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使其在建构抽象的数学知识时,时常发生困难。但同时,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为数学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为此,必须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在头脑中逐步建构一个抽象的逻辑体系,必须不断努力摆脱具体事物的影响,使那些和具体事物相联系的知识能够内化于头脑,成为具有一定概括意义的数学知识。幼儿学习数学时表现为以下心理特点:
(一)从具体到抽象
幼儿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物体的认识往往需要借助具体直观的材料。但数学知识却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知识,需要摆脱具体事物的其他无关特征才能获得。它与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恰恰需要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并且容易受到具体事物的影响的特点是一对矛盾。这种矛盾在年小的幼儿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小班幼儿往往能说出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自己,却不容易抽象出家里一共有几个人;有些幼儿在学习数的组成时也会受日常生活经验中平分观念的影响。如有的幼儿认为3不能分成两份,因为不好分,除非再多一个。由此说明,幼儿还不能从事物的具体特征中摆脱出来,从而抽象出数量特征,这种由事物的具体特征而带来的干扰,将随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质的理解而逐渐减少。
(二)从个别到一般
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不仅存在一个逐渐摆脱具体形象,达到抽象水平的过程,同时也存在从一个理解个别具体事物到理解其一般和普遍意义的过程。例如有些幼儿在按数取物的活动中,往往会认为与一张数字卡片相对应的只能取这样相同数量的物体,把数字与个别物体相对应,而没有理解为也可以取别的相同数量的物体;再如有些幼儿刚开始学习数的组成时,对分合关系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教师所举的例子那一种具体物体上。只有随着数的组成学习的逐渐深入,才能慢慢认识到这些具体事物之间的共同之处,即它们所表示的数量是相同的,因而也就可以用一个相同式子来表示。实际上对于其他数学知识的学习,幼儿也经历了同样的概括过程。
(三)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
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有些小年龄的幼儿在完成数数任务时,往往要借助于外显动作,如用手一一点数,扳手指头数数,等等;有些孩子在理解数的分合关系以及简单的数的运算时,也需要借助对实物的具体操作动作才能完成;对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涉及数运算的列式计算就有困难,但若是采用实物操作进行简单的数运算就比较容易。而到了大班,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数经验的逐渐积累,一般幼儿都能在理解符号基本意义的基础上,学习10以内列式计算。当然,这种不借助动作而内化完成的心理运算,是与幼儿初期所经历的有关数运算的外部演示操作密切相关的。这种充分摆弄操作实物的外部动作过程,对于他们进一步理解数字中的抽象关系是不可或缺的,能够很好地帮助幼儿理解加减之间的数量关系,符号所代表的“合起来”与“剩下”等意义,以及整体与部分间的关系。可见,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对数概念的理解和学习是一个从外显的、具体的动作运算水平,逐渐向内化的、抽象的心理运算水平过渡的过程。对于某些数概念和能力发展较迟缓的幼儿来说,这一过渡的过程可能更持久、缓慢。同时,也可以看到,应当给年龄小的幼儿尽可能提供动作水平上的操作,它既符合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需要,也更有助于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与掌握。(www.xing528.com)
(四)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所谓“意识”,是指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意识。幼儿往往对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自我意识,主要是因为其动作还没有完全内化,他们对事物的判断还停留在具体动作的水平,而未能上升到抽象的思维水平。其思维的自觉程度是和其动作内化程度有关的。这种“无意识”的特点往往在小年龄幼儿身上显现得更为突出。例如有些孩子在用语言归纳或表述自己的“数行动”或操作结果时,其自我意识会出现语言和行动不一致的情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手口不一”,自觉程度较差。这是因为这个年龄的幼儿在掌握数概念的过程中尚未能从具体的事物中抽取出本质的、抽象的特征来理解,而停留在具体经验和外部动作上,没有思维和内化语言支持时,幼儿在抽象、概括的表述上是有困难的。作为教师,应当了解幼儿的这一心理发展特点,充分认识到语言尤其是抽象、概括的数学语言在数概念获得中的关键价值,鼓励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用语言概括、表达、交流,以不断提高幼儿对其动作、思维的意识程度,促进幼儿的知识内化,帮助幼儿认知由“无意识”向“有意识”过渡。
(五)从自我为中心到社会化
正是因为幼儿的认知和思维的“意识”程度不高,其概括和内化水平有限,也就由此表现出他们在思维上的“自我为中心”化的特点,只关注自己的动作而不能很好地内化,更不能关注到同伴的思维或与同伴产生积极合作、交流和有效的“数行动”。因此,帮助幼儿在发展数认知能力的过程中,逐渐地摆脱以“自我为中心”,提高社会化程度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
对于幼儿来说,摆脱“自我为中心”到“社会化”,是其思维抽象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幼儿能够在头脑中思考自己的动作,并具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意识时,他才能逐渐克服思维的自我中心,努力理解同伴的思想,从而产生真正的交流和合作,同时在交流与互学中得到启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