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源多样性教育:理论与实践,市郊公办学校的策略与前景

生源多样性教育:理论与实践,市郊公办学校的策略与前景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及其接受学校教育的成败有重要的影响。而三类学生的差异主要来自顺教育、缺教育和反教育的家庭。对于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教育也是如此,必须争取其家庭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家长原本的家庭教育存在偏差,在教师指导下认真纠正案例二尧,一个外来务工者子女,一个黑瘦的男孩。再让学生知道我们是一个集体,尧是我们班集体的一部分,当集体里有小朋友有

生源多样性教育:理论与实践,市郊公办学校的策略与前景

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及其接受学校教育的成败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张春兴教授曾指出,从入学起就有三类学生:顺教育学生、缺教育学生和反教育学生。而三类学生的差异主要来自顺教育、缺教育和反教育的家庭。可见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及其接受学校教育的影响之大。对于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教育也是如此,必须争取其家庭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以学校为核心的家校合作活动

以学校为核心的家校合作活动,指的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依据学校教育的要求,调整自身的家庭教育理念和行动,以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目标实现的过程。因为这一活动中学校唱主角,就需要学校中人(主要是教师)积极与家长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展开及时有效的沟通,根据学校教育的目标要求,以专业人员的素养给予家长具体的指导。

在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到,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方面的不足常常成为其在学校教育中表现欠佳的重要原因。对外来务工随迁子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必须首先打通其家庭教育,要想在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教育中取得进展,教师必须首先学会做家长工作。在进行这一工作的过程中,通常会有如下两种情况。

(1)家长家庭教育,在教师指导下转为积极配合。

案例一

12岁的小金来自安徽芜湖,现就读于五年级四班。这个孩子平时爱看科技类的书籍,尤其是导弹、飞机之类,课外知识较丰富。但他的学习习惯很不好,上课爱咬手指头,思想不集中,总是开小差。课后还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小金真的是让所有任课老师都头疼的一个孩子。为了纠正其不良的学习习惯,为了让他能完成每天必须完成的作业,老师没少上门家访,和他爸爸妈妈之间的电话联系也是极频繁的。可他总是好了一天,故态又重萌了。同时,小金的爸爸妈妈也反映:这孩子的回家记录本总是记载得乱七八糟的,到底要完成些什么,我们不知道,就是他自己也搞不明白。听了小金家长的反映后,我和数学、语文老师进行了商量,能不能利用家校通平台,把每天的回家作业通过短信发送到小金爸爸的手机上,如果小金当天的课堂作业没有完成也可以通过短信及时告知他的家长。经过讨论,我们三个任课老师都觉得这办法不错。

第二天早上,我向两位任课老师询问了小金的作业情况。令我欣喜的是,小金完成了所有的回家作业,连昨天留下的一些数学课堂作业也在家长的辅导下完成了。听到这样的大喜讯,我连忙又给小金爸爸发了短信:小金爸爸您好!您的孩子完成了全部的作业。请给予他鼓励和表扬。同时,谢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小金爸爸马上回复了我的短信:谢谢老师,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

一周过去了,小金仍旧能认真完成回家作业。家校通不仅解决了小金的作业问题,通过短信我和他家长还进行了其他方面的沟通和交流,例如小金在听课时喜欢做小动作、劳动不积极、和别人打架了……他爸爸也能及时地了解到这些情况,并对小金进行沟通教育。而小金呢,知道“家校通”这个秘密武器之后,自己也开始慢慢学乖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再也没有空子可钻了。老师们发现,他在校各方面的表现较先前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上课开始举手发言了,课堂作业不会拖拉到最后了,别人在劳动他不会去捣乱了,打架事件也减少了……渐渐地,老师的短信内容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从更多的“告状”变成了更多的表扬和鼓励。

(2)家长原本的家庭教育存在偏差,在教师指导下认真纠正

案例二

尧,一个外来务工者子女,一个黑瘦的男孩。我常开玩笑地跟他说:“尧,的名字跟你很像,老是不停‘摇来摇去’,一刻不停。”的确,你很难看到他安静的时候,他总在你面前不停“摇晃”:桌上,桌底,地板上;趴着,靠着,躺着;低着头,剥手指甲,把尺当弹簧一样耍。如果换在下课,那完了,你会无论在何地都会发现一个满头大汗的瘦高个男孩子,当他发现你时,他还会无邪地朝你笑。最让人奇怪的是:无论在何地!

的确,他很让人头疼,他从不会专心地完成作业,除非你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而且要死命地盯着他,否则……会有很多让你发火的理由。他写一个字很慢很慢,每一个笔画仿佛都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那是在绣朵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写完一笔之后,他会开始观察起周围的各种情况……所以,常常人家作业做好了在游戏,他却只写了两三个字。

在班中,他的朋友少之又少。只要是他自己的东西,他都出奇的爱护,不舍得拿出来和同学分享;课间活动时,他喜欢去惹别人,喜欢和同学拉拉扯扯。即使一个人,他也会做出一些莫名其妙,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当然,他也有优点:爱看书(只限于自然、武器、汽车之类);还有,他是个单纯的男孩子,心眼不坏。

经过家访与向其他家长的侧面了解,我找到了尧的症结所在。尧的父母是外地来沪打工者,很晚才有这么一个宝贝儿子,而且尧小时候常常生病,读幼儿园时,睡病床的时间几乎比睡在家里的时间还要多,因此,父母对他自然疼爱有加,事事都依着他。另一方面,父母工作又相当繁忙,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就比较少。平时就由爷爷奶奶帮忙照顾,使得他更加娇气,“无法无天”,家庭作业经常无法完成,也很难把家长的话放进心里。

对于这样的孩子,多动,单纯,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单靠学校方面的力量是极其微弱的,我于是决定从孩子父母、班主任、学生这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多管其下”,以班主任为主线,分别从家庭、班级分条线展开。

孩子家长都是非常通情达理的,乐意与班主任沟通。他们了解自己孩子的不足,对于自己孩子的不足从不避讳,也常常为此头疼,想改变现状,很直率地对我说:“我们背井离乡来上海打工,都是为了给孩子创设好的生活条件,接受好的教育,这个孩子让老师多操心了。”他们甚至还对我说:“如果他有什么不对,严老师,你不要顾及我们家长,你打他好了!”所以,当我提出要家庭、学校合作,用专门的家校联系手册、家校互动平台进行交流,家庭方面由父母多督促,多提醒,有问题马上与我联系时,他们很爽快地同意了。所以,孩子在家的家庭作业基本不用老师多操心。

在班级里,我用班会课、午会课的时间,专门拿出尧的事情,针对他没有朋友的情况进行讨论。我先让小朋友说说你不肯和尧交朋友的理由,让尧清楚自己存在的不足。再让学生知道我们是一个集体,尧是我们班集体的一部分,当集体里有小朋友有困难,我们都要伸出手去帮助他。当很多小朋友都愿意做他的朋友时,我趁热打铁,请小朋友说说你打算怎么帮助他……集体的力量大,你看,那么多点子:看到他不做作业,要让他赶紧做好;看到他在玩,要问问他有没有完成作业……渐渐地,我看到尧会和他新结交的朋友一起做作业,一起玩耍,一起看书,“谈天说地”……

但孩子是没有常性的,当他犯老毛病时,我就把他找到办公室和他谈话。当他行为有偏差:作业不做,光顾玩,小朋友劝他他还不听,还要追着人家满教室地跑,我就严厉地批评他;当不能完成他的承诺时,用他自己定的标准进行适度的惩罚。如,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本来写两遍时,现在再加一遍。当他情绪低落不稳定时,有温和的安抚;当他改变了他的缺点时,我也不忘给予他热情的表扬,给他一颗糖果表示对他的嘉奖。记得上《鲸》一课时,请小朋友课外找关于鲸的资料。他回家就忙得不亦乐乎,收集课外书上的资料,还让妈妈复印,网上下载文章,第二天拿着厚厚一叠图文并茂的资料,绘声绘色地给全班小朋友介绍鲸。我当时感动极了,马上把他的资料展览在班级的小知识栏里,并在班级中很郑重、很热情地表扬了他,重新树立了他在学生中的威信:“瞧!别看他平时挺淘气!知识还真丰富呢!是个了不起的课外知识小博士呢!”霎时,掌声雷动,小朋友向他投去赞赏、羡慕的眼光,他挠挠头,不好意思地咧着嘴笑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依然那么调皮,但我已看不到孤单的影子,我会看到更多的小朋友走近他,和他分享他的快乐!(www.xing528.com)

记得这次春游,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分享午餐,冷不丁,一只手平摊在我眼前,一颗包装精美的糖果闪现在我眼前:“严老师,这个,给你!”是尧!他把糖果轻轻放我手里,露出一个真诚、甜甜的微笑,转身钻进了小朋友中间。我握着那颗还带有温度的糖果,心理感慨万分。如果一开始,我只是一味批评和表扬,用这两把大刀把他砍削成我们所需要的那种“标准”孩子,结果会如何?他还会每天能把课间作业按时完成吗?他还会有好朋友吗?上课能看到他高举小手要抢着回答老师的问题吗?还能看到他递给我的厚厚的课外补充资料么?……答案很明显。是的!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保留孩子的“原汁原味”,多管齐下,帮助他们塑造有个性的自我。

2.以家长为核心的亲子教育团体辅导

家庭教育主要是父母给予子女的教育,父母的素养和教育能力对家庭教育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城市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儿童的成长环境更为复杂,对父母的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发了人们对亲子教育的关注。

在办学实践中发现,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且为生计所迫,往往缺乏参与孩子教育的意识与能力,使学校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在我国当前大班授课还很普遍的情况下,本来在校学习就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回家后的努力变得非常重要,然而同时缺乏自学能力和家长指导的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常常陷入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令身为教育者的我们十分痛心。而加强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父母的教育能力,使其更好地与学校配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出路之一。

亲子教育本应是多种机构,包括社区、企事业单位、商业机构、中小学校等共同参与实施的。但从举办机构上看,主要以中小学为主。应该说,中小学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拥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教育人员,又与家庭联系至为密切,因此理应承担起亲子教育的职责。中小学也大多建立了家长学校等专门以亲子教育为职能或带有亲子教育职能的组织形式。不过从这些组织形式的运作看,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譬如,教育的内容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系统性;全体家长接受同样的内容,缺乏针对性;教育形式主要采用讲座形式,比较单一等。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是提高亲子教育效果的保证。例如,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具体特点及教育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系统规划亲子教育的内容;针对不同问题的家庭,比如单亲在亲子教育的方式上,除团体讲座外,可采取工作坊式的实践指导、经验交流、专题活动等方式灵活开展。一些学校已在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家长亲子教育方面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尝试,下面是Z小学进行团体辅导的案例。

Z小学是一所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占70%的小学,由于这些孩子的家长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家庭教育的能力,因此这些孩子普遍缺少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进城务工子女家长的素质,加强对进城务工子女家长的教育培训,既是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摆在我们学校及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艰巨任务。

举办讲座、提高认识

做家长的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进城务工子女家长也不例外。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他们却未必知道。为了让进城务工子女家长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通过了解孩子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遵循规律,科学施教,学校可以邀请有关专家为家长作心理学讲座,比如《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等,通过一个个讲座让家长认识到:一个人良好的心理健康是他终身的财富。相信听了讲座以后,进城务工子女家长肯定会收益匪浅,使平时知道的、模糊的、似懂非懂的零星点滴的健康心理方面的知识有一个比较明确、系统的认识。有了理论上的共鸣,家长才能认识到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但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言传身教,而且还要力求了解孩子的心理,给予理解、体贴、关怀、教育和引导。进而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不求孩子出人头地、出类拔萃,但求其身心健康、情操高尚、品学兼优,做个今后对社会有所贡献、有所作为的有用之人。

调查分析、对症下药

“有的放矢”是做好任何工作的法宝。为使进城务工子女家庭教育具有针对性,我们应该重视家庭教育的现状,以便对症下药。孩子最能反映真实情况,于是我们可以设计“你父母是否常与你交谈?你认为你的学习环境好不好?你父母的业余爱好是什么?你父母怎样对你的兴趣特长?你父母在文明、礼貌、学习、上进、诚实等方面能否为你做出好榜样?你认为你父母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需要改进?”等问题让学生作答。孩子是诚实、天真的,他们会把这份卷子当作亲密的朋友,有的倾诉,有的表扬,有的批评。通过学校认真细致地诊断分析,成立进城务工子女家长学校,再让家长学校制订出较为具体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和实施方案。同时还可以在进城务工子女家长中开展争当诚信家长、学习型家庭等活动,由学生制订出评选条例。由于内容涉及面广,针对性强,在这些影响广泛的活动中一定会涌现出许多能教善导的称职家长,使那些进城务工子女在心理素质、品格修养、学习成绩等方面有长足进步。

此外,调查了解、诊断分析、手段措施是办好进城务工子女家长学校、提高进城务工子女家长素质的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调查了解是基础,诊断分析是重点,手段措施是关键

定期函授、全方位渗透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进城务工子女家庭来到一个文化、习俗大相径庭的陌生城市,它的家庭环境包括亲子关系、家长素养、教育方法乃至家庭内部的情感氛围,对于进城务工子女的发展更具决定性影响。考虑到我校三分之二的进城务工子女家庭,如何提升家长的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从而发挥最大的教育潜能,我们可以坚持在学校校刊《新芽儿》上定期函授,内容可以是“重视对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形成良好的亲子行为”、“重视孩子的三个智力高潮”等,有效地发挥校刊的普及、指导作用。相信这一份小小的报刊定能成为进城务工子女家长的良师益友。

交流座谈、切磋提高

许多进城务工子女家长能意识到自身文化素养不高给孩子带来可能的不利因素,但很少能花时间静下心来加强自身学习。为了尽快提高进城务工子女家长的素质和修养,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不仅可以邀请优秀家长现身说法,还可以经常召开座谈会、心得交流会,为这些家长创设学习、切磋、交流、提高的机会与氛围。这一点我校一贯做得非常好,每个学期都会组织这种活动,那些优秀家长教子成才、教子有方的生动事例无不打动进城务工子女家长的心。许多家长感慨地说,我们农民工出来打工不容易,为了自己的孩子不比城市里的孩子差,不仅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严以律己,以良好的形象去感染孩子,以睿智去启迪孩子,以知识去充实孩子,更重要的是要以开朗、善良、坦诚、热情、进取去感化孩子,同时也使一些家长重新为孩子创设学习环境,把打工的精力挤出来花在孩子的学习上,为孩子做出了榜样。

门诊咨询、适时指导

每一个进城务工子女家庭是有差异的,家庭教育应该重视学生、家长的个体差异和个别指导,而个别指导的最佳形式是咨询。为满足所有进城务工子女家长的需求,学校应积极为他们开辟咨询途径。首先开办心理辅导教师、德育室主任、教导主任等负责的专科咨询门诊。然后可在各年级中培养一批由班主任担任的“咨询员”,不定期地为家长提供“简易门诊”,无偿服务。开设这种门诊咨询对学生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对家长能及时培训,及时指导,无疑是家长、学生共同的福音。

考试反馈、巩固成效

提高进城务工子女家长的素质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要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要有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作保证。考试也是一种既可行又有效的家教形式。题型可以是填空、选择、判断、问答等。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份问答卷,内容有:当学校要召开家长会,你会放下工作准时参加吗?当你的孩子要参加双休日活动,你会抱以怎样的态度?你认为你们家学习环境好不好?为什么?如果不够好,你有什么改变的措施?孩子犯了错,你采用什么方法?等等。我认为家长考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提高过程。相信经过“考试”,这些进城务工子女家长教育观念会不断改变,教育方法也会随之改进、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