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国史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著述

三国史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著述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国时期历史的撰写,开始于三国年间。陈寿仕蜀入晋为著作郎,就是借助于此书最后写出《三国志》的。陈寿写《三国志》是私人著述,他写书时不在京城洛阳,搜集资料是比较困难的,他写作的时间是三国刚一结束西晋建立之初,那时关于三国历史的成书寥寥无几,即便上述几部书他也未必都见过。在陈寿的《三国志》以后,经两晋至刘宋初先后又出现了大量有关三国史的著述。

三国史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著述

三国时期历史的撰写,开始于三国年间。由于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分立,对于史书的撰写也就势在必然地以我为主,自成国史。曹魏王沈的《魏书》就是曹魏政府委派王沈等撰写的一部魏国史书。《史通·古今正史》说:“魏史,黄初、太和中始命尚书卫觊、缪袭草创纪传,累载不成。又命侍中韦诞、应璩,秘书监王沈,大将军从事中郎阮籍司徒右长史孙该,司隶校尉傅玄等复共撰定。其后王沈独就其业,勒成《魏书》四十四卷。”王沈《魏书》久已失传,由于它是魏国官员撰写的魏史,可想而知他们所引用的某些资料是比较原始的。陈寿仕蜀入晋为著作郎,就是借助于此书最后写出《三国志》的。《三国志》和裴注及《太平御览》都有不少引用王沈《魏书》之处。但是,这部书也存在着很大的缺点,《太平御览》卷二百三十三引王隐《晋书》说:“王沈……著《魏书》,多为时讳,而善序事。”刘知幾说:“王沈《魏书》,假回邪以窃位。”刘知幾和王隐是读过这部书的,我们虽然没有见过这部书,以情理而论,他们的批评是可信的。

曹魏的郎中鱼豢还写有《魏略》八十九卷。刘知幾说:“鱼豢私撰《魏略》,事止明帝。”事实上《魏略》所记之事并不止于明帝,裴松之《三国志》注引《魏略》有记齐王曹芳于嘉平六年被废事,还有赵王干之死、司马文王西征,这些都是明帝以后曹魏末年的事,因此《魏略》的内容,应当是止于魏末。刘知幾还认为,鱼豢著魏史,“巨细毕载,芜累甚多,而俱榜之以略,考名责实,奚其爽欤”。其实《魏略》不略,正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史料,从这个意义来看,它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书籍。《魏略》虽散佚失传,但《三国志》裴注及《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初学记》《太平御览》等书,都有大量征引。此书有纪、志、列传,列传中有《游说传》《纯固传》《清介传》《勇侠传》《佞幸传》《止足传》等,从这些标题来看,《魏略》对历史人物,显然做了不同于其他史书的区分,这也是此书的一个特点。尤其是《魏略》中有东夷、乌桓、鲜卑、匈奴、西戎等传记,对于国内的少数民族特为载记,为我们保存了不可多得的少数民族史资料,值得我们特别重视。

吴国方面,韦昭的《吴书》是吴国政府敕撰的一部吴史。《三国志·吴志·薛莹传》引华覈上疏说:“大吴受命,建国南土。大皇帝末年,命太史令丁孚、郎中项峻始撰吴书。孚、峻俱非史才,其所撰作,不足记录。至少帝时,更差韦曜(即韦昭)、周昭、薛莹、梁广及臣五人,访求往事,所共撰立。”这部书虽然开始时是由许多人参加编写的,但是这些人在撰写过程中,有死的,有远徙的,还有下狱的,最后由韦昭写成了《吴书》五十五卷。《吴书》是一部纪传体的正史,《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说“(吴帝孙)皓欲为父和作纪,曜执以和不登帝位,宜名为传”,可见韦书有纪有传,纪、传分立。而《旧唐书·经籍志》列此书入编年类,因此有些人误以此书为编年史。殊不知《唐志》把伪史与编年合为一篇,也就是说,《唐志》是把《吴书》作伪史放在编年类的,我们不应误解《吴书》为编年史。《吴书》五十五卷,梁时尚存,《隋志》已注残缺,《三国志》裴注引用韦昭《吴书》的地方,多不胜举,《文选》注、《后汉书》注、《通典·礼门》注、《艺文类聚·服饰部》、《太平御览·服章部、布帛部、人事部》都有引用。韦昭《吴书》为三国的历史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蜀国方面,有王崇的《蜀书》记载了蜀国的历史。《华阳国志·后贤志》说王化兄弟四人,其“少弟崇,字幼远,学业渊博,雅性洪粹。蜀时东观郎。……著《蜀书》及诗赋之属数十篇。其书与陈寿颇不同”。王崇在蜀国任东观郎。我们知道,东观是东汉以来史官著作的官府。蜀国的东观郎就是史职。王崇写的《蜀书》是否奉命官修,虽然史无明文可考,但是我们也可看作是政府计划中的蜀国历史。这部书不知亡于何时。陈寿《三国志·蜀志·杨戏传》说杨戏“著季汉辅臣赞,其所颂述,今多载于《蜀书》”。在这里,陈寿告诉我们他是看过《蜀书》的,同时陈寿在蜀国任观阁令史,对于王崇《蜀书》应该是十分了解的,尽管二人之间有所不同,他以后写的《三国志》也必然有很多地方参考了王崇的《蜀书》。

适应着西晋的统一,平吴以后,陈寿写了包括魏、蜀、吴的《三国志》六十五卷。《三国志》的优点,《文心雕龙·史传》说:“陈寿《三志》,文质辨洽。”《晋书·陈寿传》说:“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三国志》简质有法。”总之,不外是善于叙事,文笔简练。陈寿《三国志》的缺点是史料贫乏。陈寿写《三国志》是私人著述,他写书时不在京城洛阳,搜集资料是比较困难的,他写作的时间是三国刚一结束西晋建立之初,那时关于三国历史的成书寥寥无几,即便上述几部书他也未必都见过。资料的局限,使他不可能写成一部内容充实的好书。其次,陈寿《三国志》只有纪、传而无表、志,没有表就使在纪、传中无法反映的许多人和事,难以弄清;不写最重要的志,缺少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典章制度和地理沿革等,也就大大降低了史书的价值。而且就从纪、传部分来说,内容也失之于过分的简略。很多应该存录的人和事都脱漏而不载。如丁仪、丁廙是魏国的著名人物,却无传记,无怪乎大家传说陈寿索米不遂,因而不为立传了。(www.xing528.com)

在陈寿的《三国志》以后,经两晋至刘宋初先后又出现了大量有关三国史的著述。如环济《吴纪》、张勃《吴录》、周处《吴书》、胡冲《吴历》、孙盛《魏氏春秋》、孔衍《汉魏春秋》、习凿齿《汉晋春秋》、阴澹《魏纪》、郭颁《魏晋世语》、王隐《蜀记》,此外还有更大量的关于三国的各种传记,如先贤、耆旧、英雄、高士、逸人、名士、孝子、列女等传,以及名臣奏事、旧事故事、地理风土等书,举不胜举。这些书都是某一范围的专史,虽然从各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史料,但是却没有一部是包括魏、蜀、吴三国的完整史书。因此,陈寿《三国志》仍是“只此一家”的三国史。

刘宋时期,宋文帝因《三国志》“载事伤于简略,乃命中书郎裴松之兼采众书,补注其阙”。这样就由裴松之完成了《三国志》注。陈寿《三国志》有了裴注,弥补了它在纪、传方面过于简略的缺陷,它在史学上的价值也因之而提高。

裴注《三国志》的基本精神和内容,据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说:“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缺。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简单地说就是补缺,备异,纠谬,论辩。裴注的特点是,与一般做音义训释的注家不同。他不仅纠谬辩论,还增补了大量史料,注处特多。以第一篇《武帝纪》而论,就有注处一百余条,而且注引史料都标明出处,首尾完整,没有《文选》注和《水经注》那样剪截割裂的缺点。从全部注文的分量来看,超过了原书的两倍以上。从引用的书籍来看,清代学者钱大昕说“所引史书凡百四十余种,其与史家无涉者不在数内”。由于注引各书以后大多散亡,因而裴注的史料价值就更为可贵了。当然,裴注也有缺点,裴注嗜奇爱博,又失之过于繁杂,甚至有个别地方的注是毫无可取的。裴注虽然弥补了陈寿《三国志》的一大缺点,但是文略而注繁,打乱了系统性,读起来总使人感觉支离破碎,缺乏统一感。再加上《三国志》没有表和志,因之仍然不能令人满意,这就是直到宋元时期还有多家试图重写三国史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