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社会上开始流行“读书无用论”的说法,言辞凿凿,甚至还有理有据,很多人都被“洗了脑”。
但实际上,宣扬“读书无用”的这些人,一般都是这样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表面看是在抱怨“读书无用”,其实是在抒发自己因为没有用武之地或者不得赏识而郁闷的心情。这样的人,可能的确是有才学的,但性格方面、人际交往方面却存在问题,比如,有的人性格孤僻,不会好好处理人际关系,自己融不进集体;有的人心胸狭窄,见不得别人好,但又好大喜功,不得人心;还有的人很自闭,只愿意待在熟悉的地方,不会也不敢与人交际,空有一身本事却无处施展、无人知晓;等等。这样的人哪怕读了不少书,也没法有所成就。
第二种情况,本来就因为成绩不好上了一个不算好的学校,在学校里依旧不认真,因为看不到自己明显的变化,也因为学校资质等硬件不够“硬”,导致后期的工作、人际交往等都受到影响。比如,有的地方只接纳来自重点学校的学生,而来自非重点学校、学习成绩又不好的人,可能连投简历、自我介绍的机会都没有。即便如此,这样的人也会因为自己是上过学的、是有学历的,反而瞧不起普通的工作,不愿意去做他自己都看不上的事情,高不成低不就。在这样的人看来,就变成了“我上了学,结果不还是找不到工作,没人愿意接纳”,所以“读书无用”啊!
第三种情况,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但是头脑精明,有敢闯敢干的劲头,不论是什么,只要能带来利益,都愿意冒险去尝试。这样的人一旦赚了钱,就会产生一种“不读书我也一样过得很好”的心理。尤其是当他有了自己的事业,并不断把事业做大时,招募来更多的人才,他就更会认为:“看吧,这些博士、硕士、大学生还要给我打工,读书有什么用?”
但真要认真分析起来,这些人对“读书无用论”的论证都是站不住脚的。第一种人纯粹是自身的原因,他们只要弥补自身的缺陷,让自己不再有短板,人生自然会打开新的大门;第二种人只是读了书但读得远远不够,只要不断充实自己,就能让自己配得上内心的期望;第三种人的财富是暂时的,如果他没有提升自我的意愿,眼界终将不够宽、头脑终将不够用,但他们原本就头脑精明,只要能加强后天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事业自然会有大发展。
由此可见,读书怎么是没用的呢?没用的从来都只是那个否定读书行为的自己罢了。
读书这一行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留存了几千年,因为读书而做出大成就的人数不胜数。(www.xing528.com)
据调查,犹太人平均每年读书64本,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是全球人均阅读量第一的国家,拥有位居世界前列的图书馆和出版社数量。犹太人的人口仅占世界人口总数的0.2%,但他们却拿走了诺贝尔奖中将近1/4的“份额”。被评选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和“千年第一伟人”前两名的马克思和爱因斯坦,也都是犹太人。
从这些数据中,你感觉到读书的力量了吗?
其实在你自己身上,读书给你带来的改变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之前你看见花,只会说“花真好看呀”,但是当你读了书,你可以说“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这种由书中的内容所带来的内心愉悦,显然要比一句“好看”更让你感受深刻。
而且,通过读书,你会了解你未曾经历过的历史,也会“去到”那些你不曾涉足的地方,还能上天入地爬山下海,你能了解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星球,你也能学会说各种各样的语言、掌握各种技艺,说到底,你去上学,读的那些课本,不也正是你提升技能的最基本内容吗?
只要你愿意读,读书永远都是有用的,因为说不准在什么时候,那些书送给你的知识就会发生作用,也许是在你参观博物馆的时候,头脑中的历史知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古人;也许是在你想要出力做工的时候,书上提醒过你的物理知识能帮你想到方法;也许是在你产生错误观念的时候,那些曾经印刻在你心中的名言警句、圣贤智慧能帮你悬崖勒马,让你一个转念,重新走上正路……读书带给你的好处是无法估量的。
所以不要相信那些负面的“读书无用论”,只有你自己真实的经历和感受,才能给读书下一个最直接的论断,只有那些读书带来的正能量启示,才能让你看到读书真正的力量。有意义的付出永远都能换来有意义的回报,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你的人生终将因为这些书而发生巨大的变化,也许是在不知不觉间,也许就在你蓦然回首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