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式计算是幼儿计算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幼儿思维抽象性水平不断提升的表现。因此,到了大班年龄阶段,让幼儿掌握10以内的列式计算就成了一项主要的教学内容。其教学的重点和要点有以下几方面:
1.识别符号及其含义
符号的认识是列式计算教学的一个重点。一般来说,教师可结合应用题编题、解题的过程,向幼儿明确符号的名称、意义、读法及在算式中的位置。比如,结合演示教具——教师左手拿一个气球,右手拿两个气球,让幼儿仔细看老师的动作,老师把两手的气球合起来,让幼儿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气球。教师总结说:“这道题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用加法算,加法里有个加号(边讲边出示加号),表示合起来的意思,把它放在两个数的中间1+2,最后出示等号,表示两边数一样多,念等于,放在得数的前面。”并让幼儿完整地读1+2=3的算式。在出示运算符号进行介绍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结合算式。同样,减号的认识与介绍也可以结合减法算式来进行。
当幼儿理解了加减意义并会熟练地进行列式计算后,教师在加减计算的教学过程中,分析题意的一系列问题就可以少问甚至不问。教师出示完题后,就可以让幼儿直接列出算式,讲出算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含义或者只要幼儿列出算式就可以了,如此要求重点在于训练幼儿思维的准确性及敏捷性。
2.得数为零的算式计算
在认识零的教学之后,幼儿基本上已经获得了对零的含义的初步理解,而在加减运算中,幼儿也会碰到得数是零的一些算式题,因此,解答这样的算式题也有助于幼儿更感性、深入地加深对零的意义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编出一道得数为零的算式题中前、后两数及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的梳理,帮助幼儿归纳“减号前后两个相等的数相减,得数一定为零”的规律。也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算式,例如,1-1=0,2-2=0,3-3=0,……找出这些算式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接着,可让幼儿动脑筋进行发散思维,列出一系列答案是零的算式。
3.加法里交换律的渗透
在理解了加法的含义、进行了加法列式计算的基础上,提前渗透加法交换律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所谓交换律,即加号前后的两个数若交换位置,其得数不变。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按加法交换律的关系,一组组地编口头应用题。例如,“小明有3个五角星,小红有2个五角星,他俩一共有几个五角星?”幼儿列式解答后,教师可以重新叙述:“小红有2个五角星,小明有3个五角星,他俩一共有几个五角星?”教师问幼儿,两道题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答出:两个算式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都是一样的。可以让幼儿多练习类似的应用题,虽然不用告诉幼儿“加法交换律”这个概念,但是幼儿在感性上已经理解了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示范教案7(www.xing528.com)
续表
教案评析: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用题”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较难理解又难掌握的领域,如何让幼儿在提倡的“玩中学”这一模式中掌握知识点呢?这是本次课堂设计的一个难点。以PPT动画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引起他们的联想,也促进了幼儿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的提高。让幼儿随着喜爱的动画人物进入所创设的环境中,让幼儿们在与动画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性的学习。
学练结合:
下面的教案有一处知识是错误的,是同学们容易犯的错误,请你找出来,说明理由并加以更正。
示范教案8
续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