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开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并且国际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这引起了西方经济学家的关注,进而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与国际贸易理论相比,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较晚。1960年,海默(Hymer)提出垄断优势理论,开创了以FDI为研究对象的领域,之后代表性的理论还有英国学者巴克利(Buckley,P.)和卡森(Casson,M.)的内部化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弗农(Vernon,R.)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小岛清(Kiyoshi Kojima)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英国经济学家邓宁(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等等。但是迄今为止,学界并没有形成专门的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的一般理论,而是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问题,本书将其称为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下面将对其进行总结归纳。
2.2.2.1 发达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Vernon,R.)在《产品生产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后于1971年、1979年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整理。该理论用产品生命周期解释了美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其中明确提出了投资区位的变化。弗农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产品的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跨国公司一般都拥有知识和资产优势,具有产品创新能力,因此在创新阶段,这些企业会选择在国内生产,再向其他国家出口的方式;而在成熟阶段,由于技术扩散,成本优势愈发明显,因此这些企业出于规避贸易壁垒和减少运输成本等考虑,会选择在海外需求相似的国家或地区建厂,在当地销售,即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标准化阶段,价格优势完全取代了垄断优势,这时,这些企业会选择劳动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生产和销售,而产品创新国逐渐成为进口国。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时期,跨国公司出于不同目的的考虑会改变生产方式和对外投资区域,基本呈现出从发达国家到次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的梯度式演变。
1978年,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Kiyoshi Kojima)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该理论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情况,解释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以及区位选择问题。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本国(即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已经处于劣势或者即将陷入比较劣势的产业或部门(即边际产业)开始进行,而这些产业或部门又正是东道国具有明显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或部门。本国的边际产业由于原材料缺乏、成本上升等原因而面临困境,但是这些产业在不断生产和销售中积累起了较多资金,拥有完善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东道国的情况恰好相反,它在原材料和成本价格等方面具有优势而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因此投资国会把这些边际产业转移至东道国,即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为国际投资理论提供了一个动态分析框架,解释了对外直接投资流向和时机,动态地论证了区位因素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中的重要性,回答了跨国公司为什么去境外投资以及为什么到某个特定区域投资的问题。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弥补了以往国际投资理论忽略的宏观因素,从国际分工的角度考察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但这两个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它们的研究结论是基于本国(美国/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而形成的,因此它不能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对外直接投资,更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
1976年,英国里丁大学巴克利(Buckley)和卡森(Casson)在《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提出了内部化理论,它将科斯(Coase)交易成本原理运用于资本跨国流动这个领域。该理论认为,国家关税等外部因素和某些中间产品交易信息不完全会导致市场失灵,进而导致企业在购买中间产品或者转让技术时增加成本,为节约这些交易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化将这些产品和技术交易转变为企业的内部交易,替代市场交易。但是,企业内部化也需要支付成本,例如资源成本、运输成本、通信成本、国家风险成本等,跨国企业必须考虑成本的比较。内部化理论从企业组织的角度解释了跨国企业为什么存在,解释了国际分工与国际市场的关系,发达国家之间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跨国投资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内部市场优于外部市场,企业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另外重要的是,在企业内部化的过程中,交易成本是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变量。因为企业在内部化的过程中,东道国的经济制度以及两国间的距离、贸易摩擦等因素都会影响交易成本,从这个角度讲,该理论也解释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
无论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还是内部化理论,它们研究的内容都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区位问题只是暗含于其中,或者推导出来的。而真正将区位因素和对外直接投资结合,并明确提出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区位优势的是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1977年,英国经济学家邓宁(Dunning)在吸收要素禀赋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以及工业区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首次将区位因素明确地纳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分析范畴,后于1981年在《国际生产与多国贸易》一书中对该理论作出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核心思想为:企业是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取决于其本身是否已同时具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前两个优势是必要条件,而后一个优势是充分条件。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决定了其供应市场的不同方式,邓宁提出了一个方式选择模型,归纳如表2-2。
换言之,一个企业必须具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它才可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该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首先引入了区位优势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决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变量之一,除可用于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问题外,还可解释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的不同,即企业应向那些能够为自身提供丰裕生产要素和优惠投资政策的地点进行投资,或者说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和投资区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区位进行投资。相比其他理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使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向更加全面和综合的方向发展,它为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提供了一个综合分析方法,成为当代投资理论的主流。
表2-2 OIL理论范式
该理论不仅仅适用于发达国家企业,在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适用,只要该企业满足以上三个优势。因此该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迅猛发展的国际直接投资行为,对跨国公司的经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该理论也有其局限性:首先,对那些不具备三个优势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无法解释;其次,该理论采用静态分析和局部分析的角度来解释企业区位选择问题,无法解释区位的动态变化和国际资源的整体配置;再次,该理论平行地讨论三个优势,没有对这三种优势之间的关系给予足够的论证,特别是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区分问题。[16]邓宁也指出,任何一个理论都不能解释所有的国际直接投资行为,因此他将他的“所有权——内部化——区位”(Ownership—Internalization—Location)模型称为OIL范式,就是要说明他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以后的研究还将对其不断地补充、修正和完善。(www.xing528.com)
西方经典的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可以解释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却难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模式。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兴起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性和比较优势,进而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2.2.2 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邓宁(1980)分析了1967—1978年间67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其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基于此,邓宁在1986年系统地论证了这一问题,并提出了投资发展周期(Investment Development Path,IDP)理论。他认为,各国直接投资额的大小取决于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的高低。他按照人均GNP的大小将国家的经济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并分析每个阶段该国对应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具体情况如表2-3所示。
表2-3 经济发展阶段和对外直接投资特征
说明: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相应阶段的标准也发生变化,这里采用Dunning(2001)中的标准重新对经济阶段进行划分,并不是1986年文章中的划分标准。根据Narula & Dunning(2000),Jose I.Galan & Javier Gonzalez-Benito(2007)进行整理。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分析范式是从动态的角度来研究国际直接投资动机和目标,从而找出哪些区位因素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吸引FDI将其作为最终目的地的。若洞悉FDI东道国和母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则可相应预测哪些区位将是跨国公司的FDI选址区域,一方面可以研究如何吸引FDI,另一方面可以研究向哪些国家或地区进行直接投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将一国的国际直接投资和经济发展水平联系起来,从动态的角度研究了投资动机和区位选择,使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更加清晰。
1977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斯(Louis T.Wells)在其名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一文中提出了小规模技术理论,后于1983年在其出版的《第三世界跨国公司》一书中进行了更为详细和系统的阐述。该理论认为,虽然发展中国家不具备发达国家的绝对优势,但是它有着自身独特的比较优势:一是拥有为小市场服务的小规模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优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将引进的技术加以改造,使其生产技术更为灵活,可以提供多种类的产品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而这样的小批量生产的诀窍是那些高资本含量的大规模技术所不具备的。二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拥有进行当地采购和提供特殊产品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往往具有民族特色,企业会到发展水平类似的国家寻求本地供应并提供这些国家急需的专业技术和特殊产品,此时这些企业具备了决定性的比较优势。三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拥有接近周边市场,低价销售的优势。不同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这些企业会寻求低成本生产并进行低价销售,进而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1983年,英国经济学家拉奥(Sanjaya Lall)在其《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一书中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地方化是指发展中国家企业可以对外国技术进行引进、消化和创新,从而使产品更适合自身的经济条件和需求,这种创新过程是企业技术引进的再生过程,而非简单地被动模仿现有的生产技术。[17]拉奥研究了印度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活动之后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引进了国外技术后,会在其生产过程中将其改进而适用于本地生产,使其产品在周边国家建立起自身优势。该理论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它强调了比较优势形成过程中的内在创新能力。
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技术地方化理论弥补了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解释方面的功能缺陷,从理论上论证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动机和区位选择等问题,较好地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周边发展阶段相对落后国家进行投资的行为,但是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行为。
1990年,英国里丁大学的托兰惕诺(Paz Estrella Tolentino)博士与其导师坎特韦尔(John A.Cantwell)教授,共同提出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该理论从技术累积的角度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他们提出了两个命题:第一,通过不断的积累过程,发展中国家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在不断地提高;第二,发展中国家企业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之间是存在直接联系的。在这两个命题的基础上,该理论得出结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区位分布是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或技术水平提高而逐渐变化的。从产业分布看,发展中国家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它们表现出从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表现为以自然资源为主)向横向一体化生产(表现为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转变;从地理分布看,表现为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这一扩张过程。
这个理论最大的贡献在于,它全面地解释了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中的国家对外投资现象,其投资区位不再局限于发展中国家,从动态的角度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区位进行了分析,对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