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实施的背景
●教材分析
《国家宏观调控》这一课题首先从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身的、固有的缺陷出发,论证实行国家宏观调控的必然性,阐述国家宏观调控的概念、目标及手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手段。
●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上一个框题的学习,明确了市场经济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后,对市场经济有关知识做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例如市场经济既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又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点,因而,资源配置既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情感价值与态度目标:懂得市场经济中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2.教学实施观察与分析
在实施《国家宏观调控》教学之前,笔者参加了一次温州市级研讨课活动,活动主题是开展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有一节公开课正好是《国家宏观调控》这一框题。
观察分析一:原先创设的探究性问题实施效果。
①根据教材的特点及新课标探究教学的要求,该公开课执教教师在实施《国家宏观调控》这一框题时,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概念、目标及手段”问题上,该老师是这样设计探究问题的:
先播放《新闻联播》(关于“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上浮的调整”的报道)。
再设置讨论题:中国人民银行此次对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调整有何意义?
然后设置第二个讨论题,目的是强调积极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背景材料:1985年至今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GDP年均增长率为8%以上。2003年为9.1%。2004年GDP预期增长率下调为7%。
讨论题:经济增长速度是否越快越好?
②学生实际:因学生对国家宏观调控的概念、目标及手段缺乏了解,对讨论题无法深入地展开,只能根据课本念一念,而教师也只能自己解释。又由于学生无谓的讨论时间占多了,教师的解释很匆忙,没有达到预期的探究目的。
③在教研活动中的认识:在讨论会上,大家共同认为探究性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创设”最为重要,要体现层次性、可研究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这堂课之所以达不到预期的探究目的,是因为问题的情景过于抽象,离学生的实际认识较远。针对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可选用我国近几年典型宏观调控的材料进行对比探究。
观察分析二:调整后的课堂教学效果。
笔者根据开放式课堂教学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对该部分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
【激疑】 教师向学生提供材料方向和参考性问题,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一些问题。
材料一:1993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在大步前进的同时,出现了乱集资、乱投资、片面追求高速度的现象,通货膨胀率高达两位数。如果继续上升,会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的恶果。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及时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1996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软着陆”──既保持了经济增长的高速度(1993~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1.6%),又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全国商品零售价涨幅1997年上半年回落到1.8%),有效地促使国民经济进入适度快速和协调发展的轨道。
材料二:2000年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低迷萧条的通货紧缩现象。国家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长期国债,投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9次银行利率下调,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清理整顿在用电、买房、购车、通信等方面抑制消费的政策。
材料三:(播放2004年《新闻联播》)2004年,我国又进行人民币存贷利率调整推动宏观调控,发挥稳定物价,抑制房价,促进企业合理投资等作用。国家运用法律、行政手段打击违法投资,如“江苏铁本”事件。
请讨论:
①三则材料的做法目的是什么?
②三则材料有哪些相同点?
③他们分别采取了哪些手段?
④通过上面的讨论,你认为什么样的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第二层次拓展点:
⑤经济增长速度是否越快越好?
⑥(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此次对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调整有何意义?(www.xing528.com)
【建组、调查研究】 在自愿基础上,教师按照建组原则,组建学习小组(6人组共6组,8人组共2组,一个班级共分8组),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能力、成绩来指导混合编组,即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尽量保证每个小组的学生各有所长。
为改善上次组内任务分工不明的情况,这次要求学生根据本组的总任务,与小组同学一起,围绕感兴趣的活动主题,制订详细可行的活动方案,进行具体工作分工,如可参考以下小组活动方案。
活动项目:____
活动任务:____
活动地点:____
活动方式:____
具体安排:____
人员分工:包括采访人、摄影人、问卷调查员、课题写作与汇报人、网络查询报刊摘要人、资料管理打字员、组织协调人等(依具体情况而定)。
【展示交流】(课堂表现简述)在这一阶段,课堂上学生思维十分活跃,发言有实际内容,教学目标达成,其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的形成,获得概念,领会道理。
3.结果与讨论
●学生座谈
为了从学生角度了解开放式课堂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课后针对“上完《国家宏观调控》这节课你有什么感想?”对部分学生进行了主题团体访谈。同样是按照案例一的方式抽取部分学生,对他们的回答内容进行了整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学生观点A:以前对新概念的学习大多都是教师把新的知识点给大家讲解,再做题巩固知识。今天先由我们从生活实际材料中自己发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把它们的内涵总结出来,我们觉得自己理解得更深刻。
学生观点B:能把自己的看法与同学的看法联系起来比较,交换观点,分享看法,我很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
学生观点C:我觉得在课堂上越思考,问题越多,这样自己就要不断地动脑筋,不像以前上课老走神。
从他们的体会中普遍反映出,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效果很好,自己的主动性大了,学习积极性更高了。
●教师评课
同样对事先邀请来的五位同专业听课老师,课后进行访谈,整理起来有以下三种感受。
教师观点A:学生学习新知识更加积极和主动,也较深刻。以前我们对概念教学,更多的是讲解,而没有交流的时间,限制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对于学生的想法、观点,无法了解。实施这种开放式课堂教学,不仅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且我可以“读”到学生的想法,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观点B: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设计问题环环相扣,层层展开,实现师生、生生的对话,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探究、发现问题,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经过主动参与,自己思考,更加有助于学生理解问题。
教师观点C:利用生活材料学习新知识,对于部分自学能力弱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在自学阶段教师要做好指导。
●我的反思
从案例二的记录中可以感受到,前后两节课对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都是想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但为什么到了实践操作中则会出现迥然不同的效果呢?
(1)开放式的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创设”最为重要,要体现层次性、可研究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9]第一堂课之所以达不到预期的探究目的,症结就在这里。问题的情景过于抽象,离学生的实际认识较远。第一堂课讨论问题的设计(中国人民银行此次对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调整有何意义),学生只能就《新闻联播》的报道材料中进行表层归纳,而不能展开深入讨论,领会其实际意义,明白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其症结就在于设问的内容抽象,学生本身缺乏这一部分的知识储备,即设问点不在学生的知识最近发展区,而且离它很远。而调整后的第二堂课教学设计,能抓住学生的知识最近发展区,先进行选择典型知识铺垫,然后就材料信息体现出的变化设问,引导学生明白其中道理。这样设计探究性问题,能激起学生思维碰撞、交流,能逐层展开探究。经过这样的探讨交流,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师再略加点拨,新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掌握。
由此,类似本节课内容抽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概念多的课程内容,最好采取信息加工型的探究方式。要求学生搜集、教师提供等方式形成典型的材料,然后设置具有情境性和真实性的探究问题任务,引导学生推理、类比、归纳获得概念、发散思维、进一步理解知识,掌握方法、领悟道理。因为这类知识理性成分较大,决定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无法将其生活经验和所有知识直接挂钩,其生活经验不可能成为其学习所有知识的直接“挂靠点”。因此,已存在于学生认知结构中、最易提取的知识就自然成了匹配新知识的“原型”和提取新知识的线索。因此,学生自主探究能否良好展开,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找到用于匹配新知识的“原型”,和学生真正的“原型”相距多远。可见,按开放式课堂特征创设的问题,使原来抽象的问题找到了相关问题的最佳“挂靠”原型。
(2)开放式的课堂活动促进了学生自主
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是新课程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老子曾说:“我无为而民自化”。他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实质是“道法自然”,以自然之道治教学。“无为”就是顺教学之理,学生之性;我“无为”而学生“自化”。道家的“无为”思想为现代的教育制度完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这个曾经被批判为唯心主义的学派,却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与影响着我们的精神领域,思想政治课教学也逃避不了。这种渗透在教育领域的“无为”思想,与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似乎不谋而合。一直倡导“非指导性原则”的罗杰斯曾表达过这样一个理念: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这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消化,而这不是靠教师完成的。因此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指导探究,引发学生思维不断展开。
教师主导作用有暗线和明线两条。暗线是指问题的层次设计,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明线是指对学生回答的点评、学习行为方式的指导。第一堂课,在明线的引导上做得还可以,能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矫正、归纳。但暗线上的主导作用尚未发挥出来,课堂讨论探究上教师只是抛出一个大问题或总任务,而没有设计第二层次的引导问题(这种问题作用在于引入深层或提供预备知识做铺垫)。因此,在学生不能展开深入探讨时,教师也只能就学生的回答匆匆归纳,不能引导学生真正地去探究问题,发现知识的产生过程,领会其内涵。调整后的第二堂课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为完成一个学习过程的总任务,先从学生实际出发围绕总任务设计几个小任务,即设计好第一层次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展开探讨,在学生明白这些小问题时,再提出第二层次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由此,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探讨过程中“形散而神不散”,步步深入。教师也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抓住了三导:导思、导议、导评,即引导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去讨论、分析、探索,引导学生对问题解决结果的评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接受知识的能力。
(3)开放式的课堂交流鼓励学生多问
问题意识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创造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多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可见,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是科学发现、科学研究的前提,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由此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教学生命追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更注重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而第一堂课教学,还是停留在师“问”生“答”,教学中忽视学生“问”的指导与培养,课堂上一问一答,看似热热闹闹,有问有答,实质学生没能逐层自我追问,从而可能导致学生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走进教室,课后没有问题走出教室,甚至以后根本不带问题进教室。正如有些专家所说的“去问题”教育,这种现状对于我们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是极其不利的。而第二堂课教学则以问题引导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并不断地发现问题,整节课以问题为中心,不断提出问题、感知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自学、探究,主动地获取新知识、掌握新知识,潜意识地引导学生要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正所谓课前多“问”,课后“问”多。
●小结
案例二《国家宏观调控》是在案例一教学设计基础上改进的,是根据第一堂关于这节内容教学情况调整后实施的。从对调整后的整个教学过程的观察,以及学生的课后反应,其他教师的评议,上课教师的反思来看,本节课基本上实现了原来的教学目标,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这次的调查研究阶段要求学生事先设计一个明确的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学生的活动任务,同时也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上得到了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