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对压力如何淡然处之

面对压力如何淡然处之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拳打出,必须力从地起,蹬踏、转胯、转腰、转背、送肩、出拳,这就是一条动力链,环环相扣,如同甩鞭子一般,必须一气呵成方能打出有力一击。古人没有解剖学知识,所以他们就认为这种协调发力,是由一股“气”贯穿始终的。所以,孟子也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一个意思。格物,即是对“物”进行分类和归类,对应西方的逻辑学。说的就是不停地训练分类,把对逻辑工具的应用固化到潜意识里面去,如此便“豁然贯通”了。

面对压力如何淡然处之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十章)

这句话,已经被彻底玩坏了,以致现在有人一看到营魄、一看到气、一看到玄就说是迷信。人家庙里搞神秘主义是门生意,我们搞神秘主义把自己唬得一愣一愣的是图什么?我们读书,是要学以致用的,要为我所用,搞出来鬼啊、神啊的,难不成还真想成仙不成?而且老子这么大的思想家,全篇都在指引我们去悟道,为什么就在这句当不当、正不正开始忽悠我们修仙、养生了呢?老子精神分裂了吗?

显然不是,老子从来不关心什么修仙、养生,他只讲为人处世,当然了,我们把为人处世练好,万事顺遂,心情愉快,身体自然也不会差,但这些只是做人做事的副产品。

营魄,就是魂魄,这就是古人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对“人”的认知,基本是仅凭借思辨做出的模型,没有经过严谨的实验验证,所以模型精度只能随缘。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过程,没有科学方法论、没有仪器设备,也就只能凭借思辨了。

这个粗糙的模型,简单讲是这样的。人既有形,就是身体,又有神,就是精神。主宰精神的那个东西,就叫作“魂”,魂是无形的,比较轻,也比较飘忽,是可以离开身体的。魂离开身体人就会精神失常,或者呆若木鸡,但是魂还可以回来,回来就恢复正常。当我们发呆的时候,古人认为就是“灵魂出窍”“魂游天外”了,自己体会一下,其实还是挺形象的,虽然不准确,但是不是还挺浪漫的?

主宰形的那个东西,就叫作“魄”,魄是有形的、附着在身体上、不能到处乱动。魄出问题,人就没办法行动,我怀疑是不是因为古人见到了脑血栓后遗症,发现这人精神都正常,什么都明白,就是说话、行动不利索,所以想出来了魄这么个模型?

魂这东西不光中国有,西方也有,叫“soul”(灵魂),人类经历的事都差不多,所以思辨出来的模型也是大同小异。我们不能因为模型不精确就一棒子打死,连引申义都不让用了,毕竟人家英国人也有迷信,我不照样喊着要找“soul mate”(灵魂伴侣)?而且,老子也不是想说魂魄本身,这句话翻译成现代白话,就是形神合一,形不离神,神不离形,大体就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意思。就是我不能装,心里想的和表现出来的要一致,心里乐开花,表面气呼呼,这不行,这样就是“离”了。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我不能一看到气啊、柔啊这些字,就往修真、迷信上面联想。古人那时候没有“潜意识”这个概念,也没有“协调性”这个概念,所以他们把这种协调性、潜意识又抽象了一层,建了“气”这个模型。其实,这个模型是很符合直观的,即便现在看来,也是个不错的模型,可惜被后人用歪了。

气字的甲骨文字形与“三”相同,应是云的象形,指云气,后来引申为所有千变万化、若有若无之气。古人习武,必定要练习协调发力,这跟现代搏击是一个道理。一拳打出,必须力从地起,蹬踏、转胯、转腰、转背、送肩、出拳,这就是一条动力链,环环相扣,如同甩鞭子一般,必须一气呵成方能打出有力一击。古人没有解剖学知识,所以他们就认为这种协调发力,是由一股“气”贯穿始终的。本来是很有想象力的一种模型,可以很好地指导提升实战表现的。可惜后来被人们玩坏了,变成了迷信拿来招摇撞骗。要我说,这些人不是蠢就是坏,大多数应该兼而有之吧。

古人也讲“观气”,大概就是看一个人的“气质”来辨别吉凶祸福。其实,这就是在看人们潜意识所体现出来的外在表现。真正大彻大悟、融会贯通的人,做什么都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在旁人看来,便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为什么能这样?因为人家“事上磨”得多了,为人处世都固化到了潜意识里,成了条件反射,想不守规矩都做不到了。

好比骑自行车,会骑的骑上就走,让他模仿一下不会骑车的样子,他反倒不会,为人处世也是一个道理。所以,孟子也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一个意思。

为什么“专气致柔”,就像婴儿?因为都是潜意识嘛,不用想、随心所欲、浑然天成,就像婴儿一样自然、不刻意、不做作。

那么为人处世,怎么才能达到这个程度?中国有一门传统“功夫”,就是《大学》里面的“格物”。格,木之分叉是也。格物,即是对“物”进行分类和归类,对应西方的逻辑学。朱子说:“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说的就是不停地训练分类,把对逻辑工具的应用固化到潜意识里面去,如此便“豁然贯通”了。当然,他没有强调“实验验证”,因为他所格的物,主要与人相关,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就可以验证了。后来阳明先生进一步提出“心外无物”,强调格物就是格自己的“心”,用现代话说,就是去分析自己在认知中建立的关于客观世界的模型。不过,阳明先生过分强调了去分析“欲情念”这一条线,当然这也是针砭时弊,是当时的对症良药,今天我们既要继承也要发展。把朱子和阳明先生的格物合起来,加上科学对客观世界的建模,是不是就完整了?(www.xing528.com)

熟能生巧,终有一日将格物的方法固化到了潜意识里,岂不就既“知天理”又“随心所欲不逾矩”了?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其实讲的就是格物的效果。也是神秀和尚说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而慧能和尚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则对应了老子的“能婴儿乎”,对应了孔子的“随心所欲不逾矩”。

看看,“仙人”“圣人”“佛祖”,说的都是一个意思。为什么会这样?难道真有天机。当然不是。只是因为他们用的都是汉字、说的都是汉语。语言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巨大的,不知不觉就会把大家同化。只要知道了精忠报国,就不可能没有爱国热血;只要知道了青梅竹马,就不可能不向往两小无猜,这就是语言的力量。

只要是以中文为母语、自己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那他就是中国人,哪怕金发碧眼也一样是中国人;反过来,母语不是汉语、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就算父母都是中国人,那么他也不是中国人。

很多人说佛教是印度的,这话太绝对。用梵文写的佛经是印度的,用中文写的佛经就是中国的。中国的佛教已经被汉字彻底同化了,里面很多例子都借助了中国经典典故,例如“明镜”便是借鉴了老子的“玄览”,“览”通“鉴”,意为镜子,所以,汉传佛教其实跟印度佛教不完全等同。

说这话倒不是满足民族主义情绪,只是给各位一个建议,读佛经的时候把它当作中国的经典读,这样才能领悟其中的奥妙。读不懂的,去中国经典里面找借鉴,道家的、儒家、法家的、墨家的,这样才更容易融会贯通。否则去读梵文,那就成了缘木求鱼,贻笑大方了。

后面的无为,又是一个重灾区,很多人借着这句话,宣扬混吃等死、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精神。但是看看老子的前半句,是不是爱民治国?谁能靠混吃等死治个国看看?无为,就是不要刻意而为,不要追求功利,就是后其身、外其身的意思。虽然不刻意,但是为还是要为的,否则怎么爱民治国呢?“无为”这两个字全篇多处出现,意思相互印证,本就是没有争议的,回头遇到了我们再展开详细谈。

“天门开阖”,又是个坑,书中还提到过“玄牝之门”,它们是类似的比喻,只不过这次用的是“天门”,然后说“能为雌乎”,不是跟玄牝、天地根相对应的吗?意思就是我们还是要“为雌”,雌有很多优点,这里说的就是可以绵绵不绝、生生不息、用之不尽地产出万事万物。后面章节还有一句“知其雄,守其雌”,到那儿我们再详细讲这个“雌”。

“明白四达”谁都明白。“能无知乎”,要稍微解释一下。不管是知道的“知”,还是通智巧的“智”,其实都不影响理解。在《道德经》的语境里,所有用来讽刺的知啊、智啊、仁啊、义啊、学啊、贤啊前面都加上“刻意”两个字就好理解了。老子从来不反智,不反人类、不反对爱……他只是反对刻意地去标榜这些。

玄德,对,就是刘备字玄德的那个“玄德”,这就是指大的、德的极致,没有任何其他意思,千万别拿它去修仙。“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就是后其身、外其身、不争、退、上善若水……总之就是,做好事,不留名,不但不留名,甚至连做了什么都不在乎,有功劳自己看不见,不争不抢,不想拥有,不去掌控。

我们甚至连它是不是好事都不在意,自己只是追求道,按照现有的道的模型也就是按德来做事,做好做坏,有功没功,有恩没恩,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