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提升效率,实现无缝集成

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提升效率,实现无缝集成

更新时间:2025-01-13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象山县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最早始于1996年3月,引进ILAS和Interlib自动化集成系统,完成业务管理工作自动化。ILAS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1988年,深圳图书馆承担文化部下达的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该项目于1991年11月被列为文化部重点推广项目。是年7月,自动化管理集成系统升级,主机由486微机换成686微机。自助图书馆采用RFID智能化管理系统,面积80余平方米,配备阅览座位30余个,图书8000册和电子书阅读一体机1台,无线Wi-Fi覆盖。

20世纪50年代,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兴起于美国,以机读目录MARC(machine readable catalog)的出现为标志。1964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起研制的MARC保留图书馆传统的著录项目,统一手工目录体系,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著录条例,具有扩充和修改功能,能满足不同类型图书馆编目著录的要求。之后,在此基础上中国研制出CNMARC。至20世纪70年代,以编目系统为基础的各种自动化系统已初具规模,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编目系统、流通系统、采购系统)功能单一,阻碍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80年代后期,国内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出现,其单一功能性系统转向综合管理系统,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整合性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上海交通大学包兆龙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广东中山省级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北京大学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等研制成功。象山县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最早始于1996年3月,引进ILAS和Interlib自动化集成系统,完成业务管理工作自动化。

ILAS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 1988年,深圳图书馆承担文化部下达的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该项目于1991年11月被列为文化部重点推广项目。1996年3月,象山县筹集15万元购买2台微机(586方正、486兼容机各1台)、4台计算机终端、1台LQ1600打印机、1台CDD条码阅读器,引进深圳图书馆研制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的编目子系统、流通子系统。以486作为主机,586作为备用机,安装LIAS系统,开通编目、流通两个子系统。启动回溯编目建库工作,图书编目、借阅业务步入自动化管理。至9月底,录入3万余条书目数据,其中旧书3.1万条、新书2千余条,建立馆藏书目数据库。是年10月,完成外借书库图书条码加贴,实现图书流通自动化管理。1997年3月1日,购买ILAS采访子系统、检索子系统,配置终端、打印机等设备。建立采访预订目录回溯数据库,6月1日,完成参考书库26381册图书条码加贴,实现采访、编目、流通、检索业务自动化,成为全省最早实现计算机管理的县级公共图书馆之一。至12月,计算机办证500余本,实现一分钟办理借书流程,10秒钟完成检索查询。是年9月,ILAS完成由4.0到5.0的升级。1999年10月,县图书馆购置1台686微机,修改少儿阅览室书目数据2000余条,实现自动化流通服务。2000年,参考阅览室开通ILAS管理。是年7月,自动化管理集成系统升级,主机由486微机换成686微机。2001年,县图书馆购买ILAS期刊子系统,建立馆藏期刊回溯数据库,对过刊回溯进行登记,对现刊记到,采编、外借、少儿、连续出版物业务管理全部实现自动化。2002年,ILAS5.0系统完成向ILASⅡ的升级,成功转换中央书目数据11万条。2003年底,书目查询系统开通,方便读者局域网络查询图书信息。2008年,ILSA系统停止使用。

Interlib集群管理系统 2008年3月,县图书馆引入广州图创公司研制开发的图书馆管理系统Interlib,该系统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安装文献流通“一卡通”系统和馆际互借系统,实现与全市11家公共图书馆书目信息和文献流通共享,实现文献的通借通还。全县16个镇乡街道完成“一卡通”站点建设,覆盖率达88.9%。2009年,“图书馆集群自动化管理系统和农村文化共享工程”项目顺利通过宁波市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验收。2014年,Interlib集群管理系统替换ILASⅡ系统,完成数据备份、系统测试、数据迁移和转换。Interlib系统由采访、编目、流通、联机公共目录检索系统(OPAC)、读者管理等五个功能模块构成,配置服务器4台,计算机80台,互联网带宽达100Mbps。(www.xing528.com)

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 2015年,基于RFID技术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建设启动,并列入县级民生实事项目。该系统由读者办证系统、图书自助借还系统、馆藏架位管理系统、智能安全门、柜台工作站、图书编目系统和系统管理软件平台等组成。12月18日,位于工业园区和人民广场的两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正式完成调试并投入使用。24小时自助图书馆可容纳400本图书,不定期更换,24小时提供借阅证自助办理及图书借阅、查询、续借。2016年11月,位于象山县丹东街道风情街地下一楼的“城市书房·风情馆”正式对外服务,采用海恒智能RFID自助图书馆系统,提供24小时服务。2018年1月,由象山新创会投入阅读基金30万元建设的“城市书房·瑶琳馆”自助图书馆开放,丹西街道无偿提供场馆设施,县图书馆运营管理。自助图书馆采用RFID智能化管理系统,面积80余平方米,配备阅览座位30余个,图书8000册和电子书阅读一体机1台,无线Wi-Fi覆盖。读者在此可以自助借还图书,在线阅读电子资源,举办小型阅读活动等。4月,“海岛书吧·鹤浦馆”自助图书馆开馆,是月阅览人数达12820人次,借还图书4144册次,办证716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