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茶道:多元性与思想内涵

中国茶道:多元性与思想内涵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多元性等属性,使得中国文化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中国茶道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融合其他要素形成的新的文化体系。中国茶道,即饮茶之道,同时讲究传统文化的修身养性。随着中国茶道概念的正式形成,人们逐渐认识茶对于生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中国茶道正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积极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中国茶道源于悠久的茶文化和历史,是茶文化的升华与提升。考察中国茶道,首先应该从茶树谈起。

中国茶道:多元性与思想内涵

文化是一个内涵和外延相当丰富的概念。文化的概念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属性。在不同的学科视域中,对文化的定义和理解各有不同,但是共同之处在于,人类在漫长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历史及包括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文化产品。普遍的认识,文化是一种属人化的实践现象,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进程中形成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在《原始文化》(1871)中对文化作出定义:“所谓文化和文明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凌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在《文化论》(1931)中从功能学的立场上表示,文化是一个组织严密的体系,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构成,即物质设备和精神方面的文化。物质设备是人创造的工具、改造的环境建筑的房屋、制作的武器等器物,它们决定了文化的水平和工作的效率。精神方面的文化包括种种知识、价值体系、社会的组织形式以及语言,它们形成习惯、风俗和社会制度。因此,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产物,她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息息相关。伴随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发展,人类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和水平。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逐步产生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多元的人类文明。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体系,她包含了诸多的文化体系于一身,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多元性等属性,使得中国文化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此,笔者认为,如何正确看待中华文化决定了研究理论和视角的选择。鉴于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笔者认为,研究中国茶道不能单一地、静止地看待中国茶道的诞生、发展等,应该将其纳入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中,动态地看待中国茶道与中国文化之间产生的互动机制。

中国茶道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融合其他要素形成的新的文化体系。中国茶道是一个开放性的文化系统,广泛吸收着其他文化的要素。中国茶道,即饮茶之道,同时讲究传统文化的修身养性。饮茶之道,即是一种饮茶的艺术、方式、方法。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融合体。“饮茶修道”讲究悟道、修行和得道等。在传统文化中,中国人讲究修身养性,提升精神境界。因此,茶道以饮茶的方式,建立了一套富有文化气息的饮茶艺术。同时,饮茶者通过饮茶而修道、悟道。进一步讲,饮茶者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即茶即道”。显然,“饮茶即道”是中国茶道的最高境界,是饮茶者通过形式化的饮茶的方法后,通过特定的修行方式,获得了精神层面全新的感受和提升,得到新的人生感悟和体会。“即茶即道”是中国茶道所追求的至高境界、目标,这也是中国茶道的价值所在。

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栽培茶树开始,中国人就懂得种茶树,采摘茶叶,制作成茶,品鉴茶水等,逐渐把茶融入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生活的艺术和生活的方式。到唐代,陆羽(733—804)著《茶经》,标志着中国茶道第一部系统的、完整的理论著作问世。《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详细介绍了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饮茶艺术等,系统总结当时的茶叶采摘和饮用艺术等,奠定了茶业科学的基础,开创了中国茶道的先河。随着中国茶道概念的正式形成,人们逐渐认识茶对于生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于是,人们把茶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借助茶道改进和完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情趣。中国茶道正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积极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其他文化体系保持着紧密的互动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茶文化。中国茶道是基于茶文化而诞生和发展的。一直以来,中国文化以一种动态的、综合的形态不断发展。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形成的文化具有同一性和差异性。按照这样的逻辑,中国茶道的产生、发展也非无源之木,而是根植于厚实的中国文化土壤,广泛吸收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茶道文化。如学界普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释道深刻影响了中国茶道的发展。中国茶道也广泛吸收了儒释道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茶道。(www.xing528.com)

中国茶道源于悠久的茶文化和历史,是茶文化的升华与提升。考察中国茶道,首先应该从茶树谈起。在中国,茶树有数千个品种,各个品种可以通过各种工艺制作成各类型的茶。因为中国有适合各种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因此有“茶的故乡”的美誉。传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有文字记载的饮茶历史也有数千年之久。[1]有的茶树是传统品种,如福建产的铁观音等,有的则是来自国外的品种,如印度产的阿萨姆茶。根据茶叶的大小,我们把茶树分为大叶种、小叶种等,如阿萨姆茶属于大叶种茶。为了广泛种植茶树,中国南方的不少适宜栽培茶树的区域都大量种植茶树,如四川雅安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山地,跨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两大区域,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以适宜栽培茶树。

茶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是有原因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到茶有着极为重要的商业价值和药用价值。早在古代,劳动人民很早认识到茶的价值,广泛种植各种类型的茶树,并且将茶叶商品化,出售到海外国家,形成了独特的茶叶贸易文化。随着茶叶贸易的不断发展,茶逐渐走出国门,进入他国的家庭。茶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与人的经济、文化、道德、伦理等相结合,逐渐形成为一种礼仪、一种文化,即“茶道”。“茶道”是一种文化,是特定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的文化载体。在中国文化的视域中,对于道的理解各不相同。从字面解释,“道”解释为途径、方式和方法。在哲学的视域中,“道”被理解为规律、世界观或思想体系,甚至是一种本体。笔者认为,“道”是一种路径或方法,可以被人认识和把握的实体。中国茶道应该是茶的思想体系和品茶技艺的结合体。据《周易》载:“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2]形而上者一般被认为是精神、意识等层面的事物;形而下者一般被认为是有形的物质实体。在“道”与“器”的辩证关系中,“道”通过“器”而外化于形,是一种承载了“道”的思想、精神的实物。因此,我们看待“器”,不能脱离了“道”,而是二者的辩证统一。

中国茶道集中国宗教、哲学、美学、文学、琴棋书画、插花服装、园林、建筑等于一体,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诸多方面,是综合性的文化体。[3]就构成要素来讲,中国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等要素。中国茶道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建构了一套特殊的、规范的运行规则、制度。中国茶道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各家因立场不同,而各有各的理论观点。茶学专家庄晚芳提出“廉、美、和、敬”,即“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庄晚芳结合多年的茶道研究经验,直接指出:“茶道就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4]程启坤提出“理、敬、清、融”。茶界先驱吴觉农认为:“茶道是茶视为珍贵的、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5]陈香白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和谐安乐之道。丁以寿认为,茶道是以养生修心为宗旨的饮茶艺术。谷川激三在《茶道的美学》中,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动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它包含了艺术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个因素。可见,汇集各家观点,大家都集中指出中国茶道是以茶为载体,修身养性为宗旨,提升精神境界为目的的一种礼仪。因此,“茶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茶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知行并重,心术兼修”。[6]中国茶道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同时,中国茶道继承了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等要素,进一步发展为茶道理论结合茶修实践的综合性的文化体系。中国茶道围绕茶,建立了一套综合的文化体系,引导人们饮茶修道。中国茶道,注重饮茶的方法和意境,通过鉴赏、品尝茶,结合传统文化,修身养性,提升思想境界。此外,中国茶道具有多元的包容性。因此,她吸收了中国其他诸多文化元素、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茶道理论体系

中国茶道主要研究人与茶之间的关系,包括了茶种植、茶贸易和饮茶等。在人与茶漫长的互动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茶文化。中国茶道正是在茶文化的土壤滋养下,形成了茶艺、茶礼、茶境和修道等一系列礼仪活动。众所周知,中国有着悠久的礼仪文化。在礼制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行为等必须符合“礼”制的规定。在古代社会,礼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仅是一种思想和文化,而且还演化为一种刚性的社会制度,发挥规范和管理的作用。考察人与茶的关系,人们逐渐把茶叶发展为一种文化,进而融入生活成为一种礼仪。笔者认为,中国茶道脱胎于中国茶文化,是一种集礼仪、修行和精神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文化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