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原本指的是官府案件文卷,后来在佛教中指祖师或高僧大德的言行记录。宋代时,公案禅十分流行,和看话禅形成对照。禅宗虽讲究不立文字,但是祖师大德的言行通常能使人当下直悟,成为教导学人开悟的法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记载公案的文集如宋代圆悟克勤的《碧岩录》,无门慧开的《无门关》等,都记录了许多著名的公案。从公案中也可以参悟到祖师的弦外之音,启迪人参禅悟道。关于茶与高僧大德的公案也是不胜枚举,试举几例作为参照,也可以窥得茶禅一味的真谛。
禅茶相关的公案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赵州禅师的“吃茶去”。《赵州和尚语录》卷三记载:
师问二新到上座曾到此间否?云:“不曾。”师云:“吃茶去。”又问那一人曾到此间否?云:“曾到。”师云:“吃茶去。”院主问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致曾到为什么教伊吃茶去?”师云:“院主。”院主应喏。师云:“吃茶去。”[8]
这段公案的意思很浅显,但是其中蕴含的意味却很深,留下很多讨论的空间。赵州和尚指的是唐代的赵州从谂禅师(778—897),师承南泉普愿禅师,二人均是禅宗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禅师,留下的公案也颇为丰富。“上座”是寺里的僧职名,因为位置在主持之下,而除主持之外无人比其职位更高,因此称为“上座”,可见上座的地位不低。一日赵州禅师问两个新到的上座曾经来过这里吗?其中一个上座回答不曾来过,于是赵州禅师对其说:“吃茶去”。又问另一个人是否曾经到过这里,回答曾到,赵州禅师依然回答:“吃茶去”。“院主”,也是寺里的职位名称,也称为“寺主”,现在称为“监事”。一位院主就问赵州禅师,不曾到的让其吃茶去,为什么到过的也让其吃茶去呢?赵州禅师招呼了院主一声,院主答应了,然后赵州禅师依旧让其“吃茶去”。
从这则公案中,可以看出无论谁问,赵州禅师的回复均是同样的三个字:“吃茶去。”而其中隐藏的内涵和机锋却不尽相同,需要个人领悟。参话头,或者体悟公案的要义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正因为没有标准答案可寻,因此才需要跳脱出常规的思维,打破固有的思考模式,而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有人称“吃茶去”三个字为三字禅,也是一种理解禅茶一味的路径。“吃茶去”表面是一个动作,一种行为,但在特定情况下又是一种引领人思考,突破常规的机锋。禅宗机锋强调的就是反应的迅速,由此也可以验证或者激励学人悟道。师提问,是一个引子,对答却暗藏深意而不能说破。如果只照字面领悟则是浅层,需参知其中的深意而又返璞归真方是大彻大悟。
参禅和喝茶又仿佛回到了同一条智慧的路上。看起来不搭界的两件事,就这样被高僧大德赋予了深刻的联系。常人喝茶喝到的就是茶水,解渴而已。会喝茶的人喝茶,便知道眼前这小小一杯茶蕴含了多少底蕴在其中,从茶叶的产地,烹茶方式,煮茶用的水等等都有讲究。高级的喝茶喝的已经不只是茶水,而是透过茶水品尝自己的心境。佛教修炼教人熄灭贪嗔痴三毒,喝茶也正是淡化欲望的过程。
佛教中讲的五欲主要指的是人类所具有的欲望和需求,如财色名食睡等。同时,五欲也指分别对色声香味触五种境产生的欲望。色指的是沉迷美丽的外相;声则是醉心于宛转动听的声音;香指的是芬芳的香气;味指的是贪求味道好的佳肴;触是由触感产生的乐趣。因为以上种种都能触发人生起贪欲之心,所以名为五欲。佛经中有讨论五欲之中哪种欲望最妙,佛陀回答:由各人的习性而定,自己“所乐之处,心即染着”。“欲意炽盛时,所欲必可克,得已倍欢喜,所愿无有疑。”[9]
世间众生被外物所迷,会追求五欲的满足而忘记本心。又会根据自身习气不同而对不同事物有所贪恋。当产生贪心之时,人就不再自由,而被物欲紧紧捆绑动弹不得。清代林则徐写过“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也是对此较为贴切的阐释。正因为欲望会刺激人的贪念,进而不断造作产生种种烦恼,因此佛教强调“离欲”。如何做到“离欲”,则只是自然而然而不妄想。如禅宗讲的“饥来吃饭,困来眠”,如赵州禅师讲的“吃茶去”是一个意思。
“吃茶去”就是一种自然的态度,追求本性的清净,而不贪着。赵州禅师的三个“吃茶去”对应的也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在公案中,到达也是一种比喻和象征,表面看来是到过具体的地方,实际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到达”——即悟道。
第一层,没有悟道之时,吃茶去,是一种不刻意追逐的淡然。因为没有到达,人会产生贪欲。如果是具有正见和正思维则会努力精进;如果没有智慧的引导则会急于求成,产生妄想之心反而欲速则不达,容易误入歧途。太过追求成就道业而不向内修省,不是智者所追求的善法。真正的善法追求的是诸法实相,是对涅槃的追求而不仅仅在意个人的成就。仅仅关注自我,人的视野将会愈发狭窄而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这对众生来说也是一种障碍。(www.xing528.com)
第二层,悟道了,吃茶去,是成就之后保持平常心的从容。人常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在争取达到一个目标的时候,人可以全力以赴,但是当得到以后心态会发生变化。若悟了,则是永断烦恼;若变了,则不是真悟。真悟以后,证得无上菩提,不再起分别心。若因为自己道业成就而骄傲自满,或轻慢他人则没有断除贪欲,仍对“名”有所贪着。吃茶去,是将心放平,不起分别。
第三层,不知前两种境界有何区别,而生起疑情,吃茶去是断除疑情的“以智化疑”。此种情形在禅宗公案中十分常见——提出问题,做出回答,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哪怕对相反的问题都做出同样的回答,正是让人不落入逻辑的窠臼和思维的轨道。如果对于每个问题都有具体的答案,那么解决的只是个体问题,而没有发散性。真正启发人心的禅宗智慧是适合不同根器的人都能接受的。此外,吃茶去也是一个证明佛法不二的禅语,证明悟道没有别路,真理都是朴素而真实的。佛教认为一实之理也是第一义谛,是平等不虚的,没有彼此谓之不二。《十二门论疏》曰:“一道清净,故称不二”。吃茶去是一种回答,也是一种点拨,唯独不能看成是一种文字。如《维摩诘经》中所说“无有文字言语,是真不二法门也”。如是观察此则公案,则能深刻体味“茶禅一味”的妙义。
结合三层境界,对公案中的“吃茶去”则能有更深入的理解。体悟到禅法和茶道通达无碍。与其说是吃茶去,不如说是悟道去。茶中自有禅味。茶最好的功能是以淡为主导,从淡中品味到人性中去除贪欲之后的清凉,感受到本性清净的力量。
关于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还有别的禅师为其做颂。如《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卷二对于“吃茶去”公案颂曰:“赵州有语吃茶去,天下胡僧总到来。不是石桥元底滑,唤他多少衲僧回。”[10]
此外,除了赵州禅师的“吃茶去”公案以外,文益禅师也有“吃茶去”的公案,不过流传不很广泛,也列上为一参考。《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
问僧:“甚处来?”云:“报恩来。”师云:“众僧还安否?”云:“安。”师云:“吃茶去。”[11]
赵州“吃茶去”公案流传之广,在朝鲜也有记载。《朝鲜佛教通史》卷三:
古人云: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今余则云:芝,草之神仙者也;兰,草之隐逸者也;茶,草之贤圣(即禅)者也。以有玄微之道,清和之德故。支那唐时,赵州从谂禅师,寻常接人,辄云吃茶去。自尔,赵州茶,盛称于世。茶之一道,遂属于禅也。
这里,将茶比喻为草木中的贤圣禅者,因为茶中蕴含玄妙之道和清和的品德。又举出唐代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从此赵州茶闻名于世。所以从源流上看,茶是属于禅的。从侧面也佐证了赵州茶禅一味的影响十分深远,从地域上讲不仅在中国闻名,在海外也是广为流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