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万年研究:结合中西技法描绘西藏神韵

刘万年研究:结合中西技法描绘西藏神韵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万年还注意吸取西方绘画的表现技法,将中国画的点、线等基本造型手段与西方的块面相结合。以块面的组合构成空间立体感,充分表现了西藏那独特的风蚀、雨蚀、水蚀性地貌特点和苍茫神奇、壮美雄浑的西域神韵。

刘万年研究:结合中西技法描绘西藏神韵

十多年前,我在贾德江先生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山水画名家作品集》中,曾见过刘万年先生的画。那时他的画豪情激荡,充满阳刚之气的一种混沌笔墨,虽鲜活而稍感粗糙。经过多年来不断的探研,他逐渐创作出了具有强烈时代特色又不失地域文化底蕴特征的西藏山水,并架构起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体系。让人明显地感觉现在的火候已到,对艺术本体的认知也更加深入,画得严谨而精到,特别是对色彩的运用也更加到位了,这是难能可贵的探索和创造。唐代晚期王维提出“画道之中、水墨之上”的理念,把中国山水画金碧辉煌的色彩给否定了,使水墨画在一定时期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水墨画不借鉴色彩,不重视造型,不重视现实生活,不重视和广大人民的联系。针对这个问题,刘万年在笔墨语言上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坚持对色彩的切入,以色代墨,浓墨重彩,其作品形成了强烈对比,并注重视觉效应和感情变化,把西藏山水富丽奇诡的色彩和中国画的水墨很好地融合起来,创造出了一种适合表现西藏独特地貌和地域文化的色彩语言,在审美上达到和谐统一。刘万年还注意吸取西方绘画的表现技法,将中国画的点、线等基本造型手段与西方的块面相结合。以块面的组合构成空间立体感,充分表现了西藏那独特的风蚀、雨蚀、水蚀性地貌特点和苍茫神奇、壮美雄浑的西域神韵。画面洗练,单纯统一,色彩典雅富贵构图饱满,有一种极强的内在张力。手法上也更加的成熟,完美呈现出隐含在沉寂荒凉的大自然深处的精神意象,从自然风情的再现,拓展到了艺术精神的表现,这使我对他的进步与提高感到惊奇!他成功转身之后的作品,愈加体现了朝气蓬勃的艺术青春,充满着生活的激情和对西藏真诚的热爱,抒发了内心的强烈感受,是理性思考和感情触发的化合物,展示了可贵的、独具个性的艺术创造力,这使我感到相当满意!艺术追求不是一次性终结,每一次递进,都是一个分号而不是句号。刘万年是一位富于创造精神的画家,我想他还有新的不可回避的难题在等待他拿出解题方案。诸如怎样走向现代,如何图式换型,语言怎样转换,有的是要穷其毕生精力才能达到极致的。不过他正在努力拓宽视野和思维空间,不仅是从民族文化传统中,而且也在从人类文化传统中寻找解题方案。

一个画家成功的重要条件是对生活的积累和其自身所积淀的文化底蕴,但仅有积累而没有对生活的独特性敏感,没有找到对这种敏感的独特语言表现,那也不行。只有具备了对这些自然形色的特殊性的敏感,又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实际上是审美判断,是在文化底蕴支配下的艺术实践。一个当代画家要想事业有成,还必须明确自己的主攻方向,扣住课题,解决课题,有一条合乎逻辑的推进轨迹,在艺术手段的运用上要保持一贯性,绝不游离于本当解决的艺术本体之外。一旦审美指向定位了,就不屈不从于时尚的压力,也不分心去干扰别人,尽可能地不与别人争论那些本体之外的事情,不在本体以外用功夫,对自己的审美指向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我认为刘万年先生在艺术上能形成自己风格的原因就在这里,这里我还要强调指出的是,有些人画的山水是“画本所有,活本所无”;相反,刘万年先生的山水画却是“活本所有,画本所无”,这种含蕴辩证的一有一无便有了本质的区别。前者无生机,因循于模仿;后者有生命活力,因起于感受和发现。功在原创性和开拓力,正是刘万年先生西藏山水画的核心价值所在。画家对于自然美元素的感受,经过“迁想妙得”,经过转化、积淀、过滤,不断地提炼升华,最终把自然的生命状态凝聚升华为表情表意的状态,使物我之间完全通达融会,把自然生命与主体生命合成为艺术生命,这才是一种最高的境界。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作为国粹之一的中国画,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是我们得之于前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既要尊重传统、继承传统,还要能走出传统、开拓传统。要以全新的视角把艺术置于当今时代的生活和文化情境中,借助古往今来的一切资源和手段,用独特的、富于个性的艺术语言,在这一片广阔的自由的天地中施展自己的才华,要站在时代前沿,发时代之先声。刘万年先生十年磨一剑,纵横数万里,感悟宇宙大生命,从大千世界中间求道,领会那含元报真的元气,以使现代山水画具有一种吞吐古今的气度和文化底蕴,并努力以超迈的新形态与消极遁世的遗风诀别。这正是其英雄气概的完美呈现。(www.xing528.com)

神山圣水图(0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