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十分重视学校的道德教育作用,认为设立学校的根本目的是“明人伦”,培养人的优秀品质。他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所以明人伦也。”(《滕文公上》)孟子第一次明确提出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他从天贱道德论和性善论出发,提出了“存心养性”,为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培养“大丈夫”的道德教育思想。
与其他思想家、教育家作比较,孟子以下面方面的道德教育观点很和特色。
1.存心养性
所谓“存心”、“养性”,是指保持人的天赋“良心”和道德理性,尽力使之不受外界的不良影响,并不断充实完善。这是孟子道德教育论的一个主要观点。他认为,人心本善,“仁义礼智根于心”。因此,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存其心,养其性”(《尽心上》)。他认为,仁义之心是每个人都有的。“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告子上》)还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离娄下》)反之,有些人平时不重视道德上的进取,“仁义之心”就会逐渐丧失。“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告子上》)。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善心可失。一旦人失去了“仁义之心”,则与禽兽差不了多少。“人无仁义,无异于禽兽”。因此,他提出用“尽心”、“知性”的方法,即发挥人的理性的作用来“存心”。
那么,怎样来“存心”呢?孟子认为,一是“求放心”,即把忘掉、失去的善性、良心找回来。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同上)道德教育,就是启发人的良心,“求其放心”。二是“思则得之”,即过地内心理性的自我认识来保持人的善良之心。孟子认为,人只靠感官来认识事物,不进行思考,容易役于物欲和利己心、丧失仁、义、礼、智这些根本的道德。必然运用理性思想的能力进行内在的反省,才能保存自己的仁义之心。他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交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同上)这是说,人的耳目不会思考,常会受外物的引诱。听由耳目与外物接触,就会失去良心。存在手人内心的良心,要靠人发挥理性思考作用才能得到。只有从内心首先领悟的仁义这个大道理,人心才不会被一些琐屑的物欲所占有。
孟子“存心养性”的道德教育思想,强调激发人的主题能动性,借助理性的反思来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是,他忽视了社会实践对正确的道德观念确立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脱离道德实践中的感性经验,陷入主观唯心论的迷途。
2.培养“大丈夫”人格(www.xing528.com)
孟子从事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是为社会培养躬行“仁义”的“大丈夫”。他以生动扼要的赞赏言词来描绘自己心中的理想人格。他说,这种理想的人物,“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意思是说,真正的大丈夫,他住的是“仁”这个天下最广的安宅;立的是“礼”这个天下最正中的位置;行的是“义”这个天下最宽阔的大道。得了志,就同天下百姓共行这个“仁义”之道;不得志,就一个人独行“仁义”之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志笃心坚,奋然而行。
孟子给人们描绘的“大丈夫”人格具有道德积极激励意义:
第一,“大丈夫”把“济天下”,为百姓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崇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在封建社会中,王公贵族夺权夺利,百姓利益得不到关心。孟子公开倡导把“泽加于民”、“兼善天下”作为大丈夫的最高志向,非常难能可贵。
第二,大丈夫“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从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非义袭而取之也。”(《公孙丑上》)就是说,大丈夫有“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和刚正不阿的气节。心怀仁义之道,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第三,大丈夫面对逆境而“忍性”,不动摇自己的信念。孟子认为,一个道德高的人,身临逆境,应不怕艰难困苦。不顾个人得失甚至身体的磨难,应“动心忍性”,磨炼自己的品性,坚持自己的崇高追求。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
尽管孟子的“大丈夫”理想人格学说受到的伦理思想与政治理想的限制,本质上是为地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但是,他推崇的这种以“兼善天下”为志向,具有“富贵不能淫,贫浅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高尚品质的“大丈夫”几千年来,对我国历代仁人志士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大丈夫”理想人格中所包含的积极道德因素,至今仍值得我们汲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