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收现付制为主体的养老保险制度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发展了近半个世纪之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又遭遇严峻的挑战。随着世界各地经济危机、局部战争的爆发,人口老龄化的威胁,各国原有制度的内在缺陷,使得许多国家不得不进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在这轮改革中,美国、英国、德国、智利、波兰等国家构建了多元化发展的多层次保障体系;智利则较早开始了由现收现付制转向基金积累制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创建个人账户和私营养老金管理公司,让职工自主选择管理公司作为自己个人账户的管理者,较好地实现了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和推动经济增长的目标,随后,引起一些拉美国家以及苏联、东欧国家的效仿。瑞典、意大利、波兰、拉脱维亚、蒙古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先后进行了名义账户制养老保险的制度改革。为了应对养老金的收支压力,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大改革与小调整并行的政策措施:调低养老保险替代率、提高缴费率,延迟退休,制度奖励等来激励个人缴费,避免提前退休。
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后,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覆盖率偏低,激励机制不健全,“空账”运行问题难以解决,养老金收支不平衡,财政补贴压力过大等。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今后养老保险改革的基本方针:“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确保参保人权益,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完善个人账户”的提出意味着对个人账户形式和功能的定位将会改变,为个人账户的改革提供了空间。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再一次强调了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全国统筹”的目标,并指出国家下决心对改革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强调“坚持精算平衡”,“根据人口、经济等因素合理确定并及时调整社会保险政策特别是待遇计发办法”,“要使参保者的缴费与收益密切挂钩,实现激励相容”。说明要做到养老金收入与支出的精算平衡,就必须真正实现缴费与权益的精算中性,必须强化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www.xing528.com)
国际范围的养老保险制度变革和人口老龄化的背景,都要求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要作出相应的变革和调整,我国政府近期内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也给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供了新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