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七色花艺术幼儿园为上海市首批示范性幼儿园。目前,拥有宝山、宝林、白沙(筹建中)三个园区。以“坚持艺术育人,开启七色童年”为办园理念,以“永远争创优质,持续提升品质”为追求,突显“呵护天性,创艺启蒙,整合发展”的课程理念,积极创新、勇于突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至真、至善、至美、至乐的健康、灵气儿童。
一、七色花智慧幼儿园创建目标
七色花智慧幼儿园围绕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发展需求,从问题导向、发展导向两个维度来统筹思考信息化标杆校的建设。
问题导向:通过信息化手段来解决我园现阶段面临的一些发展瓶颈。一是解决我园自身内涵提升的问题。作为一所示范性幼儿园,我们一直在探索幼儿教育的内在规律,开发适宜的教学课程与教玩具,希望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解决内涵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诸如幼儿观察、精准评价、高效教研等,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及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同时,随着白沙园总部的即将建成,一园三部的协同发展更需要信息化的智慧管理与整体布局。二是解决办园特色品牌辐射的问题。作为宝山中心城区内唯一的一所市级示范园,不仅承载着提供优质学前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更承担着为本区幼教系统输出教育改革理念、技术、成果和推广应用的任务。在每年幼儿入园人数增多的压力下,如何解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如何积极回应以优质园带动更多园同步共进的发展要求,这些都是幼儿园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园际间的协同发展更需要信息技术的助力。
发展导向:本区在“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推进“科创中心主阵地”的建设,我园将积极响应区委号召,坚持“科创从娃娃抓起”,突显“信息融合艺术”的理念,辅以现代科技教育的方式润养孩子的童心,将科学启蒙的种子播撒于孩子心间。在这个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技术蓬勃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在“科创宝山”的发展浪潮中,示范园也迫切需要信息化、智能化的校园改造工程,提速幼儿园现代化管理及教学进程,加强示范园品牌提升与辐射的现代化,以响应国家提出的构建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号召。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设定了自身发展与深化改革相契合的建设目标:建立一个基于幼儿发展的,以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的,涵盖教、学、研、评的园际交互式智慧支持系统。在本园实现课程资源、幼儿成长和教师发展的整体提升。在联盟园内实现教育质量的实时监控、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教师研训的协同开展等(如图1)。
图1 园际交互式智慧支持系统示意图
二、七色花智慧幼儿园创建思路
本园的建设思路是:顶层规划、统筹协同、利旧挖潜、课题引领、机制保障。
1.顶层规划
为了建设以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的园际交互式智慧支持系统,需要在启动项目之初,对本园以及区域内各园在教育质量提升过程中呈现出的信息化需求进行整体详尽的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聘请资深专家和专业团队,依据调研需求及结果,结合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编制本园《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2021—2023年)》,作为项目建设的方案依循。
2.统筹协同
2021年,宝林园区将进行校安工程,白沙园总部作为区教育局打造的本区学前教育的地标工程,已全面投入建设,其项目配套设计与施工纳入标杆校一园三部的统筹布局与建设中。我们将与基础建设项目的管理单位和设计施工单位充分沟通,在综合布线、网格网路架构、多媒体终端配置、专用学习空间打造、信息化产品选购与开发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
3.利旧挖潜
本次标杆校建设,本园将秉承充分利用园内已有硬件设备的建设原则,发掘已有设备的使用潜力并加以重点推广应用,减少重复投资。同时充分利用宝教网、宝山教育云等上级单位基础设施与专业性较强的网络和虚拟化云主机管理,充分借力市区级平台以及较成熟的信息化产品,加大应用落地,从而将幼儿园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幼儿观察评价与园际交互式智慧支持系统的设计和建设之中。
4.课题引领
本次标杆校建设,涉及区域内十余所参与推广项目的第一批核心基地园和数百名教师,将面临技术和操作层面的诸多挑战,我们将激发教师变革的内生动力,突破瓶颈,迎难而上。通过课题研究与项目引领的方式来挖掘教师潜能。且本园市级课题“幼儿园教育质量园际交互式监控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已被列为《宝山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推广实施项目之一,这将有效推动我们的园际交互式智慧支持系统建设与实施。
5.机制保障
本次标杆校建设,我们拟通过外购服务的方式,降低建设成本和风险。通过第三方专业团队与本园的信息化管理团队共同构建保障应用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技术运维和安全监控机制。
三、七色花智慧幼儿园创建内容
本项目以同伴互助、协同发展为价值引领,探索建立一个基于幼儿发展,以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涵盖教、学、研、评的园际交互式智慧支持系统,该系统包括应用支撑体系和环境支撑体系。应用支撑体系包含一体化数据仓库、幼儿观察与个性评价、新型系列教育资源建设、教师研训方式变革、“一网三平台”创造性落地、数字化养育空间建设、园际教育质量交互式评价等七大建设内容(如图2)。
(一)建设一体化数据仓库,构建基于幼儿成长全过程的数据融通体系
着力构建一个可供园际共享的,对本区各园现有的主要应用软件进行整合的小型化信息共享基础架构,实现以下效果:
1.用户数据融通。使用市教委统一的身份认证,对各园的所有应用系统的账户密码和登录体系进行整理。
2.业务应用融通。所有的应用,根据业务类别,聚合在一个应用门户中。每个用户可访问自身权限授权下的所有应用软件系统。
3.过程数据融通。实现数据与应用的融合互通:建立数据标准规范统一、数据收集能力强、数据通道顺畅的教育数据中心。提供数据共享服务,整合应用系统平台;使用大数据计算平台和大数据治理平台对数据源的数据进行采集、加工、汇总、提升,实现数据的标准化及一致化,建成初具特色的教育服务数据应用生态系统。
(二)实现优质教育质量的幼儿观察与个性化评价系统建设
1.幼儿行为观察。一是无感观察系统的运用。运用信息设备在专用活动室对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及学习过程进行无感观察。所有设备采集的图片和视频信息均在平台中进行汇总分类存储。二是智能教玩具的设计。开发既能增进幼儿体验又便于无感数据采集的智能教玩具,通过其与专用活动室信息化设施的交互,实现幼儿学习行为和过程的无感记录,为师幼互动增添更丰富多元的体验。
2.幼儿行为分析。针对无感观察收集的幼儿学习及活动过程数据,通过AI技术在后台进行智能分析,并与教师评价进行综合对比,最终形成针对儿童学习及活动过程的数字化分析报告,包括幼儿在各类活动中的参与度、兴趣点、发展差异及合作能力等。(www.xing528.com)
3.三位一体评价。将幼儿观察研究与“七色成长”APP的软件升级后同步推进,将无感观察获取的幼儿学习记录数据,直接导入“七色成长”APP中。在观察、记录和解读中,建立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家中观察和“预约券”入园评价)、幼儿自我评价(幼儿音频、视频、图文表征)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型。
通过家园共同记录与评价,后台聚合生成曲线图及雷达图,依托大数据描绘、追踪幼儿的发展轨迹,对幼儿实施精准的个性化发展评价,为今后实施精确的个性化教育,构建详实完备的在线评价工具。
(三)创建丰富幼儿成长体验的系列性教育资源
本园前期开发了“幼小衔接优质网络教学示范课”(7期)、“七色育儿”家园联动网络课程(5期)、线上艺术赏析课程(10期)、“和艺术名家一起创作”(10期)等一系列课程,在此基础上持续丰富课程资源,构建课程体系,通过新技术实施课程开发与更新。
同时,本园将利用AR技术开发幼儿文学鉴赏、小小考古家、安全教育等体验课程,在数据仓库的支撑下,打通数字课程和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助力保教实施,并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加大特色课程资源的辐射力度。
(四)提升教、学、管水平的“一网三平台”创新应用
市教委建设开发了“一网三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游戏、运动及生活资源,还包括家园沟通等教、学、管功能。本园将优先使用这些公共基础设施平台及资源并加以创造性应用,将应用情况纳入我园的质量评价和教学研讨中,大力提升“一网三平台”的应用水平,扩展其应用场景,探究它和园本应用平台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
(五)建设“科创艺术”发展的数字化保教实施空间
1.打造数字化专用学习空间。目前,本园已着手建设“数字化儿童艺术体验中心(二期)”“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长廊”等专用学习空间,在白沙园总部规划了“数字艺术创作和表演室”“数字书籍阅读馆”等新型专用活动室。在确保原功能的基础上,利用VR、AR、行为识别、物联网、数字创作等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打造适宜学前幼儿体验的“科创艺术”学习新空间。
2.保育及安保等级的不断优化。通过AI技术的融入,升级构建“幼儿AI看护”系统,为幼儿打造更安全的成长环境。其主要应用场景如图3所示。
图3 “幼儿AI看护”系统应用场景示意图
利用智能设备实现针对幼儿摔跤倒地的识别、烟火报警、入睡脱岗检测、安全防护报警等自动化功能,全面提升园区的安保等级。
(六)架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品质的新型研训方式
开发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研训方式,解决三个园区教师教研共享的现实问题。
一是小型“慕课平台”建设。借鉴市信息化教育应用经验,开发一个小型化、个性化、区域化的“慕课式”的教师学习体系:支持手机和网页访问,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各园教师可注册获取研训资源的访问权,在达到一定积分并获得认证授权后,可自主创建个性化公开课程;我园开发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引领下的幼儿园教师‘养心育德’实践演练微课程”及后续数字化教师研训课程,可全部提供访问;各学术网站下载的专业资料,在版权许可的前提下,可上传平台供教师使用;平台提供网盘式工具,让教师整理、归档和暂存学习资源;对教师的线上研训活动进行记录和评价,并按学期生成教师研训学习的总结分析报告。
二是课程质量园际交互的“三段式教师研评流程”构建。以园际共研的方式对各园的个别化学习活动、运动等课程实施质量进行交互研讨和评价,实现“晒、研、合”的三段式教师研评流程。即组长指导轮值园制定开放活动计划、轮值园开放活动、联盟园观摩活动、借助评价工具进行课程实施质量的自诊互诊,平台汇总聚合生成课程质量的诊断报告,提供各园可借鉴的优化改进建议。如此循环往复,在平台上形成对课程实施质量的把关,并不断的积累数据与案例,供各园共享并优化改进自身实践(如图4)。
(七)开发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的园际交互式评价系统
搭建幼儿园教育质量园际交互式监控的信息共享平台,一方面运用幼儿发展的评价工具获取幼儿评价数据,将课程从建立到实施的数据做信息化整合。另一方面,从平台的使用者,即幼儿园管理者、教师、联盟园之间,实现评价信息和课程资源的共通共享,强化评价结果的深入解读与实践应用(如图5)。
通过平台的建立,运用大数据实时多维监测课程实施对于幼儿发展和教师发展的成效,并通过平台在区内幼儿园广泛应用,促进幼儿教育在质量评价、监控和诊断方面的改革。内容包括:教育质量在线评价模型和软件工具、教育质量园际在线监控工具、在线诊断工具以及幼儿园教育质量改善点的在线式追踪与回溯工具(如图6)。
图4 三段式教师研评流程
图5 幼儿园教育质量园际交互式监控平台示意图
图6 幼儿园教育质量园际交互评价框架
四、七色花智慧幼儿园特色创新
(一)聚焦幼儿观察与个性化评价,呵护儿童天性
通过观察及探索幼儿成长规律,用个性记录和数据分析方式把以往单纯的书面记录转化为多维记录。通过个性评价探索幼儿教育的内在规律,把以往单纯的书面评价转化为三位一体的多维评价记录。开发设计满足幼儿个性发展的教玩具,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和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聚焦教研优势打造特色课程,筑梦儿童未来
以信息技术助力教研方式的转型升级,发掘教师专业成长的内生力量,完善课程教育资源,研发与完善多媒介、体系化的数字课程资源,开发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生长型课程,建立与之配套的学习场景,将幼儿、课程与生活相连接,将现实和虚拟环境相整合,从而改变幼儿的学习生态。
(三)聚焦评价变革探索园际交互,实现美美与共
通过信息化工具对区域内实验基地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进行全方位建模,开展实时、交互的教育质量评价和诊断,以互晒、同研、共生的模式,抽取各园较优的课程内容及共性特质,形成每园可借鉴的、易于教师观察的幼儿典型行为描述指标,在信息化的助力下,通过科学评价,形成优化教育行为的思考点,进而改进教育行为,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实现区域教育质量的整体带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