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医疗保健事业的日益完善,一些传染病、病毒感染等对人类来说已经构不成威胁,相反的是,社会进步与人类生活方式等因素相联系,人们自身的身心疾病特别是精神上的疾病已经对现代人构成严重的威胁,“精神疾病时代”已经来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说,目前全世界共有约4.5亿各类精神和脑部疾病患者,每4个人中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段产生某种精神障碍,精神卫生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博士曾指出,当今世界前10种致残或使人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疾病中有5种是精神疾病,包括严重的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酒精依赖和强迫性障碍,其中精神抑郁症列第五位,预计到2020年它将跃升到第二位。然而,现在全世界仍有1/3的人口得不到精神治疗的基本药物。人类已由‘传染病时代’、‘躯体病时代’进入‘精神疾病时代’,精神疾病将是21世纪的流行病”。[14]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与医学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精神疾病为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等精神活动的异常,并通过外在行为有其相应的表现。一般来说,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焦虑症、脑萎缩、神经症、人格障碍等。在现代化的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个体生存的社会压力与心理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越来越沉重,继而出现一系列相应的心理与身体疾病。
从中国茶道对现代人的身心修养的方面看,一方面茶道以其自然、环保、绿色著称,满足了现代人为追求身心平衡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饮茶以及品茶的环境,饮茶者在饮茶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得到身心愉悦。在茶事活动中,人们将此身心全然安住在当下,与大自然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怡身、畅神,享受茶道带给来的愉悦自得以及超脱俗尘的心境,如唐钱起《与赵莒茶宴》:“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15]另外,作为审美主体的茶人,其心胸也要达到虚静的状态,在面对审美对象时要有一颗澄净空灵的审美之心,通过在品茗过程中获得的内在感觉经验而达到对宇宙的本体和对生命、道的观照。从主客角度来看,客体方面,茶事活动作为审美形象以其外在的“有”而显其形,同时又是作为对“无”的道的显现,以有形的客观外在的物体而显现作为无限的道之本体,这才是美。此时的审美形象便成为审美观照的对象,也唯有如此,才能引起审美主体的精神愉悦。“审美观照的实质乃是对于宇宙的本体和生命——‘道’的观照,也就是老子说的‘玄鉴’,庄子说的‘朝彻’、‘见独’、‘游心于物之初。’”[16]正如罗禀在《茶解》中所言:“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倾泻入杯,云光潋滟。此时幽趣,故难与俗人言矣。”[17]茶也可以预防多种现代所谓的“文明病”,如肥胖症、高血糖、高血脂等。
另一方面,茶道可以强壮体魄,使其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调节不良心绪。导致个体患有精神疾病的致病因素很多,如外伤、传染病等器质性因素、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中医认为心神与精神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心主神明”,《黄帝内经》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18]“一切邪犯者,皆是神失守位故也。此谓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19]心藏神,而神又主宰个体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等,中医又认为个体的心理活动其实在本质上是心神活动,可见心与神的关系尤为密切。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心主神明则寿,心主不明则殃。个体心主神明的话,通常来说心理适应能力强,情绪波动小,不易患神志病,而心主不明则相反,情绪波动幅度较大,心理稳定性差,容易走极端,出现过激行为等,各种精神、心理疾病的产生也多与心主不明相关,所以要修心明神。[20]
结合前文提到的,饮茶使人清心悦神、精神振奋,而且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茶碱等成分,具有使中枢神经兴奋等作用。如唐代卢仝在《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提到的品味珍品茶后的心境,“破孤闷”“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21]。晋朝刘琨给其侄子的家信中提到经常饮用好茶可以解除烦闷的心理:“吾体中溃闷,常仰真茶,汝可置之。”[22]又如唐代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认为茶是最清高的,而且“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脑。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23]。饮茶实有清心悦神的功效。[24]
值得一提的是,以茶和茶事活动为疗愈方法对一些精神疾病的防治与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梁兴才在《中国茶疗》一书中认为茶疗或者是茶药配方,可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结合具体情况,可单独使用,或者与西药配合作为辅助治疗。[25]如困扰现代大多数人的抑郁症,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无原因持续性疲劳、无愉悦感、思维迟缓、自我价值感降低、反复出现自杀行为或念头等等,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等特点。一般来讲,心理治疗的模式和方法众多,主要有精神分析治疗、行为治疗、格式塔治疗、认知治疗、积极心理治疗、沙盘游戏治疗、艺术治疗等等,此外还有疏泄疗法、呼吸调节疗法、超觉静默疗法等等。[26]通过茶疗构建一个具有和谐友爱的氛围,饮茶谈心,宣泄烦恼之事,患者如能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愿意接受对其身心有益的建议,对自身心理和行为上有一个良性认知,化缺点为优点,如此则茶话疗法便较为适宜,对抑郁症有辅助的疗效。[27]此外,梁兴才先生在《中国茶疗》一书中还记载了针对精神科常见疾病如抑郁症、精神衰弱、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脑萎缩、癔症等茶疗方。
【注释】
[1]宗福邦、陈世饶、萧海波.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519.
[2]宗福邦、陈世饶、萧海波.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474.
[3]吕氏春秋[M].任明、昌明译注.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80.
[4](清)纪晓岚.四库全书精华·经部[C].林之满主编.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153.
[5](汉)董仲舒.春秋繁露[M].张祖伟点校.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8:157.
[6]黄元吉文集:道德经讲义、乐育堂语录[C].蒋门马校注.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46.
[7](战国)庄周.庄子[M].(晋)郭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61.
[8]李振纲.解读“天人合一”哲学的四重内涵[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1.
[9]李萍等.天地融入一茶汤:中华茶道中的儒学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4.
[10](唐)陆羽.茶经[M].于良子注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
[11]陈可冀等.慈禧光绪医方选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1:119.(www.xing528.com)
[12]余悦.中国茶与茶疗[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92—99.
[13]林治.茶道养生[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6:36—42.
[14]张超、陈其庆编译.Keeping Care Complete——精神疾病治疗的全球化趋势[J].中国卫生产业,2008,(10).91—92.
[15]叶羽.中国茶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2.
[16]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210.
[17]叶羽.茶书集成[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473.
[18](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南宁:关系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5.
[19](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南宁:关系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84.
[20]曲丽芳、张苇航.中医神志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22—23.
[21]《茶董》译注[M].李超、卿至译注.北京:中国书店,2018:137—138.
[22]《茶董》译注[M].李超、卿至译注.北京:中国书店,2018:4.
[23]徐海荣.中国茶事大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607.
[24]应当指出的是,同样也不能夸大茶对心神的功效。
[25]梁兴才.中国茶疗[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
[26]傅安球.实用心理异常诊断矫治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427—529.
[27]梁兴才.中国茶疗[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