、卑鄙庸俗、贪淫好色之徒。
我在中学语文教坛耕耘十数载,在经历了“汗滴禾下土”的辛劳之后,蓦然回首:中学语文真可谓是一片萋萋芳草,一片灯火灿烂。优美、精妙的文章宛如《一千零一夜》中那神秘国度里迭出的璀璨钻石,闪烁着夺目的异彩。我在潜心领悟后,酣畅地引导着我的学生,在这片沃土上,寻找美,追逐美。我引领着学生沿着李白的足迹梦游天姥,在“云霞明灭或可睹”的天姥山,寻求“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那夜半辛劳换来的一片曙色;寻求“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这旦暮倏忽变化的神秘,寻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传统士子那高尚的人格。
在陶渊明的《饮酒》中寻求“悠然见南山”物我合一的超俗峻拔,在《归园田居》中享受怡淡淳朴,在《鸿门宴》中领略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悲壮。又引领学生沿着范仲淹的足迹,经受“樯倾楫摧”的险恶,感受“海阔凭鱼跃”的天光水色,最后接受诗人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
然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要达到享受美,并在美的陶冶中构建人格美,仅仅凭浅显的照本宣科、单一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目的。因为美感教育的关键是增强学生对作品形象的感悟能力,使学生由形象感知升华为艺术欣赏,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感,达到文我皆美的和谐统一,而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语言的启发、音乐的激发、绘画的诱发这三个方面。
语言启发美感。就是用简洁透彻的语言,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进而悟透作品蕴藏的深层内涵。以己之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堪设想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具备对美的敏锐感受力和较强的理解力,又要具有较强的语言传达能力,方能发掘出作品中不易被发现的美,表达出作者想说而未说、读者有疑而不明所以之处。
在讲析《祝福》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时,我紧扣人物的形象进行分析,通过梳理人物的生平、遭遇,详细剖析政权、神权、族权、夫权这四条绳索是如何对祥林嫂进行无情绞杀的,令学生由抽象的认识抵达具体的感知,从而使学生沉痛于勤劳、善良、纯朴的祥林嫂这个美好人物的毁灭,同时,又具体分析鲁四老爷的书屋布置、半壁对联及几处简短的语言,展示其固执迂腐、封建卫道士的虚伪面目,将鲁四老爷这个假道学、假正统的化身撕裂开来,批驳得淋漓尽致,让学生激愤于封建社会旧礼教的吃人本质,进而从真正意义上认识真善美、假恶丑。我也引导学生在《项脊轩志》《祭妹文》《与妻书》中去体味人间亲情、友情、爱情,让他们在凄婉哀绝中感受到人世间的那份“拳拳”“眷眷”的至诚至善的情感。
音乐激发美感。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借助音乐来赏析名家名篇,往往能产生一种奇妙无比的艺术效果。白居易的《琵琶行》乃千古绝唱,诗人不愧为欣赏、表现音乐的行家里手,在诗歌中对音乐进行了精湛的描述。他先是借技法、曲名再现琵琶女那令人“忘归”“不发”的弹奏技艺,又运用丰富的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把旋律的抽象和不可琢磨诉之于人的视觉、嗅觉等多种感知器官。我认为,更难能可贵之处,也是学生不易领悟的是如何从“弦弦掩抑声声思”“别有幽愁暗恨生”等诗句中,感悟音乐美中潜在的琵琶女“平生不得志”的情怀:失落、哀怨、凄凉。这种情怀恰与诗人遭贬而不得意的心境相撞击,进而产生共鸣,从而令诗人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此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诗文这种震撼人心的情感领悟,我又播放了《二泉映月》的二胡录音,把学生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与诗文达成统一,使学生对诗文音乐美的欣赏升华。
同样,在讲述朱自清的《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时,我则选择了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用贝氏那种独特的节奏和旋律在学生的心灵世界里展现出一幅林中鸟语、溪畔水流的田园风光,演绎出洗涤嘈杂、超尘绝俗的意境,使学生的心灵得以激荡,精神迸发出花火。
绘画诱发美感。通过让学生赏析绘画,产生联想,从而在脑海中描绘出与课文相关的美好画面。我在讲析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后,让学生通过反复咏诵,去领略诗人的博大胸怀,领略诗意的磅礴壮美。但最终学生还是难以领悟透“江山如此多娇”的“娇”,因为读到“娇”,学生多会联想到“娇美、娇柔、娇弱、娇小”,他们仅局限于“娇”字本义及弱小的理解,而无法将之与“磅礴”联系在一起。于是,我便在课堂上挂出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学生立刻为这幅画的气势所震慑,顿悟苍茫的云海、巍峨的群山、挺拔的劲松、澎湃而升的红日亦能称之为“娇”,而且“娇”到极好。于是,我便借机诱发学生进一步拓展视界,生发联想,学生又想到了飞流的瀑布、汹涌的大海、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森林、粗犷的沙漠等,进而为祖国的壮丽山河所倾倒,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艺术的感染力量真是无与伦比。
在讲述朱自清的《威尼斯》时,我亦用世界名画诱发学生去初步感知异域的文化和风俗。我给学生们展示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以及委罗奈斯的《伽拿的婚宴》,使学生感受那圣马可教堂综合的建筑艺术及其伟丽庄严与金碧辉煌的美。展示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让学生感受那宗教色彩极其浓厚的绘画艺术,看画家如何以柔和的笔调,圆润、优雅的用线和设色,创造出富有女性温柔、秀美和善良特点的典型形象。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完成对语文学科美的全面启迪,须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段,方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性格得到滋养,心灵得到净化,认识得到升华,以达到中学语文美育之最高境界。当然,这其中教师魅力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以为教师魅力应该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教师个体应该是美的代表、美的象征。我们时常会论及教师大方的举止、激扬的精神、高尚的品格;固然,得体而不猥琐的言行举止、饱满而富于激情的精神状态、崇高而不流俗的品行风格都绝对是教师不可或缺的,是教师魅力的必然组成部分,但我觉得应该首先强调仪态衣着的外在气质,因为这一点往往被教师们忽略。(www.xing528.com)
如今传播媒体极为广泛,我们学生所欣赏的电影电视中,人物形象大多是容貌靓丽、服饰典雅、言语温尔、行动从容的,而回到现实中,日常接触的老师衣着几乎毫无特色,讲起课来或者一味直着嗓子拔高调,或者板起面孔训斥学生。对学生而言,教师本身毫无魅力可言,又何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启迪呀?无怪乎学生要迷恋歌星、影星,因为这些歌星影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美好的化身。这就要求我们做教师的要讲究自己的仪容:必要的容貌修饰、淡雅的面部妆容,既能掩饰我们的先天缺憾,突出我们的素雅美丽,又能让学生感到眼前是一个精神焕发、气质不俗,与自己美的追求相投和的形象,这也就缩小了学生心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服饰也是我们应特别注意的。我在讲授《雨中登泰山》时,身着皮夹克、牛仔裤,脚蹬旅游鞋,精神抖擞地带领着学生们在课堂上游山玩水,尽管爬高上低,也无所顾忌,多潇洒!既饱览了祖国山河的美好,又享受了李健吾那“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别一番的登山风味。当讲授朱自清的《春》时,则不妨穿得鲜亮些,让学生感受到春的鲜艳、春的明朗、春的欢畅。而讲授《最后一课》时则需要穿正式套装,显示出与课文基调相适应的那份凝重、肃穆。总之,让学生不要只看到老师一成不变的面孔,因为学生时时处处都在把老师当作一个审美客体评价,赞赏或抨击。那份评头论足的功力,深厚着呢,甚而极其尖刻。
另一方面,教师魅力应表现在较高的表达能力、渊博的知识储备以及高水平的表现才能上,要能发掘出学生所不能深刻领悟的传神之笔、动情之处。
首先,教师应向学生昭示审美活动是有一定层次的理念,使学生明白有魅力的作品犹如一个有魅力的人,其魅力往往来自多层次的解读性,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因为解读角度的不同才会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异趣。而这种解读则源于读者的思考。如有一则哑剧《梦》,是一个表演者背过身来表现一对男女拥抱的情节。有的观众觉得有趣,有的观众觉得表演得真像,也有的观众可能从中体味到这是人在现实中实现不了的欲望却在梦境中得到了满足,从而联想到了弗洛伊德的学说。同理,文学作品的解读,也会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
其次,要向学生传授审美的技能。我们常常抱怨学生没有审美意识、趣味低级,往往孜孜以求那些看似流行其实庸俗的东西。殊不知,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做教师的没有将之引导进入那美好的境界,并教给他们一定的审美方法。那么,这些独特的审美活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距离产生新奇美。罗丹说过:“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实中,虽有林立的高楼、九曲的街巷、如潮的人流,加之蓝天白云的映衬,但是,我们身处其中却不觉其美。相反,一旦被摄入电影电视镜头,我们却不禁要惊叹:嘿,这不就是我们日日走过的地方吗?不错嘛!没想到这儿还挺美的。这就说明了一个原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或者说距离产生美。所谓雾里看花,距离抹去了缺憾,掩饰了瑕疵,从而带来了美的画面。难怪面对长江胜景,苏轼超脱眼前的现实之外,慨叹“江山如画”;朱自清在欣赏公爷府时,置身于惝恍迷离的运河景致中,也发出了“像在画中”的赞叹。
朦胧带来含蓄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那薄雾轻笼,月光不能朗照的迷蒙之景与作者那淡淡喜悦的心境有机融合,这种含蓄美倾倒了一批批的读者。孙犁的《荷花淀》中一群小媳妇那种思念丈夫,但又不愿意道明的委婉对白更是令人叫绝。细品之下,人物的神态、年龄、心境跃然纸上。《琵琶行》中“间关莺语花底滑”更加别有风情。教材注释说,诗人用此借喻音乐声“像黄莺鸟在花下啼叫一样婉转流利”。但仅以此注解,学生尚不足以理解其精妙之处。在讲课时我首先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诗人描述的乐音要从花下传来,而非枝上?接下来,引导学生联想《红楼梦》中群芳赏月时,聆听那从湖心亭假山背后传来悠悠然的笛声的情景。经过诱发类比联想后,学生们豁然开朗:原来诗人用“花底”欲传达的是在婉转流畅之中又具备圆润、缥缈、朦胧的韵味,更具神韵的是伴随着莺鸣声,随风飘来那花的袅袅清香!
滑稽折射严肃美。在讲析《阿Q正传》《装在套子里的人》这样既有诙谐之趣,又寄予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意味的作品时,我先导之以《七品芝麻官》中“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唐成形象,分析其滑稽可笑的外表下,透露出的幽默机智、聪明正直的肯定性审美因素,进而让学生分析、咀嚼、品评阿Q那愚蠢的外表、语言、行动,再现鲁迅先生对麻木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深忧虑之情;别里科夫那违反常规的滑稽则反映出黑暗社会压抑下知识分子的僵化思想。这些形象初读使人啼笑皆非,细品后却往往令人产生深深的思索。
时遇升华境界美。苏轼词向以“豪放”著称。其风格多样,有的空灵隽雅,有的潇洒飘逸,有的豪放粗犷。《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为“豪放”之杰,诗以“大江东去”的千军万马、雷霆万钧的磅礴气势开篇,引出“千古风流人物”,引出“江山如画”,气象峥嵘,境界恢宏。这首黄州之作,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的审阅对象。可以说苏东坡不仅是黄州美的发现者,而且也是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反过来,自然美又对苏东坡进行了确定和构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杰作,宣告了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他从监狱走来,以一个实际上的流放罪犯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人押着,疲倦、狼狈地走向这个荒凉的小镇,然而,九死一生的磨炼,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蜕变和升华。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便有了与黄州古战场的一次继往开来的豪壮的对话,于是便为我们留下了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留下了这射向黄州的神秘天光。
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的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在于培养艺术美的创造力。
如果做教师的,能运用智慧,放开眼光,借助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感受、品味文学作品中所蕴藏的美,一定会涵养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令学生终身受益。
2001年6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