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就得有目标、有追求,如果失去目标,人的整个生命便失去了有力的支撑。
一个聪明的老板如果能给下属一个“盼头”,就可以成功地驾驭他们,从而成就自己的事业。
激励机制的方式同人的需要密切相关。只要是从人的需要出发,就可捕捉到运用激励机制与方式的机会。激励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对人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下属不断进取。
世界上有很多事就是被“想当然”弄糟的。当我们越来越重视“激励”时,那些想当然的激励便使得一切努力适得其反。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我们又走进了误区,或者说是陷阱!
其实,所有的误区大多来自认识上的偏差。比如,很多企业不就这样认为的吗:“激励就是奖励”;“任何激励都适用于任何人”;“只要有激励制度就有激励效果”;“对经营者的激励最重要”等等。
正因如此,很多企业在设计激励机制时,往往是片面地考虑正面的奖励措施,而轻视或不考虑约束和惩罚措施。有些企业虽然也制定了一些约束和惩罚措施,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坚决地执行,而使之纯粹流于形式。
在管理科学中,激励并不等于奖励。仅仅将激励狭义地理解为正面鼓励,只强调利益引导,这样的结果是有害的。其实,奖励和惩罚是两种最基本的激励措施。对希望出现的行为,企业用奖励进行强化;对不希望出现的行为,企业要利用处罚措施进行约束。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另一个激励误区是,我国许多企业在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没有对员工的需求进行认真、具体地分析,而是“一刀切”,结果自然适得其反了。(www.xing528.com)
还有一些企业发现,在建立起激励制度后,员工不但没有受到激励,积极性反而下降了,这多半是评估体系出了问题。要知道,评估体系是激励机制运行的基础。有了准确的评估,才能有针对地进行激励,才能使激励更有效。
激励机制是与公司的其他制度相配合而存在的。对每个岗位的职责、义务、奖惩应有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对于责任的划分和界定要进行细致的说明。要知道,只有公平合理的激励,才能促使员工心情舒畅地努力工作。
美国企业家李雅科卡说过:“企业管理无非就是调动员工积极性”,而调动员工积极性也正是激励机制的主要职能。目前国内对激励机制的论争,仍大多集中在经营者的身上。其实,对经营者的激励固然重要,但远远不能解决组织的全部问题。要知道,最后大部分的具体工作仍要落到员工身上,才能使计划、目标变为现实。若不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热情,公司或企业的未来就会危机四伏,失败的阴影也无法消除。
在美国一些工厂是不设奖金的,但可为工人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如脱产上大学、夜校等,使工人有奔头。利用成就动机来激励他们更好地工作,效果比单纯物质刺激更显著。
在中国经历五代十国的大分裂、大动荡时期,五代的第二个王朝后唐是由唐庄宗李存勖创建的。李存勖在吞燕灭梁的过程中驰骋疆场十五年以上,堪称英雄将才,然而,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却一变而成为内外叛离、置身无所的独夫民贼。历史开了一个如此大的玩笑,究其原因,我们可以说他是自食不奖励下属的恶果。
根据史料记载,有功不赏和忌杀功臣是他败亡的主要原因。李存勖取得江山,是将士们出生入死打下来的,李存勖自己也多次被将士们从敌军的重围中救出性命。然而,李存勖在取得政权之后,却把这些忠心耿耿的将士的功劳全部抹掉,他曾竖着手指向别人炫耀说:“我得天下靠的是这十个指头。”把全部功劳归于自己一个人。那些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士兵所得的奖赏十分微薄,生活穷困不堪。即使遇到灾荒,李存勖也不抚恤。至于那些与李存勖驰骋疆场的将军,不但得不到他的奖赏,反而被他杀掉。诸如在后唐素有威望的有功大臣郭崇稻、朱友谦等都被他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死,让所有的功臣都十分寒心。最后终于激起内部的叛变与反抗。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李存勖并不是不知道奖励的作用,但是,他意识到这一点时已经太晚了。他在兵临城下,快要灭亡的时候,才想起来要收买军心,拿出钱来分给士兵,但此时他们拿到钱财,毫不感激,反而破口大骂:“我们的妻子儿女早饿死了,要这些有什么用!”李存勖只有神色沮丧地说自己完蛋了。
这个案例从一个侧面说明奖励是关系到一个领导者的生死存亡的大事情,对于领导者来说,不仅要对部属进行奖励,而且奖励必须及时,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重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