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新娃娃中国行”主题教育活动是在“两纲”精神和学校“温馨教育”理念指导下设计的校本活动,旨在以爱国主义作为教育的灵魂,以民族精神教育作为德育的根基,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把学生培养成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真小新人。
(一)设计背景
这一主题活动的设计主要针对的是Z小学生源结构多样,80%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他们长年随父母在外,难得回故乡一次,有的从未回过家乡,对故乡的名胜古迹、人文风俗、经济发展等不甚了解,对家乡的认同感较低。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的流动、家庭教育的薄弱、原籍的教育水准与上海教育水准差异等原因,不少学生在行为表现、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公信教育背景下,如何关注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因地制宜有机渗透“两纲”精神教育,同时也为创办学校特色,促进学校的新一轮发展,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学校从适合学生发展角度出发,秉承学校“温馨教育”的办学理念,深入社区和家庭,展开调查研究,最终确立了“真新娃娃中国行”主题教育活动。真正的德育应该是潜移默化的。“真新娃娃中国行”主题教育活动,就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和民族文化的认知教育。
(二)实施过程
1.营造活动氛围
学校利用升旗仪式、班会课、“金色漂流瓶”广播站、家委会互动等各种形式作宣传动员,让每一个人受到感染,让每一个家庭受到振奋,让每一位师生积极参与到主题教育活动之中。逐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橱窗内,布置以爱国为核心的三风建设口号;大厅上,悬挂“真新娃娃中国行!”的横幅;墙壁上,开设“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知识壁;楼梯上,布置各省市地理风貌简介;走廊上,以名人字画、双语情景为主;大厅里,开设“行进书廊”,便于学生课外阅览;教室里,以学生动手布置为主,创设温馨教室;大队室,让大队委员们自己动手设计、规划,创建“金色漂流瓶”温馨队室。
2.开展“中国行”活动
以学生居住地区划分为主,由各班探究一个省市,组成若干小组(包括教师和家长),通过网上查找或课外阅读各自省市的地理位置、风俗特点、人文习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
利用班会课、午会课、主题队会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使得真新娃娃们除了认识自己的家乡外,还认识了其他省市的风土人情、发展变化等情况。开展设计图文并茂的电脑小报活动。以各省市的风土人情、人文风俗等为主要内容,加深他们对祖国各地民俗文化、名胜古迹等的了解、感知。举行说说地方方言、展示地方歌舞活动。让学生进行方言对话,产生“他乡遇故知”的情感归属感,一方面激发他们对故乡的探究欲,另一方面也让其余的同学了解了此地的方言文化。同时根据不同的民族风俗,排练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唤醒了他们对故乡的亲切感。进行与家乡的小朋友通信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从而进行无痕的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征文评比,围绕“夸夸我的家乡”主题,进行征文评选活动。
3.确立五大活动板块
在“中国行”的基础上,活动中确立了“民间游戏、民间艺术、人物风采、旅游景点、地方经济发展”五大活动板块。每个内容按时间段开设校本课程,根据年级特点组织探究。
民间游戏——让学生围绕民间游戏、家乡游戏、童年游戏进行探究;通过三大游戏让他们在欢笑声中受到熏陶。具体实施包括三个部分:
A.怀旧篇:梦回童年游戏。以“跳皮筋、石头剪刀布”等游戏项目在“毛主席的光辉”以及儿歌的音乐背景下,教师也和学生一起参与其中,勾起他们对儿时的回忆,体验怀旧的快乐时光。(www.xing528.com)
B.思乡篇:演绎家乡游戏。以“竹竿操、击鼓传球”等游戏项目在民族打击乐的伴奏下,学生和家长一起嬉戏其中。通过游戏让他们多角度、深层次地去了解家乡的游戏文化,从中受到文化的熏陶,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C.DIY篇:创编特色游戏。学生以“呼啦圈、算24点”等游戏为起引,自行创编游戏,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民间艺术——让学生通过网上搜索、询问家长,根据自己的喜好,参学校民间艺术兴趣班。在参与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将兴趣内化为一种情感上的热爱。
人物风采——通过学生说说家乡的英雄人物或科学家的故事,并让英雄或科学家走进学生,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精神。
旅游景点——通过找一找、问一问、说一说、看一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旅游名胜古迹,了解上海的现代化旅游景点。
地方经济——通过了解地方经济的发展,激发学生从小学好本领,长大为家乡发展作贡献的情感。
4.开设四项校本课程
中国字画:在低年级开设“中国字画”课程,让学生了解字画的简单内涵,初步掌握书法和国画绘画的技能。中、高年级开设“中国字画”兴趣班,让学生了解中华书法和国画的精髓,不仅掌握中华书法流派和国画绘画技能,而且参与各级各类的书法、国画比赛,在“敏之杯”、“爱满天下”等少儿绘画大赛中,有近百名学生获奖。
民族打击乐:成立学校民族打击乐团,由中年级喜欢民族打击乐的同学组成;邀请专家定时定点进行现场技能指导。在真新街道文化节等大型活动中,我校民族打击乐团被邀请演出并受到一致好评。
“小百花”越剧:根据生源特殊性,从中国戏剧中选择越剧,结合现有师资和社区资源,成立“小百花”越剧团;在各年级中开设越剧课程,让学生基本了解越剧的起源、流派、名曲等,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一些经典越剧曲目。同时我们还与上海市越剧院牵手,提升学校越剧文化品位。
中国结:在低年级开设“中国结”课程,让学生了解中国结的编织方法和历史渊源。中、高年级开设“中国结”兴趣班,让学生以“五福娃”为切入口,逐步进行中国结的创新编织。在学习中培养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