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料显示,美国影片在“一战”前后对中国市场的输入出现了快速的递增,“从1913年的189,740英尺(包括已摄制的胶片和没有曝光的原胶片)增加到1919 年的1,529,876 英尺”[141],增长了8倍多。这些数字充分说明,美国电影“一战”后开始大批量地涌入中国。由于当时中国独立的本土电影业还没有形成,虽然有张石川、郑正秋筹组的新民影片公司和黎民伟、黎北海兄弟组建的华美影片公司创作了一些作品,但他们所依托的主要还是美国电影商的资本或技术条件,所出品的影片势单力薄,远不能满足当时中国电影市场的放映需求。
整个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电影市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电影人在欧风美雨中接受了洗礼,开始致力于发展本土电影事业。在上海,电影制片公司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表面上看,似乎开始了蓬勃的发展,而事实上这种发展却越来越向着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进。虽然制片公司为数众多,但真正能够制作影片的公司却相当有限,市场上放映的大多数仍旧是美国影片。这一时期美国影片的发行,主要是通过一些外国商人和中国的买办代理,如当时在上海已有“奥迪安娱乐公司”和“潘买(PUMA CO.)公司”两家专门代理发行美国影片的公司,负责经营派拉蒙、联美、米高梅等公司的影片发行,孔雀影片公司专营雷电华公司的影片。1926年8月,“八大公司”之一的环球影片公司首先在上海设立了自己的发行公司,此后几年,其他七家公司也相继在上海纷纷设立了各自的“驻中国总公司”。[142]好莱坞电影发行网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不但巩固了美国电影在中国的市场地位,也增强了它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发行和放映的联合行动,更为美国电影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强劲动力,影院业的争夺战也愈演愈烈。
在早期的中国电影史述著作中,随处都可以找到一些关于美国电影在华市场影响的相关论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国电影史书写,从市场学角度来看,大多还是延续了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中的观念思路,把美国电影视为一种西方殖民者的全球市场扩张行为。饶曙光教授所著的《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虽然以介绍中国电影为主,但始终也把美国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发展坐标系中的一个重要参照维度。该书从市场学角度切入,涉及了诸多美国电影方面的内容,诸如“外国人垄断下的影院业及外国影片的输入”“大后方的电影放映及其好莱坞景观”“好莱坞电影的输入及其对中国电影的意义”“清除好莱坞电影运动及其影响”[143]等,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不同历史时期美国电影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影响。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付永春的博士论文《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的产业回应:跨国视域中的史学建构(1923—1937)》[144],把关注的重点投向了彼时好莱坞电影产业对中国电影的影响方面。本文通过一种跨文化比较的方法,阐述了1923—1937年好莱坞电影与中国电影产业的互动关系。作者把这一时期好莱坞电影的影响与中国电影产业的初步形成巧妙嫁接,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当时中国电影产业史的理解,而且对好莱坞具体的影响做出了有力的实证说明。论文首先从技术层面分析了好莱坞有声时代的到来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反思了中美电影在技术领域的跨国交流。其次说明了中国电影对好莱坞发行体制的“杂化”(Hybridization)模仿,论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发行体制从“鹦鹉学舌”(Parrot)到“破茧成蝶”(Butterfly)的转化过程。再次以联华公司为例,分析了彼时中国电影的制作模式,总结了“中国特色”的资本运作特征。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探讨,作者最后得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的回应是“在竞争中发展”(Growth though Competition)的结论,并充分认识到电影作为一种产业,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制作、发行层面,都能体现一种跨国性(Transnational)的交流。
对早期中国电影史进行书写和研究时,中美电影的产业关系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所以,付永春博士从当时中国电影的发展切入,敏感地注意到了其对好莱坞在产业模式上的效仿和影响关系。由于当时好莱坞电影在声音技术、表演体系、生产预算和商业宣传等方面成熟较早,无疑会为当时正处于发轫期的中国电影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把中国电影史的研究置于国际框架之中,通过共时性的跨文化比较和分析,这种研究方法体现了电影研究的开放性特征,无疑为当下重写中国电影史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思路。
此外,罗卡和澳洲学者法兰宾,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证明,为早期中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更为新鲜的市场学史料,也为中国电影史的重写开拓了更加宽泛的研究空间。[145]蔡春芳的硕士论文《战后上海电影市场的中外博弈(1945—1949)》[146]、汪朝光的《战后上海美国电影市场研究》[147]等,也都从早期中美电影关系的产业研究诸多角度,对中国电影史的书写做出跨文化方面的有益尝试。这些研究的共性之处在于,通过一种市场性参照,把电影的产业研究纳入早期中国电影史的书写框架中,为早期中美电影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观点。
[141]NORTH C J. The Chinese Motion Picture Market[J]. Trade Information Bulletin,1927,1(467):3.(www.xing528.com)
[142]上海市电影局关于推广进步影片、限制消极影片、拒放、批评美国电影及侵华史的资料[G].上海:上海市档案馆,B177-3-268.
[143]饶曙光.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144]FU Y. China’s Industrial Response to Hollywood:A Transnational History,1923-1937[D].New Zealand:University of Auckland,2013.
[145]罗卡,[澳]法兰宾.香港电影跨文化观[M].刘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
[146]蔡春芳.战后上海电影市场的中外博弈(1945—1949)[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3.
[147]汪朝光.战后上海美国电影市场研究[J].近代史研究,2001(1):119-140+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