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科幻作品中,以火星为表现对象的电影数不胜数,科幻电影已经把火星描述成了人类生存的第二家园,一个与地球最为相似的太空国度。尤其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科幻电影最为典型,既有《火星纪事》(The Martian Chronicles,1980)之类对人类在火星生活的描摹,也有《火星人进攻》(Mars Attacks!,1996)之类对外星人颇有敌意的对抗,甚至还有《火星任务》(Mission to Mars,2000)之类对人类生命起源的大胆构想。这些作品大多关注的是对火星探索的科学幻想和对人类生存处境的忧患反思,把火星刻画成一个人类生存的实验战场,通过对火星的开发和征服,来设想人类未来的生存图景。与这些作品相比,影片《火星救援》(The Martian,2015)则显得十分另类,它既没有刻意展示外太空的神秘面貌,也没有特别强调 “科学主义”在外星开发中的强大作用,更没有武断设想人类与未知生命的对抗冲突,而是把关注的重心放在对个体“人”的强调和对不同人性的刻画方面,带有极其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影片以一种极其质朴的现实主义影像风格,完成了一个关于“拯救”的通俗故事,上演了一出地地道道的“人文大戏”。作为一部典型的太空科幻电影,它发展了个体“崇高”的美学范畴,“将银幕上的宇宙奇观与‘崇高’的主题感受相结合,在叙事中深化了人类学主体性,凸显了主体的自我觉醒和自我肯定”。[125]全片围绕“援救”任务展开,通过对“科学主义”的规避和消解,彰显和强调了“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最终通过跨国视域的人文合作,全方位修复了科幻电影中被遮蔽的“人文主义”表征。
[125]侯军.太空科幻电影审美心理探源[J].当代电影,2015(6):43-48.(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