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主忠臣 谏言纳谏 切勿覆盖过错

明主忠臣 谏言纳谏 切勿覆盖过错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使帝王也难免有过错。 汉朝原有一条法律“诽谤妖言法”。犯了此法要处死罪,有的还要灭族。这种状况对国家对百姓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这个法令应当立即废除。为了不让隋炀帝“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的悲剧重演,他特别重视纳谏。唐太宗立即纠错,并把价值百万的兰陵公主园重赏给他。 五代时期一代英主周世宗柴荣,很注意纳谏,下诏群臣极言得失。 英明神武的曹操,以过人的智慧和胆识,实践了这一高论。

明主忠臣 谏言纳谏 切勿覆盖过错

   古人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帝王也难免有过错。历史上一些帝王之所以被后世称为圣明之君,在于他们能广开言路,兼听天下,接纳谏言,从善如流。

   《国语》载:春秋卫国君王卫武公为防过失,周围布满了进谏之人。乘在车舆有侍卫规谏;登临朝廷有大臣的法典限制;靠着几案阅看奏折,有诵训官诵读谏言;在寝宫有近臣劝诫;出兵打仗,郊庙祭祀时有乐太师、太史指导,退朝后有乐师背诵诗歌讽谏提醒。

   同时代的成王对进谏的见解颇为深刻。一年,成王分封伯禽为鲁公,召见他并告诫说:“你知道做人主的道理吗?凡是身居高位的人一定要更加恭敬地对待下属,听从有德行的人的正言劝诫,必须大开毫不隐讳地进谏的大门,谦退克己,安恬宁静,使下面感到有所凭仗。对于进谏的人,不要用威势震慑他们,也不要拒绝他们的进言,应广泛地吸收他们的意见,然后从中选择值得采纳的东西。”成王所言,与《资治通鉴》出自一辙:“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汉朝原有一条法律“诽谤妖言法”。犯了此法要处死罪,有的还要灭族。所以在汉文帝之前,无论朝廷怎样昏庸,无论皇帝怎样无道,无论百姓有怎样好的想法和建议,都没有人敢讲。汉文帝即位后郑重其事地下了诏书,废掉了“诽谤妖言法”。他说:拿“诽谤妖言法”来定罪,那么谁还敢来说真话呢?朝廷上的大臣们因惧祸而不敢大大方方地说话,提出自己的建议,做皇帝的即便有了错误,又怎能听到批评的意见?怎么能改正不合理呢?而朝廷以外的远方人更无法来劝告皇帝,这样皇帝离祸患也就不远了。这种状况对国家对百姓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这个法令应当立即废除。如果有人咒骂皇帝,官吏就认为是大逆不道,说话一不小心,就要招致祸患,不说他们有意诽谤,就说他的话是妖言,这简直是封了他们的嘴,我特别反对这条法令,反对这种惩治百姓的办法。从此以后,有触犯所谓“诽谤妖言法”的,一概无罪;不管老百姓说什么样的话,官吏不准干涉。言论应当自由。

   “鸟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诽谤妖言法”废除后,上奏章的、提建议的、批评皇帝的、规劝皇帝的屡出不绝。汉文帝是来者不拒,广开言路。不久,贾谊上了一个奏章,请汉文帝提倡生产,厉行节约。汉文帝的哥哥淮南王因谋反败露而自杀后,也有人批评汉文帝“兄弟二人不能相容”。晁错上书建议重视农业,压制商人,往边疆移民和储藏粮食。这样一来,汉文帝得到不少好的建议,他认真研究,采纳了不少,确实受益匪浅。

   上不拒谏,下不隐情。汉文帝见上奏章、提建议的人多了,非常高兴,对那些提意见的人,态度十分虔诚和恭敬,不用说在朝廷上,就是在路上有人上书,汉文帝也会停下车来把奏章接过来。他还说:“对于这些奏章,能采用的就采用,不能采用的就放在一边,哪会有什么坏处呢?”汉文帝还定了一项制度,推举“贤良方正”之士,规定只要品行端正,稍通文墨,能够直爽地批评皇上,说实话的,都有被选的资格。每一个郡一次能选出100多个人,这样汉文帝身边正直贤良,刚正不阿的人更多了。汉文帝由于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加之实行了一些有效政策,呈现出一片社会安全、繁荣昌盛的局面,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几个盛期之一,故被史学家称之为“文景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最能接纳谏诤的明君。他说过一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生于隋朝末年,在征战中开创基业。在承袭其父高祖的帝位后,常以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警戒自己。为了不让隋炀帝“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的悲剧重演,他特别重视纳谏。魏征原是个为太子洗马的仆人,只因直言敢谏,唐太宗将他擢为谏议大夫,魏征在位先后陈谏200余事,大多被太宗采纳。太宗为鼓励臣下直言极谏,常给自己提意见的赏赐。唐太宗刚当皇帝不久,下令要把触犯刑律的元姓大臣判以死刑。臣子孙伏伽批评说:“陛下判刑过重,按照刑律,元氏罪不当死。”唐太宗立即纠错,并把价值百万的兰陵公主园重赏给他。有人说孙伏伽这事做的平常,不该赏赐的那么厚。唐太宗解释说:“我即位以来,没有人进谏,所以赏的重一些,鼓励大臣们大胆规劝我。”

   唐太宗在位23年,国力强大,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疆域辽阔,声威远播,因而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誉为“贞观之治”。

   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说:“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帝王有容人之量,知错必改,才有谏臣直言切谏,精忠报国之心。(www.xing528.com)

   五代时期一代英主周世宗柴荣,很注意纳谏,下诏群臣极言得失。他说:“一个人不可能没有过失,古代的圣主还总想听逆耳之言,求苦口良药,何况我呢?我即位已有一年,处理政事,我觉得有些不一定恰当,别人怎么能看不出来呢?可是竟没有一个人出来指点我的过失,这是为什么呢?对我的过错,你们说了,我不听分明是我不对,你们不说,就是你们的不对。今后,能秉公直言的擢升,临事畏缩的贬职。”周世宗又命近臣写出《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在皇上的激励倡导下,大臣的胆子壮了起来。北部郎中王朴在上书中慷慨陈词,详尽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必须任用贤能,奖功罚罪,去奢节约,实施薄敛,才能达到政事清明,粮财充盈,士民归顺,然后方能统一天下的方略。周世宗欣然采纳,王朴很快升任左议谏大夫。

   在金朝,金世宗完颜雍是一位比较开明的皇帝,即位后,与宋休战,与民休息,自身节俭,信用赏罚,注重农桑,故使金朝安定富足,被国中称之“小尧舜”。金世宗十分重视大臣的进谏,他曾说:“朕为天子,未尝敢专行独断,每事编(遍)部卿等,可行则行之,不可则止也。”他还下令:凡上书言事,被一些官府阻止的,可以直接向朕进表。有一次,他想出去游猎,左丞相晏等劝阻说:“边事未宁,不宜游幸。”世宗认为臣下言之有理,遂罢游。

   《魏史》载道:“群臣直谏之言,帝虽不能尽用,然皆优容之,虽非谊主,亦可谓有君人之量矣。”其意说,群臣耿直劝谏的言论,帝王虽不能全部施行,可是都和善地接纳下来,尽管算不上深明大义的君王,也还算得上作君王的度量吧!

   英明神武的曹操,以过人的智慧和胆识,实践了这一高论。

   东汉末年,袁绍的余部袁尚被曹操战败后,逃依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妄图东山再起。为了消除后患,曹操决定趁热打铁,北征乌桓。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夏,曹操沿滨海向辽西进军,遭到袁尚、乌桓联军的阻击。当时又遇上多雨,低洼的滨海道路泥泞不堪。曹操听从谋士田畴的建议,在自己的驻地立下“方今夏暑,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的木牌,伪装撤退,麻痹敌军。实际上暗中率领一支轻装精兵“堑山堙谷五百余里”,来到早已废弃的西汉右北平郡治的废墟,已经被乌桓毁坏得破败不堪的前代右北平——辽西大道,突然出现在乌桓王廷附近。乌桓方面措手不及,被打得大败,连他们的首领蹋顿也被曹军生擒。这一年的秋天,袁尚终于被彻底消灭。这次远征行军的境遇相当窘迫,由于道路早经废毁,沿途有长达200里的地段缺乏水源,要凿地30多丈才能见水,为了保持行动隐秘,不得不轻装。后来粮食吃光了,将士们又不得不杀马充饥,先后共杀了几千匹战马。曹操在决定这一行动时,有许多将领、谋士进言劝阻,但曹操还是坚持这一作战方略。得胜后,曹操当众一一厚赏曾经劝谏过自己的人,安慰他们说: “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曹操虽未采纳人臣的建言,凯旋后依然厚赏谏官,足见他兼听广纳的襟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