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碑现存茶山东岳庙,立于清嘉庆二年季冬(1798年1月),高194厘米,宽87厘米。碑文作者邓大林(1728—1798年),茶山邓屋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进士,著有《三余斋集》。碑文记载了东岳庙的简要历史和嘉庆二年(1797年)重修东岳庙的经过。虽然邓大林在碑文中认同“祭则受福”,但他极力强调不能在表面上敬神,而是要“有善必迁,无过不改”,人须有德才能得到庇佑,这是有社会教化意义的。碑文后面所列捐款芳名,亦大有价值。“五坊助金”,载有当时茶山五坊的地名和各村姓氏,可见得地名、人口的变迁;“各祖助金”,可见得当时茶山乡的著名家族,如林芦山、袁东溪、林南川、袁菊隐等人至今仍可考,“庾观圣谷涌”可证万江谷涌庾氏由茶山迁去;“乡绅助金”,载有十一位进士、举人等及其官职,“国学助金”载有五十人,“生员助金”载有十六人,可见得茶山乡当时诗书之盛,其中不乏邓大林、邓大经、邓淳、袁廷凤等名人。碑后“布墟掌平银陆拾两马,下江谷船来银肆两马”之语,可见当时茶山有布墟(《茶山乡志》载本碑碑文有“其庙前周道则布商捐石为之”之语,亦可证)和粮食码头,可窥得当时社会经济之一斑。
碑文
重修东岳庙碑记(篆书)
重修东岳庙碑记
岱宗为五岳长,非如嵩华恒霍,庙祀一方而已也。相传,神掌寿命之籍,盖自九皇六十四民以来,秩祀不改,故东岳祠宇遍天下,而吾乡行宫之建,则在象山。象山者,茶山乡主山也。其创建年月,碑碣阙如,不知何自始矣。明正德间,撤故拓基,焕焕巍巍,声灵赫濯,遐迩之奔走感福者,多趋茶山,时则有南川林先生记之。嗣是,屡加修葺。康熙丁卯重建香亭,先曾大父明府公为之记。大殿重建于康熙乙酉,则先大父中书公记之。越今数百载,惟神降康,家庆盈宁,人文蔚起,南川先生所谓“神在一方则阜一方之民”,而吾乡之父老子弟祈于斯、报于斯、迁善悔过恒于斯,先大父谓“斯庙大有造于乡人”,良不虚也。
嘉庆二年丁巳,飓风大作,庙宇摧毁,惟神像有赫,俨若不动,远近观者,咸悚然加敬,谓神所凭依,实在此矣。余与绅士乡耆亟谋醵金修复,义声一呼,云集响应。乡分五坊,各出白金壹百两,乡人乐助金壹千贰百两有奇,乡邻佽金壹佰伍拾两有奇。董其事者,国学林君应枏、袁君南钰、袁君必荣、林君文森、林君之芳,乡耆卫君因培、袁君廷献、林君唯举、陈君体乾、邓君道熙、林君雍年、卫君华辉、梁君柱卿、袁君英举等,寔纪纲之。
肇工于丁巳八月初三日,始大殿,次两庑,若头门,若香亭,垣墉枨枢,杗廇楶槉,栏槛瓴甋,罔不毕治(按,《茶山乡志》后有“其庙前周道则布商捐石为之”。碑文与《茶山乡志》所载相异者仅举其关键)。迄十二月而工竣,乡人士诹吉拜庙,大小稽首。爰砻贞石,以书岁月,而授简于余。予既庆神之灵威不违咫尺,而又幸吾乡人敬共匪懈,足以揭(按,《茶山乡志》作“竭”)虔而妥灵也。
抑余愿更有进焉。闻之孔圣曰:“祭则受福。”夫所以受福者,岂欲恃其牲牷馨洁、稽拜不怠,而遂克邀神贶哉?维神正直聪明,惟德是辅,毋亦惟是戒慆淫、惩匪彝、敬君敬亲、尊贤敬长?以逮(按,本字在原碑上已磨灭不可辨,《茶山乡志》作“逮”,是;《东莞历代碑刻选集》认为是“建”,误)出王游衍,业业兢兢。有善必迁,无过不改,如《抑》诗所云“尚不愧于屋漏”者。夫如是,然后岁时祈报,昭事不忒,而神乃始歆其善、鉴其诚,而锡之以福也。吾愿与乡人各自朂,且交相朂,毋徒外慕敬神之名,将必齐(按,《茶山乡志》作“斋”)厥心、省乃躬,顾諟神之明威日严,祗敬厥德,以罔贻神恫。吾知维岳降神,诞生贤哲,吾乡行且有为翰为蕃、出而翊赞清时、偕一世而跻于仁寿之域者,岂徒阜一方之人财已哉?而益信斯庙之有造于吾乡为甚钜也。爰不辞诸君之请,而撰碑文以勒诸石。
掌广西道监察御史邓大林谨撰
五坊助金,每坊助银壹百两
义步坊:上步林族银叁拾伍两,何族银伍两,大水步围头银伍两,边田钟族银伍两,下步林族银肆拾两,吉街陈族银贰两伍钱,墩头围银贰两伍钱,晒谷地银贰两伍钱,看墙下银贰两伍钱。
夏朗坊:夏朗袁族银拾陆两陆钱陆分七厘,横冈袁族银贰拾伍两,寺下围内银贰两八钱,寺下围外袁菊隐祖银壹两肆钱,夏朗陈族银贰拾两八钱,坑口袁族银拾壹两壹钱壹分,朗头何族银贰两玖钱陆分,朗头散围银伍两,棠里陈族银伍两玖钱叁分,琏贝王族银捌两叁钱叁分叁厘。
桥头坊:桥头卫族银贰拾伍两,大巷袁族银叁拾壹两,欧族银伍两,淳家钟族银拾玖两叁钱柒分伍厘,彭族银捌两,李族银拾壹两陆钱贰分伍厘。
上元坊:上元袁族银伍拾贰两,上元叶族银陆两伍钱,吉街陈族银拾两,仙村叶族银拾陆两陆钱陆分六厘,台山袁族银陆两伍钱,沙角头岑族银壹两陆钱六分六厘,沙角头王族银壹两陆钱六分六厘,沙角头邓族银伍两。
步头坊:鳌洲围银叁拾壹两陆钱陆分,张家围拾伍两捌钱叁分,大水步围尾银伍两,步头叶族银拾肆两肆钱四分,大夫林族壹两叁钱九分,殷族银陆两贰钱八分,上市陈吴围银伍两壹钱四分,新屋场银叁两壹钱,塘边卫族银贰两捌钱五分,塘边对塘围银伍钱柒分,栗园围银贰两,刘族凤山大井头共银玖两零陆分,打铁街菜市濮祠前坭围共银贰两陆钱贰分。
是年刻石,传集五坊,照旧坊份刻之,日后照此碑为率,不得以武庙碑为藉口,特此书之。
各祖助金:
林芦山二十大员,袁桐溪十五大员,袁健齐十大员,袁东溪八大员,陈禄源七大员;林光大堂、陆南直鹤邑、梁懿斋、梁古轩,已上六大员;何栢轩四两,庾观圣谷涌五大员,袁松隐三两,袁静斋三两;袁简庵、袁天佑、林南隐、林安靖、林友梅、陈东南社、林艺圃,已上四大员;袁邕乐、陈竹山、卫宁远、袁怡亭、李衡轩、濮最乐,已上三大员;袁处俭、袁雪樵、王云冈,已上二两;王槐隐一两六钱;袁菊隐、袁思源、袁月川、袁亮亭、林醒轩、林芝圃、林晴斋、陈末如、陈东隐、陈泗澜、叶致政、卫学稼、叶善庵、叶近山、陈白瞻、李少源、邓南湖、何云石、何立斋,已上二大员;钟尚德一员半;袁直所、袁静庵、袁宁庵、邓氏祠、陈用良、彭静庵、欧仰素、邱聚斋、刘广胖、殷履素、岑贞甫,已上一两;林南川、袁正庵、袁朗泉、袁北枢、袁尔智、袁惠庵、袁法祖乾隆丁酉举人、陈穗南、陈栢齐、陈昱园、陈安愚、邓耀彤、李萃培、李藻亭、李君客、叶乐湖、叶诚庵、叶少存、王鼎新、王宅谦、王慎斋、王揽山、欧中泰、钟鹊峰、彭璞山、张翫朝、范星垣乾隆甲寅恩赐举人、岑圣岳,已上一大员;王梅轩、袁积有、叶耕侣、叶同野、叶淡宁、岑宗水,已上一中员;王毅斋三钱,叶集亭三钱,黄守伦壹大员。
乡绅助金:
赐进士出身诰授朝议大夫掌广西道监察御史加二级邓大林助银贰拾两马;乡进士敕授潮州府揭扬(按,应作“阳”)县儒学教谕特授澄海县儒学教谕加二级邓大业助银贰两捌钱捌分;赐进士出身敕授文林郎河南内乡县知县加一级邓大经助银陆两柒钱陆分;乡进士敕授文林郎四川夔州府万县知县前署潼川分府加三级陈文鸿助银贰两捌钱捌分;乡进士文林郎分发河南省知县邓淦助银肆两陆钱马;乡进士敕授廉州府合浦县儒学教谕特调琼州府感恩县儒学教谕俸满即升县知县加二级袁廷凤助银壹两肆钱肆分;岁贡生候选儒学何澄澜助银柒钱贰分马;乡进士文林郎序选知县何安澜助银壹两肆钱肆分;副贡生候选儒学黄诒谷助银壹两马;岁贡生候选儒学邓潮助银壹两肆钱肆分马;岁贡生候选儒学陈廷极助银柒钱贰分马。
国学助金:
林文萼六十大员,林应枏二十大员,袁必达十三大员,林文藻十二大员,袁必荣十大员,林文郁十大员,袁奇昌八大员,林之芳八大员,林昌秀四两八钱;林文豹、林文澜、林文英,已上六大员;袁功庄五大员,李修五大员;袁瑞钰、林文森、林德秀,已上四大员;邱逢泰二两八钱;卫淇沛、卫尚文、袁飞熊,已上三大员;谢宸楚、袁熙、林文熙、袁有成、邓邦照、袁绰、何渭潢,已上二大员;袁南钰、卫廷理、袁宗茂、袁辉钰、林擢秀、袁廷辉、邓灏、邓濬,已上一大员;袁橩一中员,袁凤一中员,袁骥一中员,王宗烈四钱;袁应仁、袁光祖、林崇仁、邓洪金、袁法禧、袁光显、陈廷梓、陈廷柱,已上一中员;林廷熙、袁日新,已上二钱。
生员助金:(www.xing528.com)
袁统善、何渭澜、袁应尧,已上二大员;卫淇清、林常春、卫文勷、梁辀、邓淳、温如玉,已上一大员;林筠、袁之栢、袁成镐、林廷烈、卫名彰、林时来、邓菼,已上一中员。
捐庙食银柒百贰拾两,布墟掌平银陆拾两马,下江谷船来银肆两马。
嘉庆二年岁次丁巳季冬吉旦立
里中生员卫淇清书丹
◎ 重修东岳庙碑记
◎ 重修东岳庙碑记(局部)
碑文大意
泰山为五岳之长,不似嵩山、华山、恒山、霍山(“霍山”有三说:湖南衡阳衡山、安徽霍山县天柱山、山西临汾霍太山)这四岳的庙宇只祭祀一方之神。相传东岳大帝掌管寿命簿籍,自远古以来,祭祀不断。因此,东岳大帝的庙宇遍天下都有。我们茶山的东岳大帝行宫,建在象山。象山,是茶山乡的主山。象山东岳庙的创建年月,因为没有碑石记载,不知始自何时。明朝正德年间(按,据《重建东岳行宫记》,为正德十五年,即1520年),拆除老旧建筑,拓宽地基,重建后的东岳庙焕然一新、高高耸立,东岳大帝的声势、威灵更加显赫,远近的人都来到茶山感激东岳大帝赐福。那时,林南川(林光)先生为此写了《重建东岳行宫记》。从此以后,东岳庙屡有修葺。康熙丁卯年(1687年),重建香亭,我的曾祖父明府公邓奇曾写了一篇记。大殿重建于康熙乙酉年(1705年),我的祖父中书公邓廷喆写了《重修东岳庙记》。从明正德年间至今,经历了数百年,正因东岳大帝赐予安康,家家户户得以庆贺富足、安宁,诗书礼乐兴起。林南川先生说:“神在一方则阜一方之民(神在一方,则保佑一方之民)。”我祖父说:“斯庙大有造于乡人(东岳庙大大造福了百姓)。”这些话实在不假。
嘉庆二年丁巳(1797年),飓风大作,庙宇摧毁,但东岳大帝的神像光明显耀,庄严不动。远近的人看见了,都有些惧怕而更加恭敬,说东岳大帝所能依靠的地方,实在是东岳庙这里。我与茶山乡的乡绅、长者们迅速商议捐款重修东岳庙。倡议一经发出,就得到了广大百姓的响应。茶山乡分为五坊(义步坊、夏朗坊、桥头坊、上元坊、步头坊),每坊各出白银一百两,乡民乐捐款合共一千二百余两,乡邻资助款合共一百五十余两。监督重修的有国学生:林应枏、袁南钰、袁必荣、林文森、林之芳,乡中长者:卫因培、袁廷献、林唯举、陈体乾、邓道熙、林雍年、卫华辉、梁柱卿、袁英举等,他们负责出谋划策。
重修开始于丁巳八月初三日(1797年9月22日),从大殿开始,接着是两边的廊庑,头门、香亭、墙壁、大门、大梁、斗拱、栏杆、长砖等地方,全部都重修了。至十二月,重修竣工。乡民、绅士选择吉日到东岳庙参拜,大人、小孩子们都向东岳大帝磕头行礼。人们磨好了坚石,以便镌刻重修的年月,便写信请我写一篇记。我庆幸重修之后,东岳大帝的声威没有离开原地半步,也庆幸我们茶山乡的乡民依旧恭敬地供奉东岳大帝,乡民得以竭尽虔诚之心,神灵也得以安置。
我有更进一步的愿望。我听孔圣人说:“祭则受福(祭祀会得到福佑)。”祭祀之所以能得到福佑,岂是仗着供奉馨香、洁净的牛、羊、猪等供品,仗着不停地磕头,便能得到东岳大帝的保佑?东岳大帝是很正直、聪明的,他只会辅助、保佑有仁德的人,因此,我们只有做到戒绝放纵无度,惩罚违背伦常的行为,尊敬国君、亲人、贤者、长者,以至出外游逛,也要小心谨慎、认真踏实。有好的便学习,有过错便改正,正如《诗·大雅·抑》中所说:“尚不愧于屋漏(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虽然在宗庙里,也无愧畏之心)。”然后,一年四季按时祈福、依礼祭祀,东岳大帝才会知悉我们的善心、诚心,因而赐予我们福佑。我希望与乡人们一起,各自勉励,并且交相勉励,不要只是想得到“敬奉东岳大帝”的身外虚名,而是要心灵恭敬、反省自身,瞻仰、领会东岳大帝日益庄重的光明、威严,恭敬地遵循仁德,不要让东岳大帝有所恫吓、惩罚。正如《诗·大雅·崧高》所说,神明灵气降于山岳,我们茶山乡将得到东岳大帝的庇佑,贤人、哲人辈出。出仕的人将辅佐清平之时、太平盛世,居家的人将与乡人一起达到仁德、长寿的境界,因此,东岳大帝并不唯独保佑一方之人的财富。只有这样,我们才更加相信东岳庙能大大造福茶山乡。于是,我不辞诸君的邀请,撰写碑文,镌刻在石上。
掌广西道监察御史邓大林谨撰
五坊助金,每坊助银壹百两……本年刻石,召集了五坊,照旧有的五坊划分办法来刻,日后以本碑为准,不得以武庙碑为借口,特此说明……
嘉庆二年岁次丁巳季冬(1798年1月)吉旦立
里中生员卫淇清书丹(用红笔在碑上书写以便镌刻)
附录
邓大林传
邓大林(1728—1798年),字震东,号筠亭,茶山邓屋人。弱冠补诸生,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中举人;二十六年(1761年),登进士。历官庶吉士、户部主事员外郎、顺天乡试同考官、礼部郎中、广西道御史。四遇荒年,均捐资倡赈。嘉庆元年(1796年),以孝廉方正特荐,力辞不就。著有《三余斋集》。(据《茶山镇志》第715页)
茶山布墟
布墟在布墟街,内有卖布亭十余座,由乡人结份设立,共二百份,里人卫秉义为之记,碑立墟内,时在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年)秋日。(据《茶山乡志》卷二)
茶山有一布市叫布墟(现在卫生横街),是家机布交易的场所,约有十余间铺位……三日一个墟期。布市一经形成,附近四乡布缕(莞人称棉纱为缕)云集,人以千计,极一时之盛,一直延续到民国20年(1931年)左右,达二百余年之久。(据《茶山镇志》第78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