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名世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又号忧庵,学者称南山先生,江南 [2]安庆府桐城县人。生于顺治十年(1653年),因《南山集》案,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被处以斩刑。因戴氏自称为宋微子后裔,死于文字狱后,遂被讳称为宋潜虚先生。他与方苞同乡,又皆以古文著称于时,当今学者都将其视为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戴名世的六世祖迁到桐城县城东北二十来里的南湾(今属桐城孔城镇),人称南居先生。“家世孝弟力田,至南居府君尤多隐德,乡里称为长者。”[3]仆人在戴家耕田时发现了财宝,南居先生以为这是不义之财,不应取之,仆人得后果然因财惹祸。戴氏族内辗转相传此事,以训诫子孙。高祖戴时章,字默斋,监生,官至通判,吏慑其能而民称其贤。曾祖戴震,字东鲜,号孟庵,“弱冠为诸生,有声,后国变,痛哭,剃发服僧衣,入龙眠山中不出”,以明遗民自居。戴名世的父亲戴硕,字孔曼,号霜崖,廪生。他“为人醇谨,忠厚退让,从不言人过失,与人交无畛域。与人语,辄以为善相劝勉”,因为家贫不得不授徒四方,正当壮年而客死他乡。对于父亲“客死、早死、穷死、忧患死”的遭遇,戴名世十分痛心,“以为终天之恨,没世而不能已者也”。[4]
方苞字凤九,一字灵皋,晚年自号望溪,学者称望溪先生。江南安庆府桐城县人。生于康熙七年(1668年),卒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享年八十二岁。方苞早年即以文名著称于时,受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获罪后,因“学问天下莫不闻”,[5]幸被康熙帝宽宥。后世尊其为桐城派三祖之一。
方苞在家训中对子侄们说:“祖之宜世祀者五: 始迁于桐者曰德益公;建文朝死节,配享正学先生祠者曰断事公;德重于乡者曰东谷公;起家为大夫者曰太仆公,始迁金陵者曰副使公。”历数祖辈的重德大业,教育后人应当铭记。其中,建文朝死节之祖为方法,字伯通,中建文元年应天乡试,出于方孝孺门下,授四川都司断事。靖难之变后成祖即位,他因不肯在贺表上署名而被逮捕,自沉于望江。面对成祖的酷虐,从容赴义。起家为大夫的太仆公即方苞高祖方大美,字黄中,号冲舍,万历十四年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他在登记田地的簿籍上写道:“吾增置田三百五十亩,橐中白金千有七百。此非吾官中物也,乃朋友馈遗、汝母勤俭而致之。”方苞感叹说:“太仆公仕宦四十年。当明神宗朝,巡按者三;掌河南道时,兼摄七道御史事,所积仅如此。呜呼! 父有田宅以遗其子,乃汲汲然自明,惟恐子之意其得于官而心鄙之也。上之教,下之俗,所以相摩而致此者,岂一朝一夕之故哉!”[6]他认为方氏能够兴起,与先祖的德礼之教有直接关系。方苞曾祖方象乾,字广野,号闻庵,明恩贡生,官按察司副使,备兵岭西左江,明末为了避乱,从桐城迁居江宁府上元县。
方苞之父方仲舒,字南董,号逸巢,国子监生,与清初著名遗民诗人杜濬、杜芥、钱澄之等唱和,方苞兄弟常与之同游,得以聆听他们的教诲。方苞之兄方舟,字百川,长方苞三岁,廪贡生,三十七岁即逝。弟弟方林,字椒涂,二十一岁早夭。方苞虽然先世仕宦显达,然而“自迁江宁,业尽落。宾祭而外,累月逾时,家人无肉食者,蔬食或不充”。[7]当时生活艰难,方苞兄弟孝敬父母,互相扶持,结下了深厚的手足之情。
方苞幼从父教,他说:“五岁课章句,稍长治经书、古文,吾父口授指画焉。”[8]方仲舒自己喜好吟诗,却告诫其子不要用功作诗,方苞遵父训而绝意于诗。[9]方苞之兄方舟虽以时文著称,但时文非其所好,他“十岁好《左传》、《太史公书》,未冠通五经训义”。[10]方苞少时即从兄读经书,获益匪浅,他自言“尝以说经见推于朋齿,皆先兄之余论耳”。[11]方苞学习古文,深受《史记》启发,这与儿时在方舟的带领下潜观家藏旧版《史记》的经历有密切关系。方苞也不愿意学作时文,二十二岁时补桐城县学弟子员,受知于学使高裔。此后,高裔经常督促和指导方苞练习时文。高裔为人“博大敦笃,粹然有古贤之风”,高家有仆人得了重病,高裔担心搬移会加重病情而致其死亡,宁愿暂谢宾客,也不肯为了会客之需而移动仆人。[12](www.xing528.com)
五十岁时,方苞叙其生平知交说:
余弱冠,从先兄百川求友,得邑子同寓金陵者曰刘古塘,于高淳得张彝叹;归试于皖,得古塘之兄北固,于宿松得朱字绿。辛未游京师,得四人曰: 宛平王昆绳,无锡刘言洁,青阳徐诒孙。其志趣之近者,则古塘、彝叹、言洁、诒孙也;术业之近者,则昆绳、字绿、北固也。余平生昵好,志趣术业之近,与诸君子比者有矣。然其年或先或后生于余,而自有其侪;或年相若,而交期则后。惟诸君子同时并出,而为交皆久且深,故世莫不闻。[13]
人以类聚,方苞兄弟俩与刘捷古塘、张自超彝叹、刘辉祖北固、朱书字绿、王源昆绳、刘齐言洁、徐念祖诒孙等志趣、术业相近,因而相知相得,交往也就久且深。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四人”后仅列了三人之名,另一人实为戴名世。校点者不察,认为“四人”应作“三人”。其实,下文说死者七人,存者三人,共十人,而文中列名者九人,显然方苞是有意未列另一友人之名,而非笔误。戴名世的母亲为方苞从姑母,与方苞既是同乡又为亲戚,但因分居两地,早年未曾识面。直到方苞随其师高裔至京师时,二人谋面并结为至交。方苞作此文时,出狱才四年,自然不便直书戴名世之名。或曰戴名世生于顺治十年,大方苞十五岁,不符合文中的“年相若”之意。实际上,“年相若”只是个约略的说法,如文中明确提到的王源,生于顺治五年,整整大了方苞二十岁。
方苞不因故友被刑而将其抹杀,更没有因被其牵连而生恨,仍然在文中肯定了包括戴名世在内的这帮好友“行修而学殖”的品质,抒发了“遇之穷,而无一得其所”的郁闷,揭发了逝者皆赍志而没的残酷现实。虽不得已用了曲笔,但他威武不屈,不诬友朋,确是一个信、义之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