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个性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及鼓励性评价方法

个性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及鼓励性评价方法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没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很难说是全面发展;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则只能是一种畸形的发展。因此,我们应鼓励和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某些学生的某方面一时达不到我们的教育要求时,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运用鼓励性评价,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杜绝压服、冷落、贬低、讽刺、嘲笑等行为。我认真反思后向学生检讨,采取鼓励性原则评价学生。

个性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及鼓励性评价方法

虽然素质教育喊得很响,新课改力度不小,可是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唯分数论、升学论、精英论仍然占上风,口上大喊素质教育,行动中应试教育坚定不已。学校重分数,轻全面发展;重所谓尖子生,轻大多数学生。责问行为者,为何逆流而行?答者,有的大诉苦水:其实我也不想但迫于升学的压力、家长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有的反问:我是逆流而行吗?老师不重视分数,学校不强调升学率,家长们答应吗?更值得担忧的是,许许多多的受教育者(学生)也认可这些片面的观点和行为。比如班上每学期“三好生”民主评选,平时学习分数高的学生往往高票当选。问及假期孜孜补课的学生累不累时,往往答道:只要考上大学再苦再累也值得。难道好成绩、上大学就是成才?

笔者深思,究其原因是在于人才观的认识上。即对于“什么是人才”“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等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上的不同,影响和制约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延续了这样几个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这些传统观念突出说明了一个问题:要想成才,谋个好职业,当个官,成为“人上人”,就必须通过读书来实现。莘莘学子“栖身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去“闯华山一条道”,通过一锤定音的考试来获取功名,也就成才了。这种人才观给后人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成为“人上人”,以荣宗耀祖;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大学,就高职位,成为栋梁之才。此外,从各地人才交流市场和一些新闻媒介传来的信息表明,用人单位要求受聘者的学历越来越高,动不动就要聘“硕士、博士”,至少要“大学本科毕业,英语四级以上”。似乎在我国,中专、大专学历已不是人才,不再需要了。其实,评价人生成功的标准有很多。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刘翔110米栏夺冠,他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李素丽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公交车售票员,但我们把她当作学习的楷模,等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状元应该就是各行各业的人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既需要一批高、精、尖的精英,同时也需要一大批中初级技术队伍,更需要难以数计的懂文化、懂技术、肯实践的劳动者和建设者,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人才“金字塔”模式。那么什么是人才?人才就是品德高尚、掌握知识、能力较强和业绩突出的人。以此来衡量,就要做到不拘一格育人才和选人才。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人,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

新世纪,我们提出了要素质全面发展,以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培养目标。这就要求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师的人才观是直接制约和影响教师评价学生的因素,而人是在自我评价、评价他人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不断地与人交往的。在这个过程中以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这个群体所要实现的价值目标来校正自己和评价别人,并且不断改变和校正对自己的认识。对青少年、儿童来说,他们最初没有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的能力,他们常常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或他人对他人的评价来对照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和评价,其中父母和老师的评价是最有权威性的,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为此,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给学生以科学、公正的评价至关重要。

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样样都优秀的全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美好愿望,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一味地求全责备,必然会抹杀人才的个性。因此,在教育实践中,要公正地评价学生,首先教师要确立“无差生”的教育理念为教育教学的意识先导。建议老师们把“差生”这个不科学,对学生的人格有贬低之意的名词从你的口中消失,从你灵魂深处的字典中永远抹去。教师应端正教育思想,树立两条基本教育信念:一是“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二是“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古人讲,有高山必有深谷。一个人越是把聪明智慧集中到某一方面,其他方面越容易出现缺陷。求全责备,只会助长平庸,抹杀卓越,埋没人才。人才是多种多样的,有个性才有特色。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没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很难说是全面发展;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则只能是一种畸形的发展。因此,我们应鼓励和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二,要以多元的标准评价学生。把教育教学目标从单纯追求高分转变到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把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从单纯看学生学业的成绩,转变到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完善能力的培养上。教育工作者不以学生某一方面暂时落后或优先而论定好与差之分,更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或不很确切的观点去任意评价某一位学生。教育工作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评价学生特别是当学生遇到挫折或失败时,要坚持以优点为评价的出发点,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某些学生的某方面一时达不到我们的教育要求时,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运用鼓励性评价,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杜绝压服、冷落、贬低、讽刺、嘲笑等行为。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有渴求被肯定、被赞扬、被称颂的欲望,都需要赞美。赞美是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更何况成长中的学生,哪有不喜欢班主任对其关心和鼓励的呢?在与学生谈心的过程中,班主任的表扬能使学生心情喜悦,能增强学生的信心,振奋学生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潜能。例如,在1996年笔者刚接管被别人认为是“三差班”的班级的时候,恨铁不成钢,常发脾气,呵斥学生,指责他们脑子不灵,老是讲了做不到。而学生行为、学习不但没转好,反而更坏,班级综合量化评估滑到后几名,我困惑了。可以说自己整天待在学校里和学生在一起,为何教育不好学生呢?后来我转变自己原先错误的教育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意识。我认真反思后向学生检讨,采取鼓励性原则评价学生。面对50位特性各异的学生,我总告诉自己: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他们的成长是在反复螺旋式前进的。由此每天我勤于观察,至少要发现并赞赏他们在成长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每当学生表现好或有进步的时候,我总是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哪怕是不起眼的优点和进步,都让全班同学来共同分享。对于学生的缺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所言:“在道德问题上不听话,坚决反对;因为淘气不听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思维上不听话,允许标新立异,予以支持鼓励。”即“行为上严,思维上宽”。随后我带领的班级改变了往日的沉闷,班级综合量化评估名次迅速提升,睡觉、逃课等不良现象奇迹般地消失了,学生变得规规矩矩,积极上进,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取得很大的进步。到毕业时,我班没有一个流生,在当年的中考中有几位还取得了相当优秀的成绩。可见,赞美不仅使学生精神振奋,而且也使学生与老师相互尊重,友好合作。同时,也说明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很难出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www.xing528.com)

经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教育教学的实践,笔者深深觉得,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应该真正树立“无差生”的教育理念,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教育的根本要义。教育教学要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应有的尊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要牢固树立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观念,积极开展以“爱”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班级的每一堵墙、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处细节的设计都要浸润平等、宽容、理解和激励,以微笑、激情、博爱去接受和欣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要一视同仁地关爱每一位学生,播种希望,播撒阳光,使学生视学习为一种需要,一种愉快,在爱的旗帜下茁壮成长。在我们的眼中个个是牛顿瓦特爱因斯坦爱迪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碰到的所谓“后进生”,应该仅仅是指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相对落后的模糊界定,这样去分析也是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而不应是该类学生的标签,更不能就此产生“他(她)是差生”的念头。教师要热情地激励、殷切地唤醒、积极地鼓舞,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功感,给学生信心和力量。

总之,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真诚地做学生的导航者、激励者,寻求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促进不同学生的共同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创造一种适合儿童教育的方法的永恒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