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盛顿王牌:改变美国革命的精英部队

华盛顿王牌:改变美国革命的精英部队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月,第二届大陆会议作出一项重大决议。最终,大陆会议决定称这支军队为“大陆军”或“美国军队”。马里兰特立独行地予以响应,以来自独立士官连的军官和军士为核心,组成了斯莫尔伍德营。斯莫尔伍德营还拥有一小支军乐队,成员主要是鼓手和横笛手。斯莫尔伍德出生在马里兰查尔斯县,来自一个政治家的家庭,受教于

华盛顿王牌:改变美国革命的精英部队

1775年5月5日,革命气焰高涨,巴尔的摩独立连来到巴尔的摩市郊,热切地等待前去费城参加大陆会议的各殖民地代表们经过。当乔治·华盛顿等代表——很快就要成为独立战争英雄——骑马进镇之际,仪仗队获得了奖励。

马里兰军热情地陪同要人们来到富饶的方廷饭店,坐落于今莱特街和红杉街,以一流的葡萄酒窖、24间卧室和以6棵红木装饰的会客厅闻名遐迩。仪仗队在饭店广场上列队,鸣枪三声,向各州代表组成的骑行队伍致敬。这壮观的庆典活动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时任陆军上校的华盛顿检阅了镇上的民兵,表示“对军官及士兵们的表现和举止很满意”。莫迪凯·吉斯特的独立连进而带队前往政府大楼,城市元老在那里热烈欢迎了代表们的到来。在会谈中,代表们致词道:“愿英国皇权统治终结之后,巴尔的摩依旧繁荣昌盛,人民依然安居乐业。”保卫马里兰的队伍即将踏上保卫更崇高理想的道路。

在巴尔的摩短暂停留之后,南方的代表们抵达了费城,出席了于1775年5月10日召开的第二届大陆会议。就在前一个月的19日,爱国者们在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战役中打响了“响彻世界的一枪”。这是殖民地与宗主国拉开战争序幕的第一战。

第一枪打响之后,紧接着波士顿也发动了围攻。马萨诸塞军等北美殖民地军队也是自备军装、装备和武器,由于出城陆路全被封死,把英国驻军困在了波士顿。尽管当时其实没有真正的美国军队存在,也没有任何殖民地宣布独立。相反,用华盛顿自己的话说,只有“各行各业的人民……几乎无人指挥或受人控制……混乱和无序在各地蔓延”。

6月,第二届大陆会议作出一项重大决议。虽然人们担心成立的军队今后会被用来对抗自己人,大陆会议仍然决定成立一支武装力量,并委任华盛顿为“殖民地联盟军队将军及总指挥官”。最终,大陆会议决定称这支军队为“大陆军”或“美国军队”。

华盛顿是弗吉尼亚移民二代,家中经营农场,家境小康,他曾在殖民地学成,成为测量员,而后在法国-印第安人战争中参军,立下赫赫战功。他的军衔先后晋升为陆军上校和弗吉尼亚省军队的团指挥官,掌握了丰富的作战和政治技能,都是日后领导新生美军必备的技能。华盛顿高6英尺2英寸,相貌俊秀,威严而沉稳,是殖民地数一数二的好骑手,体内似有用不完的力气。他继承了弗农山庄的农场,以及他妻子玛莎·卡斯蒂斯家的房地产业,成为一名有钱人。于是,他不得不走进殖民地的上流社会。华盛顿凭借人脉、气质和军功,似乎就是担任总指挥的最佳人选。可是,他不是唯一的候选人。

华盛顿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参加过法国-印第安人战争的两位老兵——霍拉肖·盖茨和查尔斯·李。李参加过多次欧洲战争,有丰富的海外作战经验;盖茨则在北美战场留下突出的战绩。不过,要说华盛顿最大的竞争对手,非大陆会议主席约翰·汉考克莫属,他没有上过战场,唯一的军事经验就是指挥光荣可敬的波士顿炮兵连——理查德·卡里隶属连队——进行阅兵演习。

约翰·亚当斯指出华盛顿具备两项珍贵的领导技能:“他拥有沉默的天赋,具备卓越的指挥能力。”作为独立战争中最关键的军官,华盛顿必须把分散在美国[1]3个殖民地的各行各业的市民——包括马里兰军在内——从散漫的新兵转化为战士。最终,这名总指挥官同马里兰的精英战士——纵横美国南北作战的少数部队之一——建立起特殊关系,他们将会在独立战争最艰难的时期,让整支军队团结在一起

在确立华盛顿对大陆军的总指挥权之后,大陆会议开始征兵了。经过一系列决议,大陆会议建议13个殖民地分别组建一个营1“享受大陆军饷”。马里兰特立独行地予以响应,以来自独立士官连的军官和军士为核心,组成了斯莫尔伍德营。

1775年12月,独立战争初期的马里兰爱国者政府——马里兰大会——决定在马里兰组建1444人“有军饷的守卫军”。次月,大会完善了征兵计划,确定这支部队包括“一个由9个连队组成的营,7个独立连,以及2个炮兵连”。每个连队包含至少68名二等兵,有的连拥有的二等兵甚至有100名之多。所有士兵都是志愿军,据描述都是“年轻、精神饱满、健壮的男子,互有血缘或家族关系,要么在本地拥有财产,都能熟练使用武器”。

响应第二届大陆会议为大陆军招募正规军的号召,马里兰建成了13个殖民地中最独特的一支武装力量,因为它既非民兵也非大陆军;反之,这是由政府出资(利用马里兰居民缴纳税款和后来没收效忠派财产的所得)建成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马里兰不受内忧外患侵扰。

这些志愿正规军服役[2]年,就可挣得由马里兰支付的军饷。二等兵起初可收到5又1/3美元;中士为8美元;上校军饷最高,是50美元。这点军饷,哪怕真发放下来,也不够军队中任何成员勉强糊口。许多人接到的军饷都不足数,被扣除部分用于购置制服。部分表现出色的战士后来获得了赐地奖励。

斯莫尔伍德营还拥有一小支军乐队,成员主要是鼓手和横笛手。在18世纪,战场上枪炮声嘈杂,战士很难听到指挥官的号令,于是战士们要学会听从鼓点节奏出战。每支队伍都有许多鼓点信号,战士听到不同的鼓点就要立即按指令行动。横笛手和鼓手还会演奏进行曲和让战士们和声演唱的流行小调。慢慢地,这些鼓点和军乐让战士们上下一条心。

除了武器之外,战士们需要鞋、带扣、长袜、衬衣、军裤、军帽、梳子、毯子、小刀、军帐、水壶等相关物品。一开始,这些必需品都是他们自掏腰包买的。大小军帐也是非常紧缺。一个军官反映他们连装备太差,战士们不得不“在没有毯子和军帐的情况下,露天睡在松树林里”。他抱怨道:“我们毫无遮蔽地站着,处在最没有防御能力的状态。”随着时间推移,战士们又需要替换衣服和装备了,有时能得到大陆会议或州政府的供给,但更多时候,只能盼来一场空。

新组建的部队还需要食物。军官写过不少信去为营队争取肉和面包。大陆会议定的每天食物配给定额是1磅1牛肉、3/4磅猪肉或者1磅鱼。供给还包括豌豆、蚕豆蔬菜、“苹果酒”和糖蜜。可正如制服和装备那样,食物配给也更像是幻想。开战后,许多马里兰战士都忍受着饥饿,衣衫褴褛,打着赤脚。

通俗点说,马里兰军是斯莫尔伍德营里所有连队的通称,由于殖民地把既有的独立连,包括吉斯特的连队在内,全汇编到威廉·斯莫尔伍德上校旗下。斯莫尔伍德出生在马里兰查尔斯县,来自一个政治家的家庭,受教于英格兰的伊顿学院。在参加完法国-印第安人战争之后,他被推选为当地政府马里兰省议会议员。在接受任命时,他已经年满43岁,身材魁梧,是马里兰德高望重的农场主,但他性格有些小气,所以他手下的许多士兵都不喜欢他。

被编入斯莫尔伍德旗下让吉斯特感到别扭,于是他写了一封信到马里兰政府,要求获许自己继续担任独立连的指挥官。吉斯特在信上说明队伍被收编之前,他亲自负责招募这支连队,还曾两次当选指挥官一职。吉斯特在军队里有鼓吹胜利传统,教会士兵们懂得“唯胜有功”。他在信的最后总结道:“若能任命我为军官(不低于我之前的军衔),我将竭诚为愿意任命我之人肝脑涂地。”他署名时也是非常正统,不带一丝玩笑,“您最忠顺、最谦卑的仆人——莫迪凯·吉斯特”。

大会不仅批准了吉斯特的请求,还把他提升为斯莫尔伍德营的副少校。吉斯特曾经的独立连虽然已被收编,但依然保持着独立。加之,他连里的不少士兵都在新成立的营队被授予高职位。斯莫尔伍德营的军官和军士里有1/4都是巴尔的摩独立连的前成员。(www.xing528.com)

斯莫尔伍德麾下很多军官具备出众的领袖气质,让他们在战后政界获得了要职。有的成为众议员或州参议员,斯莫尔伍德本人最终也当了州长。纳撒尼尔·拉姆齐是该营的第一批军官,他来自塞西尔郡,原是一名律师,在部队里担任上尉;拉姆齐毕业于新泽西大学(今普林斯顿大学),马里兰营建成时,他34岁,也是部队里年龄最大的成员之一。拉姆齐的家庭成员有几位名人。他的弟弟大卫·拉姆齐是早期研究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历史学家,而他的小舅子查尔斯·威尔逊·皮尔是一位著名的艺术家,在宾夕法尼亚民兵队服役。皮尔为美国建国奠基人画过一些油画肖像,其中就包括乔治·华盛顿的近60幅肖像。

查尔斯·威尔逊·皮尔的弟弟詹姆斯也是一位著名艺术家,虽然知名度不及查尔斯·威尔逊。兄弟俩曾共同生活和工作过一段时间,詹姆斯主攻微型画。1776年1月,詹姆斯26岁,接下委任状,在斯莫尔伍德营里担任掌旗官。掌旗官是一种初级军官,因为要轮流执掌旗帜,在连队或军团里又处于特殊位置。服役大约两年后,皮尔被升至上尉。

找齐天生具备领袖气质的军官并非易事,因为这支军队新成立不久,羽翼未丰。一位巴尔的摩战士写信到马里兰当局说:“第8营有更多好空缺,他们可以列出一大张清单。”他还补充道,“那些人毫无纪律性,更需要完整的军官体制。但是,我们也许还需要些时间,我决定就带现有人手行军去。”

新晋军官里还有一位爱德华·维奇,来自塞西尔郡,是第四代移民,被任命为斯莫尔伍德麾下第7独立连的上尉。和其他许多年轻军官一样,维奇来自马里兰的一个名门望族。他家是富有的农场主,家中养着奴隶,他的许多亲戚在战时和战后在马里兰担任公职。20岁的小布赖恩·菲尔波特也是一个富家子弟,被委以掌旗官一职。菲尔波特的父亲是个成功的商人和地主,在巴尔的摩很有势力。后来,该市以他们家族的名字命名了一条街、一座桥、一座海岬和一座小山

马里兰军的军官大多年纪轻轻便获得授衔。1776年1月,威廉·斯特雷特是马里兰营里唯一一位年仅18岁就获得中尉军衔的军官。斯特雷特出生在爱尔兰移民家庭,他的家族在巴尔的摩经营着一家非常红火的商店——约翰·斯特雷特&公司——销售进口商品,如布料和盐;斯特雷特家还有航运和土地的股权。斯特雷特家族强烈支持独立战争,威廉的哥哥约翰则在巴尔的摩县民兵服役,担任上尉;他的姐姐玛丽——昵称波莉——后来嫁给了莫迪凯·吉斯特。营里的众多战士因友情或家庭纽带联结得十分紧密。

这些年轻军官通常升职非常快。詹姆斯·费南迪斯是个西班牙后裔,他的家族在独立战争爆发的120多年前就移民到马里兰。他在1776年1月30日加入斯莫尔伍德营时还是个应征士兵,6个月后获得少尉的委任状,又过了6个月,他被升为中尉,到了[3]774年4月,又被升为上尉。还有一位来自肯特县的约翰·班特姆,入伍时20岁,是个二等兵,没过几天就被提拔为中士,大概是因为他的领导天赋使然吧。

能否招募到自己的部下,是检验军官是否具备领导才能的终极测试,他们招募的对象通常包括自己的老乡。每个连很快就招满员了。马里兰军的社会阶层跨度很大,但是大部分是农民(父子两代)和工匠,如船木匠、酿酒工人、面包师和铁匠。一位军官在写给斯莫尔伍德的信中写道,他希望“能有一支令人尊敬的农民连队,因为我下定决心尽量不拿东西出城”。

1775年至1776年的募兵花名册已经破烂不堪。基于某个连队的记载,新兵来自马里兰的各个县,平均年龄不超过25岁,而他们的平均身高也在5英尺7英寸1上下。他们参军的动机各有不同:大多是出于爱国主义;有的是为了争取可能提高自己生活标准的机会;有的青春年少,未经历战争的恐怖,恐怕是被荣耀和军功的梦想诱惑而来吧。

纵观所有战争,二等兵总是战斗的主角,斯莫尔伍德营也不例外。应征队伍中全是签一年服役合同的,如约翰·休斯,来自马里兰弗雷德里克县的26岁小伙;又比如约翰·布迪,同父母一起住在鲍尔德·弗里亚尔名下的一艘船上,漂浮在马里兰北部萨斯奎哈纳河上,他应征时才十多岁,却服役完整场战争。斯莫尔伍德营里还有不少亲兄弟,例如出生于苏格兰的麦克米兰兄弟,他们大概是贫困的佃户,家住切萨皮克区的哈佛县东部,种植烟草为生。两人都是初次参军,春季应征到营里,很快就在几个月内被提升为中士。

非裔美国自由民也加入到斯莫尔伍德营里来了。虽然整个战争中服役的自由民具体人数难以统计,但据估算,整个大陆军里有大约5000名非裔美国士兵,而为英军出战的约为该人数的两倍。大陆军不仅是美国的第一支军队,更是美国的第一支无种族界限的军队,该盛况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得以重现。残酷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数千名黑人为人身自由和意志自由而战,战后却有上万名黑人仍是奴隶身份。

签下卖身契的仆人没有参军资格,除非得到他们男主人或女主人的允许。当时在马里兰,卖身仆和奴隶都非常普遍:1752年巴尔的摩县人口普查显示有11345名自由白人,1501名卖身仆和罪犯,4143名黑奴和黑白混血奴隶以及204名黑人自由民和黑白混血自由民。卖身仆非法服役的情况时有发生。有这样一个例子,丹尼尔·布罗菲于1776年春加入了斯莫尔伍德营,后来因其主人要求归还,布罗菲又回到了主人家。

连队军士会协助募兵,中士还要接受该任务的专项指派。23岁的加萨韦·沃特金斯的军旅生涯就是从当军士展开的。他生长在马里兰安阿兰德尔县,入伍那年便获得掌旗官一职,后来成为一名上尉。他是一个“体格健硕,高6英尺2英寸,身材匀称,有肌肉的男子”,沃特金斯如雕像般的身高使他“在战斗中表现尤为出色”。

连队招满员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投入训练,置办装备和武器了。

【注释】

[1]尽管一个营的规模通常是一个团的1/3,各分队的规模和实力却各有悬殊,而“营”也能表示团里的任一分队。当时的军队时常混用“营”和“团”。

[2]磅=0.4536千克

[3]英寸=2.54厘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