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很早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各个国家都基于本国的社会现状、教育实情,制定了具体的教育对策。
美国早在1960年,就针对迁移学生的学习问题发起了“迁移者教育计划”,该计划旨在为迁移学生(主要指5—17岁迁移的“农场工人的子女”)提供补偿教育和服务支持,以降低迁移流动对学生的不利影响。1988年通过的“学校促进法案”又将年龄范围调整到3—21岁。2002年1月,美国通过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NCLB),这项在2001年由美国总统布什签署的法案,目的在于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优质教育,完成全部学业,不让一个孩子流失。凡是符合迁徙孩子的定义,或者他们有资格证书电子记录的儿童,均有资格接受MEP服务。当然确定一个孩子是否符合这个定义往往并不容易,取决于对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监护人所提供信息的评估。具体而言,应符合下面三条要求:(1)年龄低于22并且还没有从高中毕业,或者没有拿到相当于高中水平的证书(表示有权利进入免费公办学校);(2)流动农林渔业家庭子女或者监护人是流动农林渔业人口;(3)该儿童已在过去36个月内,以获取(或寻求),或要陪(或加入)父母、配偶,或监护人临时或季节就业,符合资格的农业或渔业工作,而此就业是生活的主要手段。[1]结合该法案中的TITLE ONE PART C部分(该部分是针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名为移民儿童教育,EDUCATION OF MIGRATORY CHILDREN),可以看到美国在流动人口教育方面主要采取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措施:财政拨款、提供教育服务、开展针对性的援助项目、采取措施减少学生流动、利用网络传递流动学生信息保证流动学生学习的连续性、为流动学生及其家庭提供多方面帮助、实施移民书籍项目等。[2]
加拿大则提出了多元文化教育。其具体举措主要集中在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方面。1.家庭层面:家庭中的多元文化教育主要表现在家长通过与儿童进行谈话、游戏等活动,让儿童理解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同时,家长对其他文化的看法也影响着儿童对别的文化的态度。所以,在家庭多元文化教育中,家长要有多元文化的视野,客观、公正地对待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既不自高自大,也不妄自菲薄。[3]2.社会层面:通过政府的宏观教育政策,通过教育组织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研讨活动,通过营造社会多元文化的现实环境等方面推进多元文化教育的进程。[4]3.学校层面:实施多元文化课程、[5]编写多元文化教材、[6]培养多元文化教师[7]等多种途径以使学生为适应多民族的加拿大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