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将公墓记:修初祖碑文 | 茶山历代碑刻

宋将公墓记:修初祖碑文 | 茶山历代碑刻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碑文修初祖宋将公墓记(篆书)修初祖宋将公墓记夫轩后握符,涂涛适楚,历世滋远,脱其左车,是称袁氏。◎修初祖宋将公墓记大明隆庆三年岁在己巳二月二十五日十六世孙昌祚顿首识,秋书并篆,梁镇镌刻碑文大意黄帝轩辕氏成为皇帝,舜帝的后代涛涂去到楚地,他们都是袁氏的先人。宋将公之墓在白雾岭,低矮狭小,与其身份不相称。◎修初祖宋将公墓记(局部)今年,我们挖开宋将公的墓道,挖到一尺多深时,发现墓已经埋没在泥土中。

宋将公墓记:修初祖碑文 | 茶山历代碑刻

本碑现存横江村,立于隆庆三年(1569年),高80厘米,宽60厘米。本碑由明朝进士袁昌祚撰写,有较高的文化价值。碑文记载了下朗、横江袁氏的初祖宋将公的简要事迹;关于发掘祖墓的叙述极为详细,是研究宋代墓葬的第一手文字资料,有重要价值;碑文中亦提出了对袁氏宗族的期望,认为“世德基于孝弟,先业干于俭勤,家声纪于诗书,伦叙维于耻让”,这是有积极意义的。碑文由袁秋书写,现存下朗村袁氏宗祠的“雄绪堂”亦由袁秋书写,碑文书法笔画纤细而有骨力,结字规整而灵动,极佳。

碑文

修初祖宋将公墓记(篆书)

修初祖宋将公墓记

夫轩后握符,涂涛(按,应作“涛涂”)适楚,历世滋远,脱其左车,是称袁氏。《越绝书》所谓“以去为姓,得衣乃成”者也。自汉以来,代著名德,余孱族不敢宗焉。余族所宗者,宋将公讳祯,字天祐,其先自袁州入南雄绍兴间,徙家斯地,配孺人莫氏。长子琚,称仲一,致政;次子珂,称仲二,致政。今十又八传。墓在白雾岭,湫隘弗称,乃以今隆庆二年冬,众卜吉□之。先是,族有图谱,而行事弗详,惟列祖墓中碑皆谓公以宦游东莞,卒于官。余甫有知,每念先世之迹,询诸长老,湮没无考。岁时上公墓,四顾彷徨,坏(按,“坏”音pēi,山丘)土垒然,恻然□之。今岁启公阡,闢土方尺余,则墓没土中,垒砖为封,环石为□,中划墓门,承以石跗。碑刻漫漶,断为□□。内“将墓”字大书,左“二月二十三”、右“等立”数字差小,“将”上“备”字土蚀之,终隐隐耳。其上斫落,半若“佳”“隹”字,□复上得“袁”字一,余不可辨。茔左右环列武士,皆陶瓦为之,高四寸,广方寸余,有帻而介者,有介而兜鍪□拳立者,有帻介而趋若呵殿者,凡土士有四。初族之修墓也,以将□故。不意向遗迹尚宛然未泯泯也。□睹诸规制,乃知公葬时,墓故坚完,为久远谋。岁久,浮土湮注茔中,累叶踵承,寝失厥故,复加土封焉,故狭隘若此。武士环卫,参以“将”字,即异时墓碑所称宦游语,益有征云。莫不悲且喜,慨修墓晚会,苦碑断裂□,弗能得其详。复谋启公圹,冀有遇者。乃于石跗下,穿及尺许,得瓶二,绀缃色,高四尺,围约五尺,上施鸱鸟,四角觚稜,檐阿栏楯,型范仙像,中为蟉龙,蟠绕瓶腹,蜷尾矫首,鳞翼之而蜿蜿如也。瓶前各铜环一□,以灵閟不忍近也,复篑土筑坚焉。夫绍兴距今方五百余年耳,目所睹记,至近易见也。乃今蓬颗欹颓,樵牧与由,失今不修,笾豆无所,宁知其下规制何若?况知公往昔,乃以武节留滞兹土者乎?悲夫!此文献不足,仲尼惜焉;剡子能言,《春秋》纪之;数典而忘,宜获讥于当世也。兹余之罪也夫!兹余之罪也夫!又按,宋□武臣带使职,不以“将”名。元丰间,留意西北,推及东南,始置诸路将。渡江后,军旅繁兴,统领而下,有正将、副将、准备将,皆偏裨也。计其时,九鼎沦汴,六飞驻杭,国步多艰,武弁宣功,公遘其会,当必以材勇见知,祗职武务。谛观碑刻,其为准备将,复奚疑焉?今额曰“宋将袁公墓”,示慎也。夫江以岷注,河以昆涌,三尺童子,□□祖宗,莫不恋慕。故丘陇者,吾人之昆岷也!第往时子孙过此,无虑数千人,迄今始克修之。是知思之所□,虽远必轸,机之所值,虽涣必萃,故义有触而数有会也。嗣是,子姓绳绳,登降斯所,得无有感念本始□□?余闻之,世德基于孝弟,先业干于俭勤,家声纪于诗书,伦叙维于耻让。夫然,故门第无亏,而墓原永奠。□乃若废基惰干,蔑纪□维,即虽银海金凫之藏、砺山带河之阀,久之必替,况庸庸未离众庶者哉?族自□世,颇以醇谨名里中,衷治蝉嫣,幸罔玷越,故余于公墓之修也,重致意焉,庶来者之思绍也。墓制,封以石砻,玄珉为额,碑茔用青甓,上下以石固为碑龛。土堂广二丈,阶五级,视前加壮焉。经始于戊辰冬十二月十六日,竣事于己巳春二月朔日。表公墓者,今光禄寺卿班田翁也。

◎ 修初祖宋将公墓记

大明隆庆三年岁在己巳二月二十五日

十六世孙昌祚顿首识,秋书并篆,梁镇镌刻

碑文大意

黄帝轩辕氏成为皇帝,舜帝的后代涛涂去到楚地,他们都是袁氏的先人。经历了久远的世代后,姓氏中的“辕”去掉了左边的“车”,成为“袁”氏。袁氏,也正是东汉《越绝书》中说到的“以去为姓,得衣乃成”(按,此句为谜语,谜底为“袁”。正如本碑中的“袁”字,其上半部分近似“去”字,下半部分近似“衣”字,上下合起来便是“袁”字)。自汉代以来,历代都涌现有名望、德行的人,但我们下朗、横江这样弱小的袁氏族人不敢认他们为祖宗。

我们的祖宗是宋将公袁祯(字天祐),其先人由袁州(今江西省新余市)去到南雄。宋朝绍兴年间(1131—1162年),宋将公迁居东莞茶山,娶莫氏为妻。宋将公有两个儿子,长子袁琚,称作“仲一”,有官职;次子袁珂,称作“仲二”,有官职。袁氏子孙世代传承,至今已有十八传。宋将公之墓在白雾岭,低矮狭小,与其身份不相称。隆庆二年(1568年)冬,袁氏子孙选定吉日重修宋将公之墓。此前,我们袁氏有世系图和族谱,但记载不详,只是列位祖先的墓碑上都说宋将公来东莞当官,在任上去世。我刚有认知的时候,不清楚先世的来历,便询问族中长者,都说这些历史已湮没了,没办法考究。每年上墓的时候,我环顾四周,内心彷徨,看着墓上隆起的土堆,实在有些悲痛。

◎ 修初祖宋将公墓记(局部)

今年,我们挖开宋将公的墓道,挖到一尺多深时,发现墓已经埋没在泥土中。此墓垒砖为封顶,中间刻划着墓门,下面是石碑的石底座。碑上的字很模糊,“将墓”二字用大字书写,左边“二月二十三”、右边“等立”这些字小一些。“将”上面的“备”字早已被泥土侵蚀模糊,但还能隐约辨识。“备”字之上的字已经断裂,余下的一半像“佳”字或“隹”字,上面还有一个“袁”字,其余的字就不可辨识了。

墓里环列着数十个陶制的武士,高四寸,宽一寸多,有戴着头巾、穿着甲胄的,有穿着甲胄、戴着头盔而抱拳站立的,有戴着头巾、穿着甲胄急走着,像是官员出行时在前面呵叱行人让道、在后面殿后的随从人员。土制的卫士共四个。祖先的遗迹尚十分清晰而没有泯灭。我们察看此墓的规格、制式,可知宋将公安葬时,墓是坚固、完整的,是为了长远打算的。只是年岁久了,浮土塌下,注入墓室中,经历年沉积,墓地便不复旧貌。子孙们在上面堆上土堆作为坟丘,因此,墓地便显得狭隘。墓里陶制武士环侍护卫,再参考墓碑上的“将”字,后世袁氏列祖的墓碑上所说的“宦游”等说法,便有了更多佐证。大家莫不悲且喜,感慨修墓太晚了,苦于墓碑断裂,不能获得更详细的资料。大家又建议打开墓室,希望能有所遇见。于是,在墓碑底座下面挖开一尺来深,得到两个“魂瓶”,黄绿色,高四尺,腹围约五尺,瓶顶塑着鸱鸟和四角宫殿,宫殿上有屋檐、栏杆,还有用模子印出来的仙人像;瓶子的中部塑着虬龙,缠绕在瓶腹上,昂首弯尾,精细的鳞片在龙身上蜿蜒。瓶前各有一个铜环,我们觉得这是祖先灵魂的隐秘之地,便不忍心继续靠近挖下去,于是覆土夯实。(www.xing528.com)

从宋朝绍兴年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只有晚近的事情才容易为人所见所闻。宋将公之墓颓败不堪,长满了野草,打柴的、放牛的都从上面经过,如果现在不重修,连拜祭的地方都没有,又怎么知道泥土下的旧墓的规模、形制?进一步来说,又如何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因为出任武职而留居此地?可悲啊!文献不足,孔子也为此叹惜;剡子知识渊博并能说会道,这是《春秋》里记载的;不知道家族的历史、忘记祖宗,应当被世人讥笑。这是我的罪过!这是我的罪过!

按,宋代初期,武臣带着诸司使、使臣等职务,并不以“将”来命名。元丰年间(1078—1085年),朝廷留心防御西北,继而向东南推广,才设置了诸路将官。宋室南渡后,军旅繁兴,统领之下有正将、副将、准备将,这些都是副官。我们推测,当时汴京(今开封市)沦陷,皇帝定都杭州,国家形势艰难,武官炫耀军功,我们的祖先正当其时,一定是因才能、英勇为人所知,供职于军务。我们认真察看宋将公的墓碑,他当时任职“准备将”是无疑的。现在我们在墓碑上刻上“宋将袁公墓”,以示慎重而已。

正如长江有岷山、黄河昆仑山注入水源而奔涌不息,三尺童子溯源自己的祖宗,无不怀着思念、眷恋、爱慕之情。因此,宋将公高耸的坟丘,正是我们族人应该仰望的昆仑山、岷山。以前在墓下经过的袁氏子孙不下数千人,到如今才完成重修,由此可知,对祖宗的怀念,虽然年代久远,但依旧真切;修墓的时机虽然涣散,但一定会凝聚。因此,行事之“义”要有所触发,行事之“数”要等待合适时机。从此以后,袁氏子孙代代传承不息,当他们来到墓前,能不溯源、怀念自己的祖宗吗?

我听说,历代祖宗的德行以孝敬、友爱为基础,祖宗的基业壮大于节俭、勤劳,良好的家声记载于诗书之中,族人的关系维系于廉耻、礼让。只有如此,袁氏的门第才不会衰落,祖宗的墓地才会永远得到拜祭。如果废弃、松懈了孝敬、友爱、节俭、勤劳的品德,不重视维护良好家声和族人团结,即使家里有金山银山,即使家里是世代受封的门阀,时间久了,家族必然会消亡,何况是与普通人家没有差别的普通家族?

我们袁氏从先世以来,就以淳朴、谨慎闻名于乡里之中,代代传承,幸能不辱家声。我对于重修宋将公之墓,寄托了殷切的期望,这是因为,我们作为子孙后代,要思考如何传承祖先的基业。

重修后的宋将公墓的形制,以石块封住墓穴,用黑石作为墓碑,周边用石块加固作为碑龛,四周砌上青砖。祭堂宽二丈,前面有台阶五级,比以前更加壮观。于戊辰冬十二月十六日(1569年1月2日)动工,于己巳春二月朔日(1569年2月16日)竣工。为宋将公撰写墓表的,是现今光禄寺卿班田翁(钟卿)。

大明隆庆三年岁在己巳二月二十五日(1569年3月12日)

十六世孙昌祚顿首识,秋书并篆,梁镇镌刻

附录

袁昌祚传

袁昌祚(1538—1616年)(按,此生卒年与“明显考怡江府君妣黎氏孺人妣苏氏孺人之墓”所载“昌祚享年八十一”有异,亦与《茶山镇志》所载“1536—1614”有异),原名炳,字茂文,号莞沙,东莞茶山横岗人。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参加乡试,得第一名。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赴京参加会试,因第五策试文超出格式,落第,而其文却传诵一时。其时严嵩当权,见袁昌祚文才俊拔,年轻貌美,欲招他为婿。但袁昌祚不答应,并写了《四时闺情诗》,假托是妻子何氏所寄,四处传播,以绝其念。严嵩大怒,以至礼部会试时千方百计来压制他。严嵩垮台后,隆庆五年(1571年),袁昌祚才中进士。曾向皇帝上《时政疏》,提出治国的大计:“恤民困、正士习、罢互市、通漕河。”被皇帝重用,授左州知州。

左州地方偏僻,少人读书。袁到任后,兴办学塾,延聘塾师,不久,调湖广夷陵州,后迁户部员外郎,提为广西提学佥事,又转为四川参议。时值修建乾清、坤宁二宫,受命督办贡木。在处理劳役中,他没有打扰当地百姓,因此四川人民很感激他。至父亲去世而辞职。后虽被起用到广西做官,亦坚持不就,周游名山石窟达三十年之久。七十九岁去世。

袁昌祚曾与郭棐同修《广东通志》,人们称他有良史之才。著作有《乐律考》、《莞沙文集》十卷、《广东通志》等。(据《东莞市志》第140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