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复习案例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复习案例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1)运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说明在修改个人所得税法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意见的理由。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A区人大代表、人大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怎样履职尽责。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复习案例

1.教学实施的背景

●教材分析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2)第五课。这一课有“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两框,主要阐明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复习让学生能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分析相关政治现象。

●学生分析

上节课已进行了知识结构整理复习,学生基本能复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干知识,并能结合实际政治生活现象说明。同时“两会”刚刚结束,学生有想知道得更明白的愿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清晰应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分析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有关活动。

能力目标:通过复习学习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情感价值与态度目标:坚定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情感信念

2.教学实施观察与分析

第一环节,展示复习目标和主干知识复述。

教师:(展示复习目标)同学们,上一堂课我们共同梳理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课的主要知识,并构建了知识框架图,你能复述该课知识框架吗?

学生:复述本课知识结构,一女学生上黑板板书,交流。

观察分析一:上节课已进行了知识结构整理复习,本节课前5分钟请1~2位学生口头回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干知识,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及时回顾,巩固记忆理解。

第二环节,组内和组际交流。

教师:本堂课我们来个头脑风暴,寻求“能应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分析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有关活动”。

(展示材料和问题,人手一份)

调整个税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2005年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1980年的800元提高到1600元。但是很多民众觉得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太低,自己负担过重,就将该意见反映给全国人大代表。人大代表经过调查研究,把意见传达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然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初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后,广泛征询专家建议,并将该草案及说明公布于中国人大网,向全国民众公开征集意见。不到一个月,民众反馈信息已超过22万条。后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

1)运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说明在修改个人所得税法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意见的理由。(12分)

学生:按学习小组,4~6人为一小组,各组有男有女,按异质指导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默默地观看、记录、整理、讨论。具体步骤有机融合,内容如下。

①先独立思考、动笔完成。

②随后交换组内交流,学生改进自我思路。

③学生愿意展示自己思路的,把自己在组内交流后改进的解题思路板演在黑板上。

④其他学生认为展示的同学思路不正确或有缺漏的,可上讲台用不同色笔在黑板上进行修改补充。

⑤要求展示思路的同学说说他们的想法,也请上台来修改的同学说明他们修改的理由。

⑥总结反思,形成一定的共识。从如何审题、分析材料、联结原理,到组织答案共同反思修正贯穿整个课堂讲授。教师展示参考答案供学生参考反思。

教师:在上述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默默地观看或偶尔会穿插一个问题,或是一点解释,参与讨论几句。

观察分析二:通过学生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展开讨论,并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碰撞,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下课铃声响起,课程内容结束,余下的问题待课后探讨。

原第三环节:变式思考和限时训练未完成。

变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活动的依据。(12分)(www.xing528.com)

变2: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行使职权的。(12分)

变3: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说明人大代表参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理由。(12分)

变4: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分析人大代表是如何履行职责的。(8分)

【限时训练】

题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做主为宗旨,表4所示是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部分工作。

表4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部分工作

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知识说明,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

题二:人大代表王老师发现学校周边的部分商家有向学生兜售内容低俗,甚至不健康书刊等违法违规行为,于是写了《净化校园周边文化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议案递交给A区人大。A区人大十分重视,将议案转发给了区文化局、教育局、工商局等相关部门,要求立即对此类现象进行整治。区相关行政部门联合部署展开了一系列行动:对全区校园周边的文化市场进行联合整治,实施制度化、常态化管理;下拨专款,加强各校图书馆(室)建设,增添各类优秀图书;由区教育局组织,在学校里进行“读好书,写好文”周周评活动。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校园周边文化环境得到净化,学生思想精神状态发展趋势良好。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A区人大代表、人大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怎样履职尽责。(10分)

错误跟踪】 ____

同伴签名____

观察分析三:原来的操作和意图是通过个体限时训练,能准确、快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同伴的交流互助,改进自我学习;通过错误跟踪发现问题,激发和延续学习兴奋点。

3.结果与讨论

●教师评课

参与研讨的老师指出这堂课十分注重学生的有效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思考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班级汇报交流等形式,运用头脑风暴法、习题演示法、小组讨论法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我的反思

这节课表面上看,预计的学习内容没有完成,但笔者认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有精彩之处,因为从学生舒展的表情和课堂讨论发言,交流反思的自然度、深刻度都能感知到。何以如此?笔者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思考和借鉴。

1.着眼学习设计,让课堂变为学堂

叶圣陶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孜其如,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敢于把问题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反思、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堂课上,学生与老师一边思考,一边在纸上做记录,偶尔老师会穿插一个问题,或是一点解释,学生们简单地参与讨论。在课堂上,没有听到老师的娓娓相授,没有看到师生精彩的追问与对话,有的只是他们默默地观看、记录、整理和间或的讨论。老师课堂言语的占时可能连10%都未必有,真正成为站在学生身后的老师。而学生的学习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老师又该怎样支持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呢?

高明的老师是以核心知识(方法)的、简明的“学习设计”来促成本质意义的学习的发生。这堂课没有把具体知识事件作为必须的学习目标,而把经历观察、记录、思考、整理的过程所带给学生的政治观与方法论的影响视作第一学习目标。这也许就是我们平时课堂的局限,以及我们“学案”的编制与运用的“软肋”。

2.重视个性反思,让互助更有深度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成长速度并不一致,如发现数个儿童对同一问题的回答都是错的,则绝对不可据以推断他们在思维上犯了同样的错误。”而我们平时对学生的错误矫正,是针对学生在试卷上或作业上所表现出的共同错误,一相情愿地或要求学生重做,或课堂重点讲解,从而补救学生学习的不足。显然这样补救是欠缺的。

今天的课堂却弥补了我们的不足,给我们开启了一条探求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统一通道。这堂课把时间和问题大胆地交给了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和问题,先独立探究,并在事先准备好的本子上写下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答案,在组内交流反思,班内交流反思,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他对问题的看法以及解答时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的“潜意识”尽量暴露在课堂中。学生在自主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参与交流合作,又在交流合作中不断反思,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多层次的学生需求得到弥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收获和进步,真正成为课堂主人。

3.把握心理需求,让评价更为积极

课堂学习中,学生情绪的安全感、归属感、自信、自主权等有比较强烈的心理需求,如果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关注,就会对学习活动产生心理抵触和抗拒,导致学习低效。而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能激励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过程中。

在这一堂课的学习中,同伴互帮、组长帮忙,老师在巡视观察中发现有学生状态不好或碰到困惑,能及时给予鼓励、指点。爱的情感线贯穿课堂全过程,有老师关爱、生生互爱。特别是答案不正确的学生,他也在毫无恐惧的情境下,说出他对问题性质的了解以及思考的过程。让他自由表达意见,使其有机会为他的不同思维方式做解释辩护。在这自由开放的课堂心理环境中,当他发现老师或其他同学的答案比他更好的时候,他才会更自然地修正自己的思路。

4.储备源头之水,让生成更加有效

这一课堂初看学习环节简单,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充分,教师做得很少,好似教师起的作用不大,其实不然。教师更关注学习方法的体会与习得,更重视学生立场的问题与体验。这一过程伴随着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创造、生成。这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储备应该是更宽、更厚,夸张一点地说,是无所不备。

这一堂课之所以能既规范有序,又充满生活感悟和灵活的创造,源于对文本的精当、深刻的理解,学情准确精细的把握,更是得益于教师对学习本真的理解,还原本来的学习,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向主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回归到课程本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的意义大于一些具体的、确定的知识的传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