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道格拉斯·戈梅里所言:“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好莱坞设立了一种不可超越的商业典范,以至于其他国家的电影若想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除了模仿好莱坞之外别无他法。”[245]好莱坞电影在全球所树立起来的商业标杆,已成了各国电影模仿和借鉴的样本。自美国电影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电影一直在找寻一种可以与之对话和互动的渠道,尤其在早期中国电影积弱积贫的历史时期,它更渴望通过学习美国电影来发展壮大自己。当时中国的电影从业人员基本上没有机会和条件对电影进行系统的学习,他们只能通过观看欧美电影从中受些启发。程步高曾回忆说:“如遇到一部好片或影片局部可供研究者,边看边记,诸凡编剧、情节、导演、表演、摄影、光线、布景、陈设、洗印、剪接,都在研究之列。”[246]“洋为中用”的传统理念,使早期的中国电影人想方设法在艺术创作中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借鉴声势浩大的美国电影,学习和吸收它的各种创作技法,尤其是对好莱坞电影的故事改编和类型模仿。早期中国电影在一种跨文化实践的进程中,丰富了本土观众的审美体验和文化经验。无论是模仿借鉴也好,抄袭拼贴也罢,客观上都为中美电影的互动开拓了一块交流空间。
1948年黄宗霑来华,曾向记者发表他对当时国产片制作情形的感想:“技巧大致较战前为进步,惟若干影片制作者深受好莱坞之影响,诸多影涉仿效,似属不智。”[247]这种善意的批评揭示了中国电影对好莱坞模仿的传统,他所指出的“影涉仿效”,主要体现在对好莱坞影片的故事改编。从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族电影兴起之后,就已经开始了对好莱坞电影故事改编的风潮。尤其是当时美国影片《赖婚》在上海上映后,便引起了中国电影界的巨大波动。“及《赖婚》片抵沪,极受国人欢迎,众口称赞,制片者有鉴于此,为自己公司发展计,不得不东施效颦,以博观客之彩声。”[248]随后,舞台戏剧和许多电影都开始模仿《赖婚》的片段和情节,最典型的要数华剧影片公司根据原片剧情翻拍的《雪中孤雏》(张惠民导演,1929),体现了早期中国电影对美国电影的本土化尝试。除此之外,还有联华公司根据美国影片《七重天》改编的《野草闲花》(孙瑜导演,1930)、华新影业公司根据迪斯尼动画电影《白雪公主》改编的《中国白雪公主》(吴永刚导演,1940)、“中联”根据美国影片《春残梦断》改编的《情潮》(岳枫导演,1943)、“华影”根据美国影片《翠堤春晓》改编的《红豆生南国》(文逸民导演,1943)等,这些作品代表了1945年之前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电影改编的典型文本。中国电影通过“转译”这些好莱坞影片,冲淡了“异域文化”对中国观众的陌生感,拉近了与本土观众的审美距离。
正如黄宗霑所看到的,战后的中国电影中的确充斥着“诸多影涉仿效”好莱坞电影的作品。例如,中电二厂的《青青河边草》(导演方沛霖,1947)改编自美国影片《魂断蓝桥》、“国泰”出品的《古屋魔影》(徐欣夫、陈翼青导演,1948)改编自美国影片《白燕劫》、“新时代”公司出品的《杀人夜》(导演岳枫,1949)改编自美国影片《绿窗艳影》等,这些作品大多直接照搬好莱坞影片的故事情节,再做一些本土化改造,使其更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但是对于这些好莱坞电影的中国故事,观众似乎并不买账。如《青青河边草》把原作中的两处情节做了大的改动,一是把抗日战争移作故事的背景,二是把结尾变成了大团圆。对于这种改编,就有论者指出,两位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并没有真正与这时代的苦痛与血肉交融一处,与时代的呼吸、响应相合”。对于结局,则“使全片的气氛破坏”。[249]对于《古屋魔影》《杀人夜》这类影片,《中国电影发展史》给出的评价是:“尽情描写了敲诈勒索、杀人害命、掩尸灭迹等恐怖行为和变态心理。”[250]虽然这种评价有失偏颇,但也说明了当时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化”过程中的不合时宜。面对当时日益严峻的各种社会矛盾,中国需要的是有明确政治立场和意识倾向的“进步”作品,对于这类“消极”的娱乐电影,自然得不到很高的待遇。
如果说对于好莱坞电影的故事改编仅属于小范围操作的话,那么对好莱坞电影类型风格的模仿,在早期中国的电影创作中则显得十分普遍。大制片厂时代的好莱坞电影之所以能受到全球观众的青睐,很大程度上归根于它的类型生产。一方面,类型电影可以很容易满足观众的预知性期待,另一方面,它与好莱坞标准化的工业生产相适应,“在这种语境下,类型成为好莱坞调控差异和消费行为的美学体制的中心要素”。[251]早期中国电影受到了好莱坞的影响,在类型风格方面也在极力模仿。像米高梅“泰山”系列影片在中国热映时,上海的一些电影公司也相应推出了《化身人猿》(杨小仲导演,1939)、《中国泰山历险记》(王次龙导演,1940)等本土版的“泰山”影片。战后的上海电影市场依然是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天下,在与美国电影争夺市场的同时,中国的本土电影也在极力生产相似风格的影片,像方沛霖导演的歌舞片,徐欣夫、屠光启导演的侦探悬疑片,桑弧导演的家庭伦理片和爱情片,蔡楚生、史东山制作的史诗电影等,无论是在技术处理上,还是在艺术表现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影子。除此之外,也出现了一些诸如《假凤虚凰》《街头巷尾》之类的喜剧片、《祥林嫂》《生死恨》之类的戏曲片(类似好莱坞音乐片)、《小城之春》之类的文艺片、《十三号凶宅》之类的恐怖片、《三毛流浪记》之类的儿童片等。可以说,战后的中国电影在不断地尝试各种类型电影的生产机制,甚至在宗教题材的影片类型上也有跃跃欲试的倾向,“这一时期许多好莱坞电影被模仿,甚至在沈浮导演的《圣城记》里面,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天国之路》的影子”。[252]
在与好莱坞电影的市场竞争中,早期的中国电影始终在模仿与选择中寻求自我,在中西交互中寻找平衡。这其中既有在学习模仿中迷失自我的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也有在对抗回应中坚守传统的天一影片公司,它们以不同的姿态回应着好莱坞电影的冲击。早期的中国电影,无论是对好莱坞电影的故事改编,还是对其类型风格的极力模仿,与其说是面对竞争时的一种行为策略,不如说是遭遇强势文化入侵时的迷茫无力。战后的中国电影在与好莱坞交互的过程中,也体现了这种明显的特征。“它们固然没有学上美国好莱坞的‘以大腿为生意经’,然而,有许多故事,情节常是‘窃取以待创造’,而‘手法’方面又间以庸俗不堪。”[253]在影片生产上,即使是正统的官方电影机构“中电”“中制”,也陷入了商业娱乐片的迷局,把“宣教主题”与类型生产有意融合,超脱了一般政治宣传上的枯燥叙事。在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影响下,中国电影也开始把各种政治导向和官方元素植入商业叙事,用一种类型杂糅的方式来适应战后中国观众的市场口味。
(原载《文化艺术研究》2017年第1期)
[245]GOMERY D. The Hollywood Studio System[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43.
[246]程步高.影坛忆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148.(www.xing528.com)
[247]佚名.黄宗霑与骆驼祥子[J].大地(周报),1948(105).
[248]佚名.中国自制影片谈[N].申报,1924-07-25.
[249]易文.评《青青河边草》[G].上海:上海市档案馆,D2-0-973-256.
[250]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299.
[251][澳]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M].吴菁,何建平,刘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73.
[252]LAYDA J. Dianying: An Account of Films and the Film Audience in China [M].Cambridge:MIT Press, 1972:178.
[253]林维仁.上海的电影市场[J].灯塔(1947年),1948,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