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忠臣谏君谋术:顺谏的奇妙效应

古代忠臣谏君谋术:顺谏的奇妙效应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顺谏,又称顺说,不同朝代典籍的诠释如出一辙。 《大唐大典》说顺谏:“谓其所不可,不敢逆而谏之,则顺其君之所欲,以微动之。”顺着对方说法,表现出尊重对方,使君王在宽松的气氛中,消除嫌隙,乐意接受疏导,悔过自新。 子西、许绾都是以顺谏之术达到目的的。这就是顺谏的奇妙效应。对于有过之君,言谏顺其心意,目的在于使君纳谏,迷途知返。对于暴虐昏君,顺谏只会起到推波助澜,加速灭亡的作用。

古代忠臣谏君谋术:顺谏的奇妙效应

   顺谏,又称顺说,不同朝代典籍的诠释如出一辙。

   《吕氏春秋·顺说》:“善说者若巧士,因人之力以自为力,因其来而与来,因其往而与往,不设形象,与生与长。而言之与响,与盛与衰,以之所归。”

   东汉班固在《白虎通议》中释为:“出辞逊顺,不逆君心。”

   《大唐大典》说顺谏:“谓其所不可,不敢逆而谏之,则顺其君之所欲,以微动之。”

   顺谏,用现在的话说,先顺着帝王之意说下去,自然地在顺依顺颂中,缓解对方强硬的态度,或给对方一个台阶,使他愿意听取下面的陈述和见解。

   春秋时代的齐国宰相管仲,便是运用顺谏劝谏齐桓公改过的。

   齐桓公日日迷歌倾舞,夜夜贪酒恋色。管仲审核朝廷预算支出时,发现用于招待宾客费用居然高达三分之二,认为君王淫奢未免太过,此风断不可长,于是管仲当着众臣的面,对桓公劝道:“大王,必须裁减招待费用,不能如此奢侈。”

   话未说完,桓公脸色大变,大声斥责说:“你怎么也这样说呢?想想看,就是因为隆重款待那些宾客,使他们有宾至如归的好感,回国后他们才会大力地替我国宣传。如果对那些宾客怠慢,他们心里一定不乐,回国后就会大肆说我国的坏话。粮食能够生产出来,物品也能够制造出来,又何必要节省呢?要知道,君王最重视的是声誉啊!”

   “是,是,主公圣明。”管仲不再强辩,惟惟后退。

   试想一下,如果换一位忠直之士,抗颜力争,会有好结果吗?管仲聪明之处在于他不再损害君王尊严,日后慢慢施加影响,使问题逐渐化解。

   顺谏,体现了“将欲废之,必固兴之”这一朴素的辩证法观点。顺着对方说法,表现出尊重对方,使君王在宽松的气氛中,消除嫌隙,乐意接受疏导,悔过自新。

   楚昭王想要到荆台游玩,司马子期进谏说:“到荆台游玩,左有洞庭湖的波涛,右有彭蠡口的江水,南望是猎山,下临方淮河,在那里玩乐能使人忘却年龄忘却生死。过去国君去游玩,都因此亡国,希望大王不要前去游玩。”楚昭王说:“荆台是我的地盘,有了这个山青水秀的地方就该去享乐,你为什么要阻止我去游玩呢?”昭王越说越气,令侍臣将司马子期痛打一顿。

   这时,令尹子西驾着四匹马拉的安车,径直来到宫殿前,对昭王说:“请大王上车,让我领您去荆台观赏。”楚昭王转怒为喜,上车后拍着子西的背赞扬道:“到荆台游玩,我与你共享乐趣。”

   子西扬鞭驾车走了十来里路,突然勒住缰绳停了车,说:“我不能下车跪拜,只希望能说几句话,不知大王是否肯听。”昭王游兴未减,满口答应:“只管说吧!”子西说:“我听说,作臣子忠于他君王的,以官爵俸禄来赏赐他是不够的,作臣子的阿谀他的君王,用刑罚来惩处他也是不够的。像司马子期这样的人是忠于君王的,像我这样的人是谀臣,请大王杀死我,惩罚我的家人,并给司马子期加赐俸禄。”于是楚昭王驱车返回了。(www.xing528.com)

   战国时,魏王要修建中天台,同时发布命令,有敢劝阻的,就要杀他的头。

   一天,老臣许绾担着畚箕,拿着铁锨进宫,对魏王说:“听说大王要造建一座中天台,我愿意添一把土。”魏王问:“你有什么力气添土呢?”许绾说:“我虽然没有什么力气,但是能够商量筑台的事。”魏王说:“你说吧。”

   许绾说:我听说天与地之间相距15000里,今天大王要筑一个半天高的台,就应当有7500里高,像这样的高台,台基就得方圆8000里,拿出大王的全部土地,还不够做台基。大王一定要建造这个台,首先就要出兵讨伐诸侯国,占领他们的全部土地,这还不够,再去攻打四面边远的国家,得到方圆8000里的土地,才有了做台基的地方。积聚的筑台材料,众多的筑台苦役,仓库中储备的粮食,数目都要以亿为单位来计算。同时,估计方圆8000里之外,还应当规定种庄稼的面积,以供应造台人的食用,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够动土造台。

   魏王听着,默不作声,最后放弃了造台盼打算。

   子西、许绾都是以顺谏之术达到目的的。开始,他们顺着君王之意行事,使君王自尊的心理得到暂时的满足,从而放松了原来持有的抗拒和戒备心态。然后一个急转,就其要害直攻过去,使其猛然心惊受挫,接着再进一步启发引导,推动君王在现实危险的设想中往前再走一大步,创造出一个忧虑悲伤的环境来,于是待水到渠成时,去唤起心灵的良知。

   公元824年,年仅30岁的唐穆宗因服金丹而死,16岁的太子李湛即位,是为敬宗。这个娃娃皇帝贪图玩乐,巡游无度。当时国库枯竭,边境不宁,敬宗还要到东都洛阳游玩,这无疑没有什么好处。对此,大臣纷纷劝阻,敬宗就是不听。裴度时为宰相,他知道正面劝阻是决不行了,便和其他大臣唱起了反调:“国家建立东都,本来就是预备皇帝去巡幸的。只是自从国家兵荒马乱以来,东都原来的宫阙都作官署或者屯戍军队了。那里一片荒凉,皇上您若真是要去,也得先派人去整治一番,现在若仓促去了,破破烂烂的,显得实在不敬重,说不定一发怒,您还要整治当地官吏呢?”

   敬宗听了裴度这番处处为自己考虑的劝谏,心里很高兴,便说:“群臣劝阻我,没有一个能像你这样说得我心服口服的。如果那里真的不方便的话,何必非要到那东都去呢?”

   宋神宗打算征讨西北边境上的敌人。这天他披挂着亮光烁烁的金甲去拜见皇太后,得意地问:“娘娘,我穿戴这样的铠甲好看吗?”太后笑着回答:“你披挂这身铠甲太好看了,可是,如果连你也穿这等衣物,那么老百姓怎么忍受得了!”神宗心悦诚服,于是脱掉了金甲。

   古语有云:“欲夺之,必先予之。”敬宗想去洛阳,裴度说就该去,并且还先替敬宗讲讲排场,满足他游乐的心理。神宗探问皇后他披挂的金甲如何,皇后赞不绝口。这就是俗话说的 “顺杆爬”,“扛顺风旗”。同声相应,同心相容。敬宗与裴度,神宗与皇后达到了“心心相印”就没有了抵触情绪,自然言听计从了。这就是顺谏的奇妙效应。

   古代谏臣运用顺谏,因人而异。对于有过之君,言谏顺其心意,目的在于使君纳谏,迷途知返。对于暴虐昏君,顺谏只会起到推波助澜,加速灭亡的作用。

   《韩非子》说到这样一个故事:殷纣王曾做长夜之饮,即在白天关严窗子,拉上帷幕,点燃蜡烛,不分昼夜地饮酒作乐,结果搞得神魂颠倒,以至忘了年、月、日。纣王向左右的人打听现在是何月何日,左右的人也醉生梦死,稀里糊涂,说不出个准确日期,他只好派人去问叔叔箕子。箕子对家人说:“以天下之尊,居然不知月日,这个社稷可危险极了。举国上下都忘了月日,我若独自清醒而知道月日,我也就危险了。”于是他对来者说:“我醉得厉害,记性也迷糊了,今天是什么日子我也记不起来了。”

   箕子可谓:“出辞逊顺,不逆君心”,然而“顺其君之所欲”,岂不是怂恿纣王的污行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