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变、亲人亡故、天灾人祸等都足以给人造成毁灭性打击,使人易萌生绝念。如汶川地震后,北川农办主任、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家里均有人遇难,虽强忍悲痛,但心灵堤坝最终崩溃。
惨烈的汶川“5·12”大地震后,许多人并没有走出地震的阴影。2009年4月20日,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某自杀身亡。这位33岁的年轻干部一边承受着失去亲人,家庭支离破碎的痛苦,一边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而此时,他心中的煎熬并为人所知。据了解,冯某心爱的独子在地震中遇难,他曾对好友说,“恐怕这个坎儿我是过不去了”。最终他选择自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死让已经结疤了不久的北川又露出了自己的伤口,这也是继“5·12”地震后的第5个月,2008年10月3日,北川农办主任董某震后首例自杀之后,灾区第二例自杀身亡的官员。
其实,不单是当地的官员,老百姓因为过度悲伤而走上绝路的也时有发生。10月18日,都江堰受灾伤员罗某在成都市第二医院外科大楼跳楼自杀身亡;11月11日,安县花荄镇村民陈某在父亲坟前上吊自杀;11月15日,北川县擂鼓镇男子杨某在家中杀妻后自杀,夫妻二人相拥离世;12月1日,德阳市孝泉镇村民尹某服毒自杀;12月5日,北川村民朱某在家中上吊自杀;12月10日,绵阳某公司职工赵某在绵阳市中心医院跳楼殒命。据统计,在这一时期的两个多月里,震后的灾区接连发生了9起自杀事件。
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在地震中失去亲人,或者亲属死伤惨重的人群。尤其是那些痛失孩子的中青年父母,巨大的伤痛让他们难以恢复,极易厌世。
第二种,在地震中致残的人群。他们从健全人到残疾人,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活问题和心理问题,心理失落感很重。(www.xing528.com)
第三种,本身就存在心理疾患的人群。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本来就不好,创伤性事件可以加重他们的病情。
第四种,抗震救灾的英雄人群。在面临“5·12”大地震时,涌现了不少抗震救灾的英雄,包括中国军人、消防战士、医护人员、国家公务员等。他们也是人,也有悲哀和软弱。如果把他们的牺牲奉献视为理所当然,把其悲痛和难以自持视为是不道德,就失去了对人性的关怀与尊重。董某、冯某就是兼具第一、第四种双重身份的人。40岁的北川县农办主任董某汶川大地震后的第145天,在临时的办公地点自缢身亡。他在遗书里写下“工作、生活压力实在太大”的遗言。据县委宣传部的情况说明,儿子遇难对董某的打击非常大,“地震后长时间处于痛失爱子、痛失亲人的阴影,不能自拔”,总觉得对不起儿子,不愿承认儿子遇难这个事实,常常泪流满面,失声痛哭。但作为救灾办主任的他,仍然奋不顾身地战斗在抗震救灾一线,忠实地履行其职责。双重压力,终于使这个平时坚强的汉子倒了下去。
可见,灾难给他们带来的深重心理阴影,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其惨烈场面会像放电影一样不断闪现,长久地持续出现。这种强烈刺激,大大超过一般人的承受能力,稍遇外界诱因,便会产生很强的情绪反应,出现不测。
这些悲剧事件再次引发人们对灾区基层干群心理健康的高度关注。谁来帮助承受着复杂心理的他们找到心灵的出口?由是可知,在经历了地震这个灾难性的创伤性事件,包括遭受其他重大自然灾害和灾难性事故打击之后,对灾区人民的心理关怀和援助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心理援助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绝不是短时期内能解决的,必须对所有跟这个事件有关的人做深入细致的沟通和疏导,直至他们慢慢平复和纾解。美国的做法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借鉴:美国政府针对在“9·11”恐怖袭击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市民制订了长达20年的救助计划,纽约市卫生局还建立了世贸中心健康登记系统,每2~3年调查一次,还针对不同类型进行调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