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的好莱坞,是机遇与挑战、繁荣与危机并存的重要时期:《海斯法典》的社会影响、制片厂体制的由盛转衰、类型电影的繁荣昌盛、世界大战的政治影响、冷战思维的国际效应,使这一时段的美国电影呈现一种斑驳陆离、错综复杂的社会景观。尤其是战后好莱坞电影以绝对优势垄断了中国市场,美国电影商“不仅在中国发行放映,而且也在中国拍摄制作电影,由于复杂的历史和文化原因,有关中国或以中国为主题的电影一直很受好莱坞制片人的青睐”。[70]当时就有报道称,好莱坞环球公司拟拍摄“孙中山传记”,“片中之两项主题,为治外法权与民主……计划费二百万元于该片之摄制”。[71]并称赛珍珠女士和胡适博士将参与制作,由保罗·茂尼主演。这一时期,还有好莱坞著名导演奥托·普雷明格(Otto Preminger)和编剧菲利普·邓恩(Philip Dunne)由香港来沪,“拟计划摄制有完全以中国题材中国背景而在中国摄制的影片”。[72]这无疑都激发了战后好莱坞制片商来华拍摄电影的热望。
黄宗霑自1917年初涉影坛之后,几经挫折,最终确立了自己在好莱坞的声望和地位。他辗转福克斯、米高梅、华纳等公司,事业上达到了顶峰,创作了一大批质量上乘的优秀作品,并获《瞭望》杂志颁发的1947年度“摄影成绩优异奖章”。但由于国籍和身份问题,“二战”期间他被拒绝参与美国战争纪录片的拍摄,这给他的心理上带去了难以抹掉的阴影,也加重了他对自己国别身份的思考。战后,“随着海外市场重要性的上升,好莱坞电影中的‘国际因素’与战前相比,也更为突出和具有吸引力,但好莱坞不再延续先前的策略,即把欧洲人才吸引到好莱坞,而是直接把制片业务移植海外”。[73]在此潮流下,1948年,黄宗霑“联络挚友彼得夫妇,成立泛太平洋电影公司,第一部影片就准备拍《骆驼祥子》”。[74]公司初步预算成本50万美元,为了做好影片拍摄前的准备,使影片更加真实,他们决定启用一部分中国演员在中国本土拍摄。
据“中央社”纽约1948年1月27日电,老舍将小说《骆驼祥子》的摄制权以25000美元卖给黄宗霑,黄氏不日返国,“物色若干最优秀之男女电影演员,于国内拍摄,然后携美制片,由中美演员以英语合演”。[75]按原初计划,黄宗霑“这次来到北平,带来彩色胶片甚多,将以两星期的时间大量拍摄外景,和收集有关资料。四个月后,带到好莱坞开始拍制”。[76]对于这次创作,他显得格外谨慎,希望能拍出最为淳朴的中国味道。因此,在演员选取方面,他曾说:“约翰·迦裴尔说要演骆驼祥子,但究竟没有中国演员演来合适。好莱坞拍的有关于中国的片子,中国人都是斜眼睛,所以(这次)一定要用中国人来演。”[77]
在创作风格上,黄宗霑力求制作出一部带有明显中国风味的作品,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化内涵中撷取精华。他在采访中称:“该片之叙述、摄制、光线、结构,渠决本廿余年来摄片经验,以纯中国之手法处理,摈弃好莱坞一般惯用之所谓‘噱头’,期该片摄成后能成为一幅幽静之中国古画,使我固有之艺术精神,得以充分发挥且将来在国际间亦能得广泛之宣扬。”[78]于是,在1948年2月,他由香港返回内地,一方面准备影片《骆驼祥子》的取景和演员挑选,另一方面借机对中国电影业进行考察交流。[79]
之所以要拍摄《骆驼祥子》,黄宗霑在北京参观中电三厂时曾说过:“中国电影在美国,谈话里知道苏联、意大利、法国、英国影片在美国都上演过,只有中国电影在历史上还没有踏到美国的影院,这真是一个可耻的事。”虽然此前根据中国故事改编的好莱坞电影不在少数,但这些影片几乎所有呈现的都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在中国人看来,难免有种“熟悉的陌生感”。即使1930年的《上海快车》,其中有黄宗霑在中国拍摄的部分片段,这部影片也是被斯登堡“异化”了的中国故事,与中国的本土文化和在地经验相去甚远。用他自己的话来讲,这次拍摄《骆驼祥子》有两个目的,一是“给予中国电影界一个启示,即此后制片力求争取国外市场,以换得外汇,向国外订购今日国内电影界所急需之各种器械物资”[80];二是希望通过本片,“把中国的电影片在美国市场打下一个天下……最低限度叫美国人知道中国也有‘电影’和中国的伟大”。[81]
正当中国电影界对黄宗霑的《骆驼祥子》抱着极大热情和希望的时候,《申报》在1948年11月13日突然刊出了一则这样的消息:“(本报北平十二日电)《骆驼祥子》搬上银幕,已成泡影,顷黄宗霑自美函平李炳荪女士(约定饰虎子演员)称:泛美公司以《骆驼祥子》一书业已过时,多数反对摄制。黄本人因工本浩大,亦不拟自费拍摄。”[82]这预示着黄宗霑当时设想的美好计划即将化为泡影。
这个结局虽然有点意外,却也在意料之中。1948年国内的政治形势十分严峻,解放战争已进入关键时期,动荡的时局使电影业器材低劣却无法改进,物资缺乏而无法解决。因此在他回国拍片之前,国内已有人预言:“即使黄宗霑回到上海,有意在祖国一显身手,但在这只‘开麦拉’前,保证他也定有无用武之地。”[83] 加之一直以来西方影片对中国现实的描写,刺激了国民政府敏感的神经。国民政府对“辱华片”的敏感,使其担心影片会把一些负面形象传播到国外,尤其是在解放战争的非常时期。
政治时局的影响,直接加大了影片的制作难度。据说,黄宗霑从北平机场到六国饭店的途中,看到满街跑的都是三轮车,稀稀落落的只有几辆洋车,“这部片中,多少个以洋车点缀古城街头景色的主要镜头,将因洋车的减少,同样也使他的兴趣减少了”。另外在男主角的选取上,也很难找到合乎要求的人物。在黄宗霑看来,“主角祥子必须是一个身高五尺十一寸,体重一百六十磅的二十多岁的壮男,相貌无须俊美,但要有精明强干的外表”。[84]当时中国的著名电影演员中,符合这个标准的几乎没有。他多方寻觅,“男主角则‘踏破铁鞋无觅处’,有些年龄不合适,有些不懂英语,有些样子年轻,思想不年轻,有些缺少一个明星应有的条件”。[85]而且报上传言童芷苓和白光都有可能出演《骆驼祥子》中的角色[86],与黄宗霑交情颇深的黎莉莉也可能出演女主角[87],甚至黄宗江的夫人朱嘉琛也曾被传言饰演虎妞一角。[88]这一切都给影片创作蒙上了一层暗纱,影影绰绰、扑朔迷离,使黄宗霑本人对影片的拍摄也渐渐地丧失了兴趣。而随着解放军逐渐向北平开进,这部电影在政权移交的前几个月最终宣布停拍。
黄宗霑一回到美国,就把在北平拍摄的所有素材带回好莱坞冲洗,据说,胶片所呈现的北平街景的画面彩色令人惊叹。这些用柯达彩色胶片摄取的画面,色彩质朴真实,洗尽铅华,和创作者的艺术旨趣不谋而合。“故都”非凡的建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被呈现出来了。[89]
虽然黄宗霑拍摄《骆驼祥子》的尝试折戟而终了,但1948年上海出现的另一部喜剧电影《街头巷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观众的遗憾。该片导演潘孑农在回忆录中说道: “我在上海编导的影片《街头巷尾》,在塑造人物方面,多少得到了《骆驼祥子》的启示。”[90]黄宗霑和潘孑农在战后都对《骆驼祥子》产生了极大的创作冲动,却因各方面的原因,最终都没有得以完成,但他们的这些尝试,却对后来的电影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黄宗霑,他的这次努力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直到40年后,凌子风导演的《骆驼祥子》也还受到黄宗沾(霑)的启发,他在挑选祥子的演员时,就是以黄宗沾当年在北平街头记录的一个洋车夫的形象做模特儿的”。[91]虽然《骆驼祥子》的创作失败了,但中国电影人不会忘记黄宗霑对祖国的眷念和他对中国电影事业的贡献,尤其是他曾经在中国电影最为关键的变革时期,为促进中国电影的发展,所起到的助推作用。
[70]谢荃,沈莹.中国早期电影产业发展研究(1905—1949)[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162.
[71]佚名.制片商准备摄制孙中山传记[N].申报,1946-01-05.
[72]佚名.好莱坞著名导演编剧联袂抵沪考察[J].电影杂志(上海),1949(36).
[73][澳]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M].吴菁,何建平,刘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116.
[74]张伟.沪读旧影[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87.
[75]佚名.《骆驼祥子》将上银幕[N].申报,1948-01-28.
[76]佚名.《骆驼祥子》拍片难[J].东亚声,1948(25).(www.xing528.com)
[77]佚名.香港通讯:黄宗霑抵港,影界设宴欢迎[J].美丽画报,1948(75).
[78]佚名.旅美名摄影师筹备自费拍片[N].申报,1948-03-17.
[79]黄宗霑1948年来华行程:2月25日抵达香港。3月3日抵达广州。3月14日,“永华”公司的《国魂》开始拍摄,黄宗霑在香港为电影拍摄了首个镜头。3月16日抵达上海。3月18日抵达北京,其间拍摄素材、物色演员,并参观了中电三厂。4月1日从北京返沪。4月15日由菲律宾转机回美。
[80]慕陶.黄宗霑近讯[J].世界电影,1948(3).
[81]佚名.黄宗霑为什么要拍《骆驼祥子》[J].南北(北平),1948(复刊)(13).
[82]佚名.《骆驼祥子》上银幕成泡影[N].申报,1948-11-13.
[83]佚名.处境困难的电影制片业[N].申报,1948-04-12.
[84]佚名.《骆驼祥子》拍片难[J].东亚声,1948(25).
[85]佚名.黄宗霑白来了一趟,找不着骆驼祥子[J].戏世界,1948(38).
[86]佚名.骆驼祥子的虎妞是谁?黄宗霑的眼光[J].南北(北平),1948(复刊)(16).
[87]佚名.到电影发源地美国去[J].戏世界,1948(374).
[88]佚名.黄宗江夫人,否认演虎妞[N].申报,1948-05-28.
[89]LAYDA J. Dianying:An Account of Films and the Film Audience in China[M]. Cambridge:MIT Press, 1972:179.
[90]潘孑农.舞台银幕六十年:潘孑农回忆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15.
[91]庄炎林.世界华人精英传略——美国卷[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2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