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谏官的职责和地位多种多样

古代谏官的职责和地位多种多样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谏官最早叫谏大夫,后来称谏议大夫,一般称作谏臣、争臣、诤臣。司马光在《谏院题名记》说到,谏院属门下省、中书省。谏官的职责是掌管规劝、谏止和婉言劝说,凡是朝廷有不妥之处,从帝王到文武百官有过失,都有权谏止。 谏官的俸禄、官爵,各个朝代大相径庭。 谏官作为朝廷命官,充当着民情舆论的传播渠道与代言人的角色。 在历史上像刘安世这样为世人称道的谏官为数不少。 观潮谏官。

古代谏官的职责和地位多种多样

   谏官由来

   远古的时候,规劝君王是不设专职官员的,从公卿大夫一直到工匠商贾,没有谁人不可以劝说君王的。秦朝开国以后才设置专司进谏的官职,名叫谏官。谏官最早叫谏大夫,后来称谏议大夫,一般称作谏臣、争臣、诤臣。古代争与诤通用,《荀子·医道篇》解释:“有能尽言于君,用则可生,不用则死,谓之诤”。

   秦代谏大夫执掌议论,无定员,多至数十人,属郎中令管辖,西汉属光禄勋,东汉改称谏议大夫,隋朝属门下省,定员四人,隋炀帝一度废置。唐代又恢复谏官,又有补阙、拾遗。唐代诗人杜甫的官衔就叫左拾遗,时称“杜拾遗”。唐代复置谏官不久便废除。宋朝设置谏院,左、右谏议大夫任为长官,下隶司谏、正言。司马光在《谏院题名记》说到,谏院属门下省、中书省。嘉佑八年,谏院曾把谏官的名字镌刻在石碑上,忠奸功过,留于后人评说。辽、金沿置不改。元朝无谏官,明代洪武二十五年曾置谏议大夫,不久废除。

   既设谏官就不是吃闲饭的。《韩非子》称:“设谏以纲独为,举错以观谋也。”谏官的职责是掌管规劝、谏止和婉言劝说,凡是朝廷有不妥之处,从帝王到文武百官有过失,都有权谏止。进谏内容涉及选贤任能、奖善罚恶、裁汰贪懦、澄清吏治,甚至帝王的私生活。

   谏官的俸禄、官爵,各个朝代大相径庭。西汉的东方朔汉武帝随身侍从,官任常侍郎,当初俸禄与马夫一样,“一囊粟,钱二百四十”。唐代谏议大夫年薪俸为二百石粟,秩品为正五品,约相当于古代下大夫的待遇。

   谏官作为朝廷命官,充当着民情舆论的传播渠道与代言人的角色。他们的进谏之情主要来自:一、情报系统。《史记·魏公子列传》载,无忌与魏王下棋时,对魏王的谏议依据是自己门客组成的探马不时来报。谏官有时还买通皇帝的近侍和重臣及其门客以获取信息。二、参与朝政。从唐朝武德年间起,谏官奉诏可随朝听政。三、民间巡视。宋代以后,谏官代行监察御使之职,可以亲察民情。四、微服探访。五、兼掌编修。如魏征兼修《隋史》,广泛阅及典籍,便可以史为镜,劝谏帝王。

   谏官众生相

   纵观历史上的谏官,大致可分五类人:一类人尽忠竭智,舍身取义;二类人因时制宜,进退有致;三类人苟且偷安,明哲保身;四类人稀里糊涂,不得要领;五类人献媚邀宠,惑主误国。

   忠义谏官。《易经》上说:辅佐朝廷的臣子刚正忠直,不是为了自身的缘故,而是想要纠正君王的过错,君王有过失,那是危国亡身的行为,忠义之臣是不忍心看到的。荀子把谏官的作用看得非常重要,他在《子道》说道:“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国,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孝经·谏争》也说:“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宋代谏官刘安世就是一位怀有捐身以报国恩的忠直之臣。

   据《宋史》载,朝廷任命刘安世为谏官,他未受命,先回家禀告老母,说:“朝廷不以安世不贤,让我出任谏议大夫之职,倘居其官,须忠于职守,张胆直言,如果触怒圣上,祸患马上临身。当今圣上正以孝治天下,倘若借口母亲年迈而辞官,想必会得到恩准。”刘母说:“不可。我听说谏官是天子的诤臣,你父母一辈子都渴望担任这一官职都未能如愿,你能有幸身居此位,应当捐身以报国,纵然获罪流放,不论何地,我必定随你同往。”刘安世聆听了母亲的教诲后,毅然接受了任命。

   “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刘安世在职经年,扶持公道,常因面折廷争而惹怒龙颜,人称“殿上虎”。

   在历史上像刘安世这样为世人称道的谏官为数不少。史书上说魏征“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可谓忠义之臣。

   身居尊位的唐玄宗对谏官韩休既怕又爱。韩休时任宰相,对皇上进谏从不讲情面。玄宗有时在宫中举行宴会或是到后苑游猎,稍微有些过分,总是问左右随从:“韩休知道这些事吗?”事后不久,皇上定会收到韩休的谏书。那天,玄宗照完镜子闷闷不乐,左右侍臣对他说:“韩休做宰相这些日子,陛下比以前瘦了很多,为什么不把他罢免了?”玄宗说:“我相貌虽说消瘦,而天下却必定富足。萧蒿向我奏事,常常顺着我的意愿,等到退朝后,我睡的不踏实,韩休常常据理力争,待到退朝后,我睡得很香。我任用韩休做宰相,是为了社稷,不是为了我自身享乐。”

   唐玄宗执政前期,有了刚正不阿的韩休匡正过失,心中常存警戒之心,内政外政都做得很好。

   大凡忠心信义的谏官抱定:“见过不谏非忠,畏死不言非勇”,“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观潮谏官。这种人,当君王不肯采纳自己的进言、献策或主张,就赶紧在自己陷入困境之前挂冠求生,因此孙子说,假如君王在采纳献策必胜,不采用献策必败的情形下却不接受献策,这时屈居幕下的规谏者就要自动求去,以免遭不测之祸。

   孟子也说:身为君王亲信的大臣,每当君王有重大过失就要谏诤,万一屡谏不听时就要另择君王侍奉,这时非亲戚的大臣应默然求生。《礼记》劝诫谏官,三次进谏不被君王采纳,赶快出走。

   夏朝末代君王桀贪虐骄侈,荒暴昏庸。太史令终古涕泣苦谏,说:“自古君王都是勤俭爱惜百姓血汗,您这样挥霍无度,只会亡国。”桀听了笑了笑,说:“我有天下,好比天上有太阳,太阳会没有吗?”终古无奈,便带了全家逃亡商国。殷纣王的异母兄弟微子,看到纣王荒淫无道曾数度上谏,全遭驳回,对纣王绝望已极,他认为,父子之情,若父有过失,为人子者只有啼泣别无他法;而君臣之义,若君有过失,为人臣者数次上谏仍不被采纳,只有舍下君王而他去。于是微子舍下纣王逃离殷国。孔子赞佩微子是“殷之仁者”,可见孔子对微子逃亡之举的认受态度。

   偷安谏官。对于昏聩愚弱的君王,谏臣们即使不出逃,也是采取与世无争的姿态,以避灾祸。(www.xing528.com)

   西汉初年,有位能言善辩之士陆贾,他跟随刘邦多年,经常直言进谏,很受信用,被封为太中大夫。刘邦死后,惠帝即位,吕氏当权,陆贾预料到将有风波,怕殃及自身,便装病辞退;他驷马为发车,歌妓乐鼓相随,四处游玩,不问政事。

   在古代,一旦臣子进谏忤逆君主,就有被赐死的危险,所以,一些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的臣子在进谏时总是小心翼翼,甚至尸位素餐,缄默不言。

   唐代朝廷有个名叫阳城的人,谏官在任五年,每日饮酒,未尝言事,韩愈为此有名篇《争臣论》。文中说:“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用白话说,官职既为谏议,实在应当有所作为来奉行他的职守,让天下人和他们的后代,知道朝廷有直言敢谏的刚正臣子,天子有不滥赏赐和从谏如流的美名。韩愈对阳城毫不客气地下了一道逐客令:“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北宋欧阳修在《上范司谏》中,同样批评一位姓范的谏官不尽职守,他说:“若天下之得失,生民之利害,社稷之大计,惟所见闻而不系职司者,独宰相可行之,谏官可言之尔”,“宰相谏官,系天下之事,亦任天下之责。”不须多问,范氏谏官被端掉了乌纱。

   糊涂谏官。在历代谏官中,不乏混饭吃的庸臣,他们往往窥知君王的意向,进言些鸡毛蒜皮的事,以便伺机邀宠进身,为此闹出不少笑话

   《古今谭概》载:宋高宗时,一位姓黄的谏官向高宗进谏:最近禁止屠宰,只禁猪和羊,圣德好生,应当连鹅、鸭也禁止屠杀。黄氏因此落得个“鹅鸭谏议”的绰号。

   明朝成化年间,有一御史向皇帝谏言:最近,京师这一带地方,拉车的骡和驴都混杂一起,骡的性子快而力气大,驴的性子慢而力气小,驾车人把骡驴混在一起驱使,与物情不适。此番言谏,理所当然为皇帝所不耻。

   明朝嘉靖初年,某一员外郎上疏皇帝,规谏崇尚节俭,以改变奢侈的风气。专门提出对各个茶食店所制做的糖饼大小不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大的省工费料,小的料少却费工,因此请求画出一个固定大小的式样,工料之间,务必要本着节俭的原则,以使风俗归于淳厚。皇帝听了,一笑了之。

   如果说以上三位谏官,进谏不得要领,属于真糊涂,那么,有的谏臣心里明白,由于受诸多方面的掣肘,不得不装糊涂。

   晋国范文子喜好直言,以至父亲范武子用杖揍他,教训他说:“说话太直爽的人不能见容于君,既然没有人肯接纳你的忠言,你的处境就很危险,甚至还会危及父亲呢!”

   子产是郑国重臣子图的儿子,子产准备对郑国国君尽忠,但子图却愤怒地斥责道:“你违背众家臣,想对君王尽忠,固然这是件好事,贤明的君王很可能听你的话,但是君王不贤明的话,他会把你的话当作耳边风,更糟糕的是,你将在众多的大臣中被孤立,一旦孤立,你的性命岌岌可危,就连我这个做父亲的也受株连。”

   范文子、子产本不糊涂,无端地受到父辈的杖责、斥责,为了自身和亲人的安危,他们能不装糊涂吗?

   乱政谏官。《荀子·臣道》:“用圣臣者王,用功臣者强,用篡臣者危,用态臣者亡。”

   大凡昏庸君王,不知忠奸之分,“一听之不聪”,那些“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的谏臣惨遭谗诬、贬退、杀害,使谏臣们“存君兴国”的满腔忠忱付诸东流。与此同时,奸佞之臣则投其所好,极尽巧言令色之能事,献媚取宠,误国误民。

   《汉书·郑崇传》载:郑崇在汉哀帝时官任尚书仆射,曾经谏阻汉哀帝封傅太后从弟傅商为侯,又因谏劝汉哀帝不要宠幸董贤,而得罪了汉哀帝。尚书令赵昌,为人奸佞好谗,一向妒嫉郑崇,得知汉哀帝不信任郑崇的情况后,便落井下石,上书诬告郑崇与汉成帝的党羽私通,怀疑郑崇有奸谋,请求处治郑崇。”汉哀帝看了赵昌的上书后,指责郑崇说:“到你家去求你的入门庭若市,为什么却总是用烦苛的禁令来阻止我交往?”郑崇回答说:“我家虽然门庭若市,但是我的心是清澈如水的,我甘愿接受您的考察。”汉哀帝大怒,立即将郑崇逮捕人狱,结果郑崇被折磨得死在狱中。

   《新唐书·李林甫传》载:李林甫在宰相位上15年,一直深得唐玄宗的宠信,他专横跋扈,欺上瞒下,谏官们对此睁只眼闭只眼,白拿朝廷俸禄,没有敢站出来说真话的。只有补阙 (谏官名)杜琎两次上疏玄宗,评说政事得失,却被贬为下邦县令。李林甫就这件事吓唬其他大臣说:“明主在上,群臣一味顺从都忙不过来,还有什么可多说的?你们难道没有看见朝堂上仪仗队的骏马吗?整天不出声,可以饱餐三等料豆,一旦叫出声来,就不要它作仪仗马,而从此吃不上三等料豆了。后来即使后悔,想不叫了,难道能够挽回吗?”从此,朝廷再也没人进谏言说真话了。

   《宋史·范仲淹传》:宋仁宗时,吕夷简当任宰相,提拔重用的人,多是他的门生。当时代理主管开封府的范仲淹,就向皇上呈递了《百官图》,指着图上官位次第评说一番,最后说:“破格提拔重用皇帝身边大臣的权力不应该全部交给宰相。”对此,吕夷简很不高兴。范仲淹便写了批评时政的奏章呈上去,影射说:“汉成帝信任张禹,对外戚过分信任,所以发生了王莽篡汉的祸患。我担心现在也有类似张禹的角色,破坏了皇上的制度。”吕夷简看了范仲淹的文章,非常恼火,于是对皇帝谗诬说:“范仲淹离间君臣关系,他所提拔重用的人,都是他那个小集团的人。”范仲淹因此被罢官,贬到饶州。

   古人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官场是血与火的竞技场,尤其是暴君施虐,奸佞专权,稍不小心惹怒了龙颜,就让你人头落地,杀了一个也罢,还要株连九族。明成祖杀谏官方孝孺时,先当着他的面将他的九族、门生和故友873人一一处死,然后才肢解他本人,悲惨至极,不忍目睹。真可谓是“权门势倒,祸及儿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