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涉水事务认识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的出现,对水资源管理应达到的目标、遵循的原则、采取的方法都应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善日趋恶化的水环境及人类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保障人类社会持续进步为目的。
(一)目标
水资源管理的目标可概括为以《水法》为基础,建立完善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保护人类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以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为约束条件,合理开发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发挥政府监管和市场调节作用,建立水权和水市场;强化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管理,建立节水型社会;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原则
1.维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水是生态环境不可缺少的最活跃的要素,在开发利用与管理保护水资源中,应把维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放到突出位置,才可能为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人类和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2.地表水与地下水、水量与水质实行统一规划与调度
地表水与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两个组成部分,具有互补转化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水资源包含水量与水质两个方面,共同决定和影响水资源的存在与开发利用潜力,具有密切的依存关系。开发利用任何一部分都会引起水资源量与质的变化和时空再分配。充分利用水的流动性和储存条件,联合调度,统一配置和管理地表水和地下水,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由于水资源及其环境受到的污染日趋严重,可用水量逐渐减少,已严重影响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潜力,因此,在制订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供水规划及用水计划时,水量与水质应统一考虑,做到优水优用,切实保护。对不同用水户、不同用水目的,应按照用水水质要求合理供给适当水质的水,规定污水排放标准和制定切实的水源保护措施。充分发挥水资源管理在配置水资源中的综合作用和管理维护水资源环境持续利用的重要作用。
3.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水资源应当按流域与区域相结合,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调蓄径流和分配水量,应当兼顾上下游和左右岸用水、航运、竹木流放、渔业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4.保障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基本用水,统筹兼顾其他用水
《水法》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以及航运等需要。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用水需要。在水源不足地区,应当限制城市规模和耗水量大的工业、农业的发展。
5.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的原则
我国人均亩均水资源很低,并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加之水环境污染严重,并有日趋恶化的趋势,使我国的缺水问题更加突出。《水法》规定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
6.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发挥市场机制对促进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
按照政府机构改革和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精神,本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原则,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和权限比较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对水资源实施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企业单位按市场规律运作,并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自身建设。事业单位按政府授权进行工作,并对政府宏观调控给予技术支撑。(www.xing528.com)
(三)方法
水资源管理是在国家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下的水事管理,涉及水资源的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属性,影响水资源复合系统的诸方面。因而,管理方法必须采用多维手段、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达到水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目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宣传教育等综合手段在管理水资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依法治水是根本,行政措施是保障,经济调节是核心,技术创新是关键,宣传教育是基础。
1.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管理水资源及涉水事务的一种强制性手段,依法管理水资源是维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秩序,优化配置水资源,消除和防治水害,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自然和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措施。水资源管理一方面要靠立法,把国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的原则、制度、要求和做法,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强制执行,作为水资源管理活动的准绳;另一方面还要依靠水行政执法,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等各项活动实施法制化、规范化管理。
2.行政手段
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所赋予的行政权力,对水资源及其水环境管理工作制订方针、政策,建立法规、颁布标准,进行监督协调,实施行政决策和管理,是进行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体制保障和组织保障。
3.经济手段
在水资源管理中利用价值规律,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控制生产者在水资源开发中的行为,调节水资源的分配,促进合理用水、节约用水,限制和惩罚损害水资源、生态环境以及浪费水的行为,奖励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行为。
4.技术手段
技术手段是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运用那些既能提高生产率,又能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消耗,对水资源及其环境的损害能控制在最低限度的技术以及先进的水污染治理技术等。
5.宣传教育手段
水资源科学知识的普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观的建立、国家水资源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水情通报等,都需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来达到。同时,宣传教育还是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思想发动工作,充分利用道德约束力量来规范人们对水资源的行为。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展览、专题讲座、文艺演出等各种传媒形式,广泛宣传教育,使公众了解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和内容,提高全民水患意识,形成自觉珍惜水、保护水、节约用水的社会风尚,为水资源管理措施的执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6.加强国际合作
应当将国外水资源管理先进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及时吸收消化。涉及国际水域或河流的水资源问题,要制定双边或多边的国际协定或公约。
在水资源管理中,上述管理手段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构成处理水资源管理事务的整体性、综合性措施,全方位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