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载:“礼,履也,所以事鬼致福也。”[59]礼是人们祭祀鬼神,向其传达愿望祈请庇佑的仪式。孔子对“周礼”极为尊崇,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继承与发展。“周礼”的礼具有天命的神秘性特征,春秋时期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对礼也有相关的探讨,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60]《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61]《礼记·曲礼上》载:“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62]伦理、习俗、政治、教育、军事、宗教等皆由礼来主导,礼可谓是衡量生活中一切的准则。《礼记·礼运》载:“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63]又“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64]将礼上升到天道的角度,礼本乎天,其起源具有了神圣性。孔子将其“仁”注入“礼”之中,使其“礼论”有着鲜明的思想特色。“孔子对‘礼’的贡献并非是对‘周礼’进行祛魅,祛除其‘礼’的神性色彩。而是在存留‘礼’的神性色彩的前提下,更多给‘礼’注入了人道和人的情感,并且使人的情感和思想成为‘礼乐’的真正内容和灵魂。当然,反过来,人们表达其情感和思想时则以礼为轨范,从而使人的行为得体合仪。”[65]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66]孟子也对此有所继承:“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67](《孟子·离娄下》)[68]礼也成为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个体“行合于礼”,如《礼记·冠义》:“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69]
总之,在儒家看来,“‘礼’是人性最本质的需求,不管是人的正面情感(仁)的保育还是人的自然情欲的疏导和制约,都可以通过‘礼’得以实现,而最重要的是,‘礼’制通过‘义(以)分则和’,使社会各人群各得其宜,去‘乱’达‘治’,实现社会和谐”[70]。孔子认为君子的立身之本在于“礼”,《论语》中有对君子美好德行规范并使其合于礼的方式的记载,如《论语·阳货》载:“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71]即谓君子知礼明礼,并待人以礼。《论语·泰伯》:“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72]认为在人际交往中礼的精神是“自卑而尊人”,其功用是通过礼节规范人们的行为,使社会达到和谐的美好状态,“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73](《论语·学而》)。
中国茶道也吸收了儒家“礼”之精神,在茶事活动中有一系列相应的规范性要求与行为,通过茶礼来表达敬意,明礼仪伦序,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谊。“中华茶道中的茶礼是儒家礼哲学与茶文化的深度融合,是以茶为媒介、载体对礼的理念、精神的日常性体现。”[74]而“茶礼仪”就是“敬茶的礼节仪式。可分为宫廷茶仪、宗教茶仪、家庭茶仪、敬宾茶仪、婚礼茶仪等多种类型。宫廷茶仪常用于迎送使臣宾客、表彰庆典等,又称赐茶。所用茶具华贵,以金银制作;品茶讲究‘精茶’,采用‘真水’,茶仪注重身份贵贱,仪式森严。”[75]如果按照时间、阶层、内容等来划分茶礼仪的话,可谓形式多样,按时间来看有古代茶礼仪、现代茶礼仪、当代茶礼仪,按阶层则有宫廷茶礼仪、宗教茶礼仪、文士茶礼仪等,按内容则有婚庆茶礼仪、寿辰茶礼仪、祭祀茶礼仪、待客茶礼仪等。[76]
在婚嫁中,茶是坚贞之情的象征。因种植茶树必先种其籽,如果移植之后就不可能再成活了,在婚礼习俗中,茶有着从一而终的意蕴,茶“至性不移”:“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故俗聘妇,必以茶为礼,义固有所取也。”[77]明许次纾《茶疏》载:“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子之意也。今人犹名其礼曰下茶。南中夷人定亲,必不可无,但有多寡。礼失而求诸野,今求之夷矣。”[78]王象晋《茶谱小序》:“茶,嘉木也。一植不再移,故婚礼用茶,从一之义也。”[79]此外,数颗茶种落地而一茎生,古人又取其连理之意,如陈诗教在《灌园史》中载:“予尝闻之山僧言,茶子数颗落地,一茎而生,有似连理,故婚嫁用茶,盖取一本之义。”[80]在古代婚礼中有着“三茶六礼”的说法,三茶指的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入洞房时的合茶,茶在婚嫁礼仪中成为了有着深刻美好寓意的信物,它表达了人们对完美婚姻“从一而终”“白头偕老”的向往之情。
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中,“以茶明礼”也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待客茶为先、客来敬茶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礼仪,茶成为人们表示诚敬、诉说真情的载体,南宋诗人杜耒在《寒夜》一诗中写道:“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好友来访,以茶当酒,寒夜煮茗,围炉夜话,寻常一样的窗前月色因友人的到来,其气氛也就不一样了,诗人在写梅花的同时也指出了友人如梅花一般高洁的品质。明潘允哲《谢人惠茶》载:“长日燕台正忆家,故人新惠故园茶。茸分玉碾闻兰气,火暖金铛见雪花。漫道玉川阳羡芯,还如鸿渐建溪芽。泠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81]诗人收到友人送的新茶,在玉碾中将茶叶碾制得如同茸毛一般的细碎,可以闻到像兰馨般的茶香,煮茶时可见到洁白如雪的茶汤,饮茶后心胸似乎受到了洗涤,有逍遥畅快之感。此外还有唐李郢《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载:“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尖煎出照烟霞。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82]李德裕《故人寄茶》:“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半夜邀僧至,孤吟对竹烹。碧流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其余不敢费,留伴读书行。”[83]惠洪《与客啜茶戏成》:“道人要我煮温山,似识相如病里颜。金鼎浪翻螃蟹眼,玉瓯绞刷鹧鸪斑。津津白乳冲眉上,拂拂清风产腋间。唤起晴窗春昼梦,绝怜佳味少人攀。”[84](www.xing528.com)
古代也有着茶会这种社会风尚的记载,一些文人士大夫经常举办茶会,特别是到了唐代,茶会逐步演变为茶仪欣赏与情感交融的高雅礼仪形式。“茶宴,又名汤社、茗社、茶会,至迟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惜流行范围很小,仅限于个别士大夫之间,在饮茶的同时谈论人生境遇、时局走向,也会忧国忧民,百般思绪、万千情愁皆化为诗句或画作。中唐以降,茶宴始蔚然成风。这实际上是茶艺欣赏与情感交融的一种高尚文雅的礼仪形式。唐代茶宴最早盛于江南,主流是俭朴清廉、自然雅致,改变了南北朝时期贵族、官吏大摆酒宴、浮靡享乐、奢侈腐败的门阀富豪之风。”[85]贤士大夫们皆以品茗为乐趣,明黄龙德在《茶说》中载:“茶事之兴,始于唐而盛于宋。读陆羽《茶经》及黄儒《品茶要录》,其中时代递迁,制各有异。唐则熟碾细罗,宋为龙团金饼。斗巧炫华,穷其制而求耀于世,茶性之真,不无为之穿凿矣。若夫明兴,骚人词客,贤士大夫,莫不以此相为玄赏。至于曰采造,曰烹点,较之唐宋大相径庭。彼以繁难胜,此以简易胜,昔以蒸碾为工,今以炒制为工。然其色之鲜白,味之隽永,无假于穿凿。是其制不法唐宋之法,而法更精奇,有古人思虑所不到。而今始精备茶事,至此即陆羽复起,视其巧制,啜其清英,未有不爽然为之舞蹈者。”[86]此外,士大夫们也注重品茗的环境,或是在小窗幽静的室内,徐渭《煎茶七类》载:“饮茶宜凉台静室,明窗曲几,僧寮道院,松风竹月,晏坐行吟,清谈把卷。”[87]或是满目山水一片自然风光的亭台楼阁、清泉之滨,徐渭《秘集致品》载:“茶宜精舍,宜云林,宜磁瓶,宜竹灶,宜幽人雅士,宜衲子仙朋,宜永昼清谈,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石,宜绿藓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88]唐吕温在《三月三日茶宴序》中描写了三月三日以茶代宴的聚会场景:“三月三日上巳,褉饮之日也。诸子议以茶酌而代焉。乃拨花砌,爱庭阴,清风逐人,日色留兴。臣措青霭,坐攀香枝,闲花近席而未飞,红蕊拂衣而不散。乃命酌香沫,浮青杯,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觉清思;虽五云仙浆,无复加也。座右才子南阳邹子、高阳许侯,与二三子顷为尘外之赏,而曷不言诗矣。”抑或在品饮时有歌舞弦乐,和乐融融,白居易便在《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中记叙当时举办的一场规模盛大的茶宴:“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89]
以唐代来看,特别是中唐之后,茶宴主要有四种形式,寺院茶宴、官场茶宴、家宅茶宴、野外茶宴。[90]寺院茶宴通常在寺院中举行,参加人员多为高僧和文人学士,刘长卿在《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一诗中对此描写道:“到此机事遣,自嫌尘网迷。因知万法幻,尽与浮云齐。疏竹映高枕,空花随杖藜。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能令归客意,不复还东溪。”[91]官场茶宴分为两种,一为地方长官邀请贤人达到沟通情谊的目的而举办的茶会;一为设茶宴送别故友,表达其眷恋珍重之意。家宅茶宴指的是士大夫们在家中设宴以款待好友。野外茶宴,顾名思义就是在草木葱郁、流水潺潺等风景胜地,与友人煎茶品茗,“茶灶疏烟,松涛盈耳,独烹独啜,故自有一种乐趣。又不若与高人论道,词客聊诗,黄冠谈玄,缁衣讲禅,知己论心,散人说鬼之为愈也。对此佳宾,躬为茗事,七碗下咽而两腋清风顿起矣。较之独啜,更觉神怡。”[92]
此外,茶礼也被应用在宫廷和民间生活中,南北朝时,茶已用于祭礼,如齐武帝在遗诏中提到待其百年后臣民可以茶为祭:“我识灭之后,身上著夏衣画天衣,纯鸟犀导,应诸器服悉不得用宝物及织成等,唯装复夹衣各一通。常所服身刀长短二口铁环者,随我入梓宫。祭敬之典,本在因心,东邻杀牛,不如西家禴祭。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93]
唐代以后历朝历代举办社稷、祭祀宗庙以及各种礼仪活动都有茶礼,其作用由此可窥一斑。清代有“临雍礼茶典”“耕耤礼茶典”“重华宫茶宴”“千秋燕茶仪”“千叟宴茶仪”等等。[94]有趣的是,宋代审安老人著《茶具图赞》在其文中不仅绘制了十二件茶具图形,而且也为其赐以姓名、字号,并且按照当时的称谓分别冠以职官,如以竹制成的茶笼用来炙茶,作者称名为韦鸿胪,取名“韦”是因其使坚韧的竹制作而成,“鸿胪”为官署名,执掌邦国礼仪,这里取的是“洪炉”的谐音,作者对其赞曰:“祝融司夏,万物焦烁,火炎昆岗,玉石俱焚,尔无与焉。乃若不使山谷之英堕于涂炭,子与有力矣。上卿之号,颇著微称。”[95]又如盏托取名为“漆雕秘阁”,这里指茶托承持茶盏,“亲近君子”之意,“赞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吾斯之未能信。以其弭执热之患,无坳堂之覆,故宜辅以宝文,而亲近君子”[96]。汤瓶有着“汤提点”的称谓,提点为宋代官名,有提举、检点的意思,“赞曰:养浩然之气,发沸腾之声,中执中之能,辅成汤之德,斟酌宾主间,功迈仲叔圉,然未免外烁之忧,复有内热之患,奈何”[97]。用丝织品所制成的茶巾,可清洁茶具,有着“司职方”的雅称,“职方”为掌管地图与四方的官名,这里借指方巾是方形的,“赞曰:互乡童子,圣人犹且与其进,况端方质素、经纬有理、终身涅而不缁者,此孔子之所以与洁也”。[9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