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界已对苏联电影产生了极大的热情,无论是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电影理论,还是苏联电影创作方面的实际技巧,都为当时中国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典型模板。一时间,苏联电影方面的大量译著被引入中国,其中,著名导演郑君里1937年翻译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理论《演员自我修养》的前两章,以《一个演员的手记》为题在《大公报》发表后引起了巨大反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0年间,由于与苏联意识形态上的亲近性,中苏电影的跨文化交流就更为频繁,苏联电影在中国的放映日益普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苏联人造成的身体伤害和精神创伤都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也正是由于战争才激起了苏联人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作为流行文化最重要代表的电影,成了存放和传达这些情感的最好方式。在苏联,围绕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如雨后春笋,且出现了一大批艺术价值极上乘之作,如《雁南飞》(1957)、《士兵之歌》(1959)、《伊万的童年》(1962)、《解放》(1971)、《他们为祖国而战》(1975)等。1972年苏联导演斯塔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执导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以下简称《静悄悄》),就是其中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静悄悄》改编自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说。
在这次改编之后,《静悄悄》的故事便一次又一次地以各种艺术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如歌剧、话剧、芭蕾舞、电视剧等。可以说,《静悄悄》这部小说所产生的影响是国际性的,特别是被改编成电影之后。至今,这部电影依然是中国观众最熟悉的苏联老电影之一。2005年,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俄两国合作拍摄了以小说为蓝本的同名电视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共19集)。2015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俄两国再次拍摄了由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俄方导演是列纳特·达夫列齐亚罗夫,中方导演为毛卫宁。电影于2015年8月25日这一天在中国内地上映了。(www.xing528.com)
从1969年小说发表到最近一次的银幕呈现,时间相距近半个世纪。虽然两次电影的改编都源于同一部小说,但是它们在叙事方式和影像风格上呈现了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的形成除了与创作者的个人艺术修养相关之外,必然与当时整个社会文化语境的氛围有着密切关联。也就是说,电影创作、政治环境、消费市场之间一定存在着潜在的互动关系。电影创作对原小说文本的阐释必然携带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诉求,也一定会透露当时盛行文化的痕迹。然而时过境迁,观众的审美需求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那么,在观众对故事以及故事中的角色都耳熟能详的情况下,赋予作品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和风格,以及如何在作品中更好地融入新时代精神的诉求,就成了创作者首要考虑的问题。本章即是对1972年和2015年两个版本的电影《静悄悄》做一次互文性的比较分析,从影片创作的社会语境、最终呈现的电影文本和观众的审美转移三个方面入手,试图揭示这两个版本之间所存在的具体差异以及两者之间形成的张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