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九美合一:揭示刘万年研究血性与神性

九美合一:揭示刘万年研究血性与神性

更新时间:2025-01-13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刘万年先生的《神山圣水图》组画,凸现了西藏高原雪山的苍凉美、博大美、静穆美、变幻美、流动美、荒寒美、原始美、节奏美、神韵美,可谓“九美”合一,尽展高原雪山的博大深厚,一扫传统水墨山水所推崇的小桥流水、幽篁茂林、田园逸情的笔情墨趣。“气韵”是一个审美概念,简单地说就是用“韵”来表达“气”。有无笔墨,成为人们评价中国画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

刘万年先生在创作中,更注重整体的艺术气象。在整体气象中让人感受到艺术生命之永恒,在恢宏光大的气象中注入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和人类文化中某种有益的成分,使之在各种文化碰撞和融化中展现出当代东方艺术的风韵。

刘万年先生在创作中从着墨敷彩、点染渲皴、构图立意上都有着不倦的探索和尝试,把墨韵肌理效果和雄健遒劲、富有律动感的笔触发挥得酣畅淋漓。其难度之高、描绘手法之独特,堪称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绝唱。

刘万年先生的《神山圣水图》组画,凸现了西藏高原雪山的苍凉美、博大美、静穆美、变幻美、流动美、荒寒美、原始美、节奏美、神韵美,可谓“九美”合一,尽展高原雪山的博大深厚,一扫传统水墨山水所推崇的小桥流水、幽篁茂林、田园逸情的笔情墨趣。旷古久远、斑驳奇异之壮丽,淋漓尽致地将西藏山水那种独特的风化石、雪岭、荒原、冰川表现出来,能让读者联想到这是一片产生了伟大民族和伟大精神的神奇瑰丽的高原沃土,是一片浸润着强烈宗教氛围的神山圣水,是一片神秘博大、深厚灵异的伊甸园。

此外,刘万年先生通过从大的格局上把握和表现山水的气势,并能从具体的局部特征中提炼可塑造的形式元素,并按艺术的规律通过点、线、面的穿插组合,形成富有旋律又井然有序的视觉效果。因此,其画作能产生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实现他所追求的艺术效果。

从刘万年先生1997年创作的表现西藏高原雨季的《斑斓季节》来看,该作品所呈示的正是雨季的高原,秀润华滋,色彩斑斓,由于一些特殊技法的运用,虽然用的是石青、石绿、朱磦等普通的国画颜料,但却泼出了比画更丰富的结构与肌理,将大自然的生机盎然、丰富多彩和高原之秋韵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富艺术感染力。

刘万年先生那一时期的作品与《神山圣水图》相比,多了一些灵动与朴拙,不同于《神山圣水图》这种大制作的组画,画起来更轻松。在《神山圣水图》创作中,他强化了作品笔墨语言的协调性、装饰性和整体的统一性,个性风格和符号化的东西更丰富,色彩也被纯化。(www.xing528.com)

中国画历来讲求气韵生动,“气”是中国人对自然和生命特有的一种体验和思维的方式,它体现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更是中国审美哲学的重要部分。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突出地表现在对宇宙生命力的礼赞和艺术境界的追求,着力表现天地万物的生机活力和人物的气质、个性和内心世界。另外,中国哲学认为,人有了精气才有生命,有生命才有人类的思想智慧,它包含着人的精神、生命力、思想感情及其具体表现。

“气韵”是一个审美概念,简单地说就是用“韵”来表达“气”。“韵”,是指气在宇宙万物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无形轨迹。这个轨迹有着和音乐一样的特征。韵在生活中,也指和谐悦耳的声音和旋律。在艺术创作上,“韵”是通过明暗的对比、冷暖黑白的反差、构图的变化、强弱的变化等具体的方法表现出来的。气韵合在一起,就是作品中包含的生机、气势、节奏和意蕴。

此外,气运用笔要求画者全身精力贯至笔端,下笔能产生力度,这就是“笔力”。中国画的用笔,都讲一个“力”字,诸如:力透纸背、力能扛鼎、绵里包针等,都是要求用笔用力。所谓有力,首先肯定的是生命力的存在和发展,同时还是一种人格的、道德的、精神力量的发现。古人倡导的所谓“风骨”,就包含着这两方面的含义。由于构成画家的“意”的气质、涵养、情感、思绪不同,贯于笔端之气也会不同。以气使笔的“气”不同,也就造成了用笔“笔力”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多变性。

刘万年先生在创作中意存笔先,以气使笔中,创造出了形态有别、各具韵致的种种笔法。笔法的变化是以笔力的变化来体现的,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多姿多彩,又给中国画家提供了“笔力”的创造源泉。所以,他在运气使笔时,笔随气行,笔笔生发,笔笔得意。画家的天机才华,全在有意无意间的自然流溢。清代王原祁说:“神与心会,心与气合,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绝无求工求意之意,而工处奇处蜚然与笔墨之外。”在作画的过程中,常说要排出杂念,保持松静自然的心身状态,就是要使气运笔端,笔笔畅通,笔笔见力。

如果说西画是体面和色彩的交响,那么刘万年先生的山水画就是点线和水墨的协奏。清代画家恽南田说:“有笔有墨谓之画。”有无笔墨,成为人们评价中国画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可见,没有用笔就不成其为中国画,没有用笔就没有中国画家个人风格的形成。气韵生动、笔精墨妙是刘万年先生西藏山水画的显著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