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一代历史的撰写,导源于《东观汉记》。《东观汉记》一百四十三卷,是东汉一百多年中政府先后多次派人连续撰写的一部东汉历史汇编,也是东汉历史资料的宝库。在晋朝以前,它与《史记》《汉书》并称而为三史,六朝至唐初的著述多征引此书,可见它在当时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直到唐章怀太子李贤集诸家注范晔《后汉书》,范书渐渐掩盖了《东观汉记》。北宋时仅存残本二十四卷,赵希弁《读书附志》、邵博《闻见后录》都说他们所见到的《东观汉记》乃高丽国所献,可知国内已是罕见之书。《宋史·艺文志》载《东观汉记》八卷,这是南宋尚存的残篇。今有清朝四库馆辑佚本二十四卷。《东观汉记》也存在着很大的缺点,第一是各篇间详略的不相称,特别是东汉中期以后的传记部分,空缺太多,许多重要人物都不见于列传;第二是材料过于庞杂,取舍不当;第三是志的部分不完全,而且有些只是一个期间的片断记述,不能构成一代的史志。正因为如此,魏晋以后有不少人还在继续致力于后汉史的撰写。
三国时期关于这方面的著述有《东观汉记先贤表》、谢承《后汉书》、薛莹《后汉记》、谯周《后汉记》等。
《东观汉记先贤表》是曹魏初年政府为了补充《东观汉记》委派史官撰写的。魏明帝时有《海内先贤传》似即因此表而为传,由于此传不出于史馆,因而别本单行,不用东观之名。薛莹《后汉记》久已失传,而且为其他书籍征引之处也比较少。比较好的是谢承《后汉书》。谢承《后汉书》一百三十三卷,所载人物及其言行,有很多是范晔《后汉书》所看不到的,六朝词人多读此书,因而谢书轶事,往往见于其他各书,说明这部书的资料是比较丰富的。《北堂书钞·设官部》引有谢书《风教传》,也可以看出谢书是有其独特观点的。
谯周《后汉记》是根据《东观汉记》删削而成的。但是“志”这一部分,大都是他自己研究的成果。司马彪《续汉书·五行志序》里说董巴、谯周都撰有建武以来的《灾异志》,《续汉书·礼仪志》说谯周改定胡广、蔡邕的《仪志》为《礼仪志》,《续汉书·天文志》说蔡邕《天文志》,谯周接继其下。《晋书·天文志序》说:“蔡邕、谯周各有撰录,司马彪采之,以继前志。”至于《宋书·礼志》所说的谯周《祭志》及《通典》卷四十八、四十九所引谯周《礼祭集志》可能是谯书散佚后所集存的一部分。谯周《后汉记》在魏晋间是流传较广并有一定影响的书,约在永嘉的变乱中逐渐失传,因此,梁阮孝绪《七录》中,已不见此书。
两晋时期关于后汉历史的著作,有司马彪《续汉书》、华峤《后汉书》、谢沈《后汉书》、张莹《后汉南记》、袁山松《后汉书》、张璠《后汉纪》、袁宏《后汉纪》等,其中较好的是,司马彪《续汉书》、华峤《后汉书》和袁宏《后汉纪》。
关于司马彪《续汉书》的撰写及其内容,《晋书·司马彪传》说:“汉氏中兴,讫于建安,忠臣义士亦以昭著,而时无良史,记述烦杂,谯周虽已删除,然犹未尽,安顺以下,亡缺者多。彪乃讨论众书,缀其所闻,起于世祖,终于孝献,编年二百,录世十二,通综上下,旁贯庶事,为纪、志、传凡八十篇,号曰《续汉书》。”这部书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三国志》的《武帝纪》和《司马朗传》裴注都有引用。尤其是范晔《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就是采用司马彪《续汉书》的八志合刊的。这就足以说明它的价值了。(www.xing528.com)
至于华峤《后汉书》,由于他任秘书监“得遍观秘籍”,同时又是西晋时期才学渊博的著名学者,所以他写的这部《后汉书》是诸家后汉书中最好的一种。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说:诸家后汉书“若司马彪之详实,华峤之准当,则其冠也”。刘知幾《史通·古今正史》也说:“为编年者四族,创纪传者五家,推其所长,华氏居最。”华书原为九十七卷,永嘉丧乱,经籍遗没,后来收集到的华峤《后汉书》仅有五十余卷,已经缺少将近一半。尽管如此,他对于后汉史的影响,还是值得注意的。范晔《后汉书》有很多地方都是以华书为蓝本的。如《肃宗纪》论、《二十八将》论、《桓谭冯衍传》论、《袁安传》论、《班彪传》论、《刘赵淳于江刘周赵传》序,在章怀太子注中都注明为华峤之辞。此外从《三国志·魏志·董卓传》裴注所引还可以看出范晔在《王允传》中也采用了华峤的语句。
《后汉纪》是袁宏撰著的后汉编年史,他在《后汉纪·自序》中说:“予尝读《后汉书》,烦秽杂乱,睡而不能竟也。聊以睱日撰集为《后汉纪》,其所缀会《(东观)汉记》、谢承书、司马彪书,华峤书、谢沈书、《汉山阳公记》、《汉灵献起居注》、《汉名臣奏》,旁及诸部《耆旧先贤传》,凡数百卷。前史阙略,多不次序。错谬同异,谁使正之。经营八年,疲而不能定,颇有传者。始见张璠所撰书,其言汉末之事差详,故复探而益之。”袁宏参考了几百卷关于后汉历史的书籍,用了八年的时间,又参考了张璠的《后汉纪》,最后抉择去取,写成了合乎他自己要求的《后汉纪》三十卷。这部书的特点是简明扼要,纠正了过去各种后汉史书中时间概念不清、叙述次第错乱的缺点,在诸家后汉书中号为精密。因此,它有较强的生命力,流传至今,始终没有散佚。
刘宋时期范晔撰著的《后汉书》是最著名的一部后汉史。他博采众书,取材得当,并且吸收了魏晋七家后汉书和张、袁二家《后汉纪》的撰写经验和研究成果。在内容上做了审慎的选择,做到了简而且周,疏而不漏,既有重点,又顾到了互相关联。刘知幾说:“范晔博采众书,裁成汉典,观其所取,颇有奇工。至于《方术》篇及诸蛮夷传乃录王乔、左慈、廪君、槃瓠,言唯迂诞,事多诡越,可谓美玉之瑕。”(《史通·书事》)这里所说范书的优点是允当的。范晔是神灭论者,曾经打算写《无鬼论》,还说过“天下决无佛鬼”。因此,范书很少有迷信一类的气息,尽管他不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刘知幾批评他在《方术传》里记载了王乔、左慈等宗教人物,在少数民族传里记载了廪君、槃瓠等传说,认为这就玷污了《后汉书》,成为此书的严重缺点。我认为这是实录。撰史的首要准则是实录,对于古代宗教人物的活动应该写,这样适足反映宗教迷信的欺骗性;处在落后阶段的民族有神话传说,这是他们解释历史的正常现象。在历史里记载这类人物和事实,并不同于宣扬迷信。此外范书还有一个特点,即突破了《史记》《汉书》《三国志》等正史的内容,为妇女立了《列女传》,记载了才行优异的妇女事迹,把历史的载笔扩展到占人口半数的妇女这一方面。这是他眼界比一般人高明的地方。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妇女已失掉应有的历史地位,而范晔却在历史上多少给了她们一席之地。至于以后的史书,则利用《列女传》作为宣扬节孝的碑文,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范晔《后汉书》问世以后,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善,广为流传,先后有一些人对范书进行音训注解,如刘芳《后汉书音》、韦阐《后汉音》、臧竞《范汉音训》、萧该《范汉音》,而以梁刘昭《后汉书注》最为详博。刘昭除对范书作注外,又取司马彪《续汉书》的八志作注,以补范书所缺的“志”。到后来,唐章怀太子李贤注《后汉书》,就是在以上这些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的。李贤注的范晔《后汉书》流行以后,与刘昭注的司马彪八志并行,直到宋朝才开始合刊,因此今本《后汉书》实际包含范晔司马彪二书和刘昭李贤二家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