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万年研究:神性的圣灵山水

刘万年研究:神性的圣灵山水

更新时间:2025-01-13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长江、黄河发源地的青藏高原,是中华民族古人类发祥地之一。在一幅画面上,往往是人与自然、时间与空间、形与神的交融互摄,难分难解,形成统一的色调,构成了和谐的旋律。在当今都市雾霾泛起,大自然遭受人类污染的语境中,赏读刘万年先生的圣灵山水,能令读者观其作而感到“思绪如流云,空寂听天音”。

中国的西部,是神秘奇异的地方。作为长江、黄河发源地的青藏高原,是中华民族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这里有丰富的历史民族文化积淀:有享誉世界的原始彩陶文化,有西羌文化遗迹,有生生不息的吐蕃文化底蕴,有藏传佛教文化的神秘色彩……青藏高原,是一块贫瘠而充满希望的热土,巍巍雪山、茫茫草原、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戈壁古堡、沙漠驼铃——这古朴雄浑、蛮荒粗犷的阳刚之美及各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五光十色的民族服饰,神秘绚丽的宗教文化,醇厚豪放的民情乡韵……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高原美术,作为区域性文化,必然呈现该区域独有的文化特征和气质,这是该区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决定的。地处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吐蕃文化的交汇叠合点上,绘画风格的形成,明显地得力于中原文化与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机结合,因而呈现出区别于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吐蕃文化不尽相同的意境。

中国传统绘画的山水画,经过历代文人学士长期的反复雕琢,形成了某种充满了书卷气而丧失了大自然泥土野味的文人画,历史上曾一度辉煌,现代许多中国画家仍受一定影响。然而,高原上的画家却较少受这种传统模式的影响和约束,因而形成了一种区别于正统文人画的在野画风。

刘万年先生长期生活在高原雪山,他对民族文化的体验和感受是很深的。画家在笔下呈现自然影响,凝结着独特的地域文化的灵感与气韵。在一幅画面上,往往是人与自然、时间与空间、形与神的交融互摄,难分难解,形成统一的色调,构成了和谐的旋律。应该说,画家对自然神性的热衷超过了对中国绘画本身笔墨情趣的追求。站在画幅面前,人们往往来不及凭着传统的绘画章法、笔墨规矩等欣赏习惯去诠释解说,却已被扑面而来的雪山气势所感染,从而引起了灵魂的共振。(www.xing528.com)

刘万年先生的西藏山水画意境曼妙,色彩明艳瑰玮,既典型又新鲜,鉴洋而不见洋,法古而不泥古;又似从藏族民间唐卡的色彩中汲取了营养,形成了浑厚的民族传统并在洋溢着现代风神的情韵中融合升华。在当今都市雾霾泛起,大自然遭受人类污染的语境中,赏读刘万年先生的圣灵山水,能令读者观其作而感到“思绪如流云,空寂听天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