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部分积累制向名义账户制转轨成本较低
名义账户制最吸引人的优势就是其转轨成本较低。名义账户制中不需要实际的资金积累,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现收现付的统筹账户占主体的部分基金制,所以在向名义账户制转变的过程中,实际上的资金收支仍是现收现付制,名义账户只是以账面数字记录在职员工积累的养老金待遇,所以在转轨短期内不会有巨额的资金压力,转轨成本被分散到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国当前制度的“空账”现象实质上就是只在账面记录了个人账户的资金及收益额,而实际资金被统筹账户借用去支付养老金了。这和名义账户制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而我国“空账”是出于制度类型被动出现的,而名义账户制是主动“空账”的。
2.名义账户制下的个人账户激励作用较强
在部分积累制下,由于参保人养老金待遇主要来自统筹账户,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数为基数,缴费每满一年发给1%。这种制度的激励性较差,难以保证参保人的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我们以月平均工资2 000元为基数计算,多工作一年将多领取1%的基本养老金,即多工作一年,退休后每月多领取2 000×1% = 20元,一年多领取240元。这样低的边际收益难以激励参保人保证足够的工作年限,更难以实行延迟退休的政策。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收益率以当期银行存款利率为依据,导致收益率偏低,在通货膨胀较为严重的年代个人账户养老金甚至出现贬值,所以更难以激发参保人延长缴费和工作年限的积极性。
名义账户制下,个人账户养老金是养老金的主要来源,个人账户养老金与个人工作期缴费成正比,缴费越多,缴费时间越长,将来的养老金待遇就越高。在名义账户制下,可以将个人账户的规模扩大,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个人为了使退休期养老金待遇达到较高的水平,会尽可能保证自己足够的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所以相比现收现付为主的部分积累制度,名义账户制下更能够避免参保人提前退休,也能够降低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阻力。
根据Samuelson(1975),在现收现付制下,上一代人养老金的收益来源于下一代人依据下一代人的工资水平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所以上一代人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收益率由工资增长率和就业人口增长率组成。名义账户制下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资金筹集方面依然是现收现付制,所以养老金收益率也由工资增长率和就业人口增长率构成。我国近年来就业人口年增长率由4%逐渐降低到2.5%左右。十几年来我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年增长率一直徘徊在10%~20%之间,2013、2014年受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影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也逐渐下降到8%左右。与人口年增长率两者相加基本保持在10%左右,这说明在名义账户制下我国个人账户的年收益率在不考虑其他经济变量的情况下可以达到10%,而现有制度下个人账户按照存款利率累积收益,年收益率远低于10%。所以名义账户制的实施可以带来个人账户收益率的提高,这将进一步激发参保人的缴费积极性。
3.降低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补贴压力(www.xing528.com)
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历年的《社会保障统计公报》数据统计,随着企业职工养老金收入和支出规模的扩大,各级财政每年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补贴金额不断提升,以补充养老金征缴收入,保证养老金足额发放,保证个人账户金额尽可能做实。数据显示征缴收入每年的增速近年来持续下降,2014年甚至下降到10%以内,而财政补贴增速却依然保持在15%左右。另外,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使退休人员数量增速较快,制度漏洞也使很多人选择提前退休,再加上2005年以来国家连续十几次调高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养老金支出增速较快,一直保持在20%左右。由于养老金收支失衡越来越严重,财政对于养老保险的补贴支出数额不断扩大,增长速度也居高不下,财政补贴的压力与日俱增。如图6−2所示,财政补贴的增长速度近年来已经超越了财政总收入和GDP的增速,并且有继续提高的趋势,说明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补贴已经到了非正常发展的程度。名义账户制改革后,个人账户不需要计入资金,没有了个人账户做实的资金压力,财政补贴负担将大幅下降。
图6−1 财政补贴增长率、财政收入和GDP增长率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4.转移接续较为便利
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有2.6亿名农民工,其中1.5亿人在城乡间流动,6 000多万人跨省流动。由于现行制度在转移接续过程中的养老金待遇损失,越来越多的职工选择“断保”。名义账户制下养老金收益主要集中在个人账户,有确定的缴费金额记录和账面收益率,所以参保人在跨行业、跨地区就业时可以携带自己的个人账户,避免转移接续过程中的养老金损失,这将进一步提高职工参保缴费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