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礼仪制度和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礼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集中表现形式。古往今来,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人类都创造了灿烂的礼仪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众所周知,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有着悠久灿烂的礼仪文化。礼是礼节、思想,而仪是具体的仪式。礼与仪之间是辩证的关系,仪式围绕着礼而展开。礼属于精神和思想层面,代表了特定的文化和价值观,而仪主要围绕“礼”而展开,是具体的行动。《礼记·中庸》载,儒家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7]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而儒礼几乎影响了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和文化。儒家的思想文化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儒家以世俗社会的秩序和伦理道德为准则,以“礼仪”为核心,将维护和规范宗法社会的等级制度演化为礼仪。孔子讲“见人不可仪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8]可见,儒家对于礼仪的重视程度。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儒家的“礼仪”文化渗透社会的各个方面,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明发展。
基于传统礼仪社会的环境,中国茶道本身也是一种礼仪。茶道以茶为载体,讲究以茶修道、以茶修心,通过茶艺、茶德等提升精神境界和精神层次。中国茶道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即“饮茶之道”“饮茶修道”“即茶即道”。“饮茶之道”是茶道的基础和外化形式。“饮茶修道”是借助茶而修身、养性,提升精神境界。“饮茶即道”是中国茶道的终极目标,通过饮茶而觉悟之道,这是中国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通过茶道而修道。可见,中国茶道是一门综合性的茶修艺术,追求的是饮茶与修道相结合,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一种方式。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国茶道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结合文化、礼仪、伦理等诸多要素逐渐形成的传统文化。从另一个层面看,中国茶道讲究以茶修道,即饮茶者在鉴赏茶叶的同时,注重修身养性,这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国茶道把茶道与人生有机融合起来,建立一种新的生活、修行模式,这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即修身养性,提升精神境界。中国茶道不是静止不变的文化,她伴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吸纳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儒家、佛家和道家的文化精华,并将儒家思想的“和”作为茶道精神的核心。因此,中国茶道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生相长的文化体系,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
中国茶道的“饮茶之道”指人们借助各种具体的茶艺方法而饮茶、品茶和鉴茶。“饮茶之道”指的是饮茶的方法、技术。在这一层面,道指一种方式、方法。“饮茶修道”指的是饮茶者以茶为载体,进而修行、修道和修心。“饮茶修道”是茶道的核心内容。茶道的重要使命是引导饮茶者修行、修身和修道,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因此,中国茶道不是单一的研究茶道,更是深入研究修行的方法。笔者认为,“饮茶之道”研究了饮茶者如何利用茶艺、茶器等而鉴赏茶叶,而“饮茶修道”则是深层次的修行、修心的事情。鉴于中国茶道的开放性和综合性的属性,茶道在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吸收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和营养,如广泛吸收了儒释道的文化元素,进一步丰富中国茶道的理论体系。深入地讲,中国茶道正是契合了中国文化讲究修行,讲究天人合一的存在方式。中国文化的核心在于人如何生存,如何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因此,中国茶道通过一系列茶修的理论方法,引导人们正确的使用茶道,提升精神境界。中国茶道并非一个抽象的概念,它由具体的四个要素组成,即茶境、茶礼、茶艺和茶修。茶境是指茶道活动的环境。在饮茶过程中,饮茶者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鉴赏茶水。因此,茶境是构成中国茶道的必要基础条件。茶礼指茶道活动中需要遵循的礼法规则。中国茶道本身就是礼仪文化,因此,中国茶道特别讲究茶礼。在实际的饮茶过程中,饮茶者需要执行相应的礼节、礼仪等。《茶经》中的六之饮载:“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9]可见,中国茶道建立了一套系统而规范的饮茶规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作为一种文化和制度占有重要的位置。儒家经典《礼记》《周礼》《仪礼》奠定了古代礼仪制度的基础。儒家详细解释了礼仪的概念、内容和作用,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规范性的引导。儒家的礼仪成为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文化体系。孔子指出:“见人不可仪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10]可见,古代社会对于礼仪的尊崇和坚持。中国茶道同样注重礼仪制度的建设。中国茶道要求饮茶者在开展品茶活动时讲究仪容仪表,注意饮茶服饰的穿戴,注重品茶环境的维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茶道对于饮茶者有一套关于服饰穿戴的规定。茶道的礼仪要求饮茶者讲究服饰穿着和搭配。在古代服饰文化中,服饰作为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代表了人类社会的生活力、人类的道德观和审美观,并且还演化为一种社会管理工具和社会文化的象征符号。中国茶道对于服饰的规定同样彰显了茶道的文化。姜生指出:“服装不仅是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不仅是人类生活中的纯审美符号,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人类社会的伦理符号。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服饰风尚,这正是不同时代之间价值观念不同的体现。价值观念则是人类审美的基础,也是社会伦理观的基础。”[11]服饰作为一种有着艺术化形式的物质载体,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个人或社会的审美观、伦理观。中国茶道也建立了一套茶道服饰。茶道服饰作为茶道的组成部分,展示了茶道的内涵和饮茶者的道德修养等。因此,茶道服饰从形式和内容上集中展示了茶道的文化内涵。中国茶道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也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茶道服饰作为社会服饰文化的组成部分,也要受到社会服饰文化的影响。社会的审美观、道德观等同样影响了中国茶道的服饰。中国茶道要求饮茶者遵守相应的茶礼,穿戴特定的饮茶服饰。中国茶道的服饰以简洁、朴素为主。在茶道活动中,饮茶中穿戴特定的服饰,泡茶动作优雅而自然,表现出一定的韵味。在茶道的礼仪中,客人与客人、主人与客人之间均遵循着一定的礼节,表现出茶道的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茶道的礼法趋向自然、简洁,注重内涵,轻视形式。
中国茶道主要以茶为载体,饮茶者借助茶而修行。因此,中国茶道也称为饮茶修道的技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特别注重身心的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儒释道都有自己建构的一套关于身心修养的方法,用以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以道家为例,庄子讲:“事奚足弃而生奚足遗?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12]道家的思想以自然为中心,主张遗忘或觉悟生命的本质而让精神不亏损或保持永真。形体得到保全,精神复归凝聚,就能做到与自然保持一致,融合为一体。这正是道家一贯主张的养生观,即个体修行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天人合一。
中国佛教主张悟空而解脱,即解脱于苦恼的现实世界。佛教主张:“无住生心。”要求彻底看破,放下执着,无妄想、无妨碍,方能得到清净之心。正如《金刚经》的核心观点:“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教的观点认为,宇宙、人生和万物都是虚幻的现象。人生如气泡一样脆弱,像影子一样不真实,像露珠一样易逝。因此,要觉悟到世界万物如梦幻泡影,放下执着,改变心态,才能获得“无住”的平常心,得到安宁的、自由的人生。在这一点上,中国茶道讲究的禅茶一味与佛教所主张的修行观相当契合。佛教认为,我们每一个人活在当下,注重时间上的一瞬间。中国茶道也主张在品茶时觉悟、修炼人生,通过品尝茶水的苦、甘、甜等味道,觉悟人生的本质。其实,中国茶道通过饮茶之道、饮茶修道和饮茶即道的层次,引导品茶者在具体的茶饮过程中,不断领悟人生、社会和自然的实质,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提升和意识上的升华。因此,中国佛教的修行观和中国茶道的修行观在内涵上是相通的,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1988年,人类学家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书出版。费孝通在书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中华民族是现代56个民族的总称,中华民族是一个自觉的民族。笔者认为,应当正确地看待56个民族。56个民族并非独立而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按照多元一体的格局理论,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体,包括56个民族。56个民族是基础,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即是一体又是多元的复合体。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中华文化并非一种单一的民族文化或族群文化,而是中华多民族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文化集合体。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华多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中国茶文化诞生了相当多的地方或民族茶文化。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茶道正是萌芽于中国茶文化的沃土。从唐朝开始,中国茶道的概念正式成形,并且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茶经》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茶叶生产的技术和经验,收集了历代有关茶叶的文献史料。《茶经》可谓关于茶树和茶文化的百科全书,内容包括了茶树栽培、生产、茶具、饮用、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为研究中国茶道的发展历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茶道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广泛汲取中国古代文化的各类元素,如儒释道的文化元素和哲学思想,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背景下,中国茶道成为一个开放型、综合型和多元型的文化体系,与其他文化体系发生着紧密的互动关系。众所周知,中国茶道与儒释道一直发生着紧密的联系。而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茶道的认识和理解也随之发生着改变。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同样影响了中国茶道的内容,带给中国茶道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佛教是一支重要的文化干流,对社会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中国佛教对中国茶道的发展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中国佛教讲究悟道、禅修等,契合中国茶文化,产生了“茶禅一味”的理念。茶与禅有某种相通之处,表现为苦、静、凡、放四个境界。中国佛教认为人生有生苦、病苦等诸苦,因此引导修行者通过悟道、禅修等方式解脱人生诸苦的束缚。事实上,佛教的禅宗一派尤为讲究参禅悟道,通过佛法启迪内心的智慧,达到悟道的目的,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也有苦味。当饮茶者鉴赏茶水时,会从味觉上体会到一种“苦”味,这在某种程度上与佛教所定义的“苦”有相似之处。味觉会首先体会到茶水之“苦”,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过渡到“甘”的味道,促进饮茶者感悟到人生与茶水之间某种天然的相通之处。笔者认为,禅宗一派在禅修悟道时,会通过体会具体的茶水之“苦”,解释人生之“苦”的真实含义。中国茶道与佛教之间存在某种相通之处。
在中国茶道的修行方法中,静是修习中国茶道的必经之路。在茶室中,饮茶者通过静修、静思和静坐等,可以明心见性,在静的状态中寻找人生的真谛。静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境界。现代保健医学证明,安静的环境和生活状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在佛教的视域中,禅宗也讲究静。禅宗认为,心静则闲,主张通过静思、静虑等方式参禅悟道。佛学大师李叔同对静也有自己的理解,他指出:“心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13]显然,他主张心不要被外界所影响、干扰,这个主张符合佛教的教义。(www.xing528.com)
禅宗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去体悟、觉醒。中国茶道的本质也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烧水泡茶之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泡茶、饮茶而感悟世间和人生的道理。禅宗也教导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念经、打坐等习以为常之事,觉悟暗含其中的大道理。佛教教导人们在修行时,要解脱于苦恼,就要学会放下。佛教强调“放下”和中国茶道强调的“放下”有异曲同工之处。放下整日烦琐的事情,放松紧张的神经,把自己融入茶室安宁的环境中,平静烦躁的心情。通过饮茶、品茶,饮茶者可以品味人生。可见,茶道的“放下”与禅宗所追求的“放下”有相同之处。饮茶者在品茶的过程中可以理解茶禅一味的妙处。
佛教《金刚经》载:“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继而进一步指出:将执着、妄想放下,而生“无住”的平常心,这样才能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应付自如。生活远离了烦恼,人生才会欢喜、自在。饮茶者强调万物都是平等的,要心怀感恩之心,以一颗感恩的心看待世事人情,才会体会到“幸福”。可见,佛教对于“无所住而生其心”与中国茶道的“心”有相通之处。佛教与中国茶道对于人的认识有某种相通之处,即肯定人的价值和权利。佛教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众生都有佛性,可通过修行等方式觉悟。在中国茶道的文化体系中,人是居于中心位置的重要因素。中国茶道将人与茶有机联系起来,通过演绎茶艺、茶德等,建构起一套符合人的价值观的茶道。佛教和中国茶道都肯定人的价值,把人置于一个中心的位置。
佛教讲究“缘”,这契合了中国茶道的思想。中国茶道有一个相当重要的理念,即“一期一会”。“一期一会”意思是品茶者知道,每一次相逢都是唯一的,所以要倍加珍惜。“一期”表示一次,而“一会”意味着仅有一次的机会。“一期一会”暗含了佛教“无常”的思想,人生及每一次的相逢都不能重复再现。因此,提醒活在当下的人们要珍惜每一个瞬间的机缘,并珍视其为人生中仅有的一次相逢或相见。在茶道里,演绎茶道的人会在心里怀着“一期一会”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宾客。因为可能仅有的一次相见,因而要以最好的方式、最好的氛围对待对方。中国茶道的“一期一会”与佛教的“无常观”有异曲同工之处。饮茶者在饮茶时,通过茶艺、茶德等演绎出茶道的境界。然后,“一期”是一时的,就如同佛教所指的“无常观”。随着条件、环境的改变,饮茶者的心境也发生着改变。
道家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干流,对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家作为先秦时期的一个哲学流派,主要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对后世影响甚大。道家一贯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来源于《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4]老子论述了宇宙变化的理论,直接指出人与天地万物本是同根生。老子和庄子的观点有相似之处,都重视和提倡以自然为中心,同时肯定人的存在和价值。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进程史。道家与茶有着紧密的互动联系,在茶道漫长的形成过程中,以道家的影响最大。在道家的文化中,道家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相生。道家承认人的地位,同时也明确提出了自然的重要性。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道家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与天地本是同根生,当然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茶道认可“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饮茶者要亲近自然、回归自然,要把自身融入自然的环境中,享受自然环境带来的美好感受。道家的清静无为、自然而然的哲学思想,与中国茶道讲究的清、静、和、怡等自然相契合。中国茶道在发展的进程中,对于自然有着极为独到的认识和理解。中国茶道讲究“人化自然”,即在举行茶事活动中,茶人自然地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中,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在中国茶道的文化体系中,饮茶者十分注重茶境。茶境就是茶道活动的环境。环境可以陶冶、净化人的心灵。[15]道家学派注重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道教在修行过程中,注重修身养性。
为提升茶道的氛围,茶人要在思想、感情方面与自然相交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老庄的哲学思想提倡淡泊名利、清心寡欲、随心所欲,以及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崇高的思想道德境界。庄子明确提出:“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16]老庄的哲学思想还特别注重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要求人们自觉顺应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不要过于强调主观能动性。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道家提倡清静无为的养生观。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指出:“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去知与故,循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17]庄子还指出:“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18]可见,道家是以自然为核心的学派,相当重视遵循自然运行的客观规律,强调清静专一等修行方法。道家的养生观与中国茶道的修行观在相当程度上是统一的。中国茶道同样注重遵循自然规律,要求饮茶者在顺应自然运行的背景下饮茶、修道,执行符合自然之道的修行方法,提升精神层次。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其核心思想由“四书五经”所构建。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甚深。儒家是实践和宣传中国茶道的主力军,他们继承、发展和丰富了中国茶道,并且赋予了茶道新的内容和内涵。自中国茶道创立之初,陆羽在《茶经》中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19]他还提出“精行俭德”的理念。“精行俭德”指的是精益求精,勤俭善良,善于自我管理与自我提升。他进一步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20]陆羽根据文献,把茶发展为饮料的时间追溯到神农氏时期,指出不同时代的诸多代表性人物。
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随后,儒家思想文化逐渐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和文化。儒家经典《大学》中载:“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儒家的入世观非常积极、主动。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他要求儒家弟子积极入世,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社会、国家。儒家的“仁义”“中庸”等思想影响了中国茶道。儒家讲究和谐,这与中国茶道的核心价值观相吻合。“和”是儒家哲学核心思想,对中国茶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的知识分子发现,茶的特性与儒家的价值观是吻合的。因此,儒家把茶道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乐于在茶道中完成工作。而且也在茶道中推进儒家思想文化。儒家知识分子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以茶修身养性,获得怡情悦志的心情。儒家的乐观主义精神融入中国茶道,进一步丰富了茶道的内容,使得中国茶道文化呈现乐观、积极的气象。
在中国古代社会,儒家的文人们作为一个整体,都有政治追求和政治抱负。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性人物,要求广大儒士们积极地参与国家政治,把儒家的思想文化融入国家的治理体系中,促进国家的进步发展。对于个体来讲,儒士们借助中国茶道开展个人活动,其中包括政治活动、私人活动等。儒士们把饮茶作为品味人生的一种方式。茶味各不相同,饮茶者的感受也各不相同。饮茶者的心理、精神和境界各不相同,品鉴茶水的感受当然也各不相同。儒士们同样追求闲适的人生状态。闲适人生的特点在于生活悠闲、缓慢和舒适,人能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中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通过饮茶,儒士们从甘苦的茶水中品到苦中带甜、苦中回甘的无限滋味,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谛。在饮茶的同时,儒士们可以读书。通过读书和饮茶,儒士可以获得内在的充实。在人们的传统认识中,儒家的文人们一般都有极强的政治追求和政治抱负,他们渴望通过饮茶言志、饮茶明志,从而实现政治上的抱负和理想。笔者认为,儒士们把茶道作为实现政治理想道路上的一种方式。通过饮茶、鉴茶和修道,儒士们不断向着自己的政治抱负迈进,最终实现饮茶即道和政治理想的完美契合。
中国茶道的属性是开放的、综合的文化体系。因此,中国茶广泛吸收了儒释道的文化元素。中国茶道与儒释道之间产生了互动机制,几个文化体系相互吸收、融合和借鉴,形成了新的、开放式的中国茶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