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范文的标题简洁鲜明,一目了然。特别“629”和“359”两个数据,通过对比极易引发读者思考与好奇。57.07%的升学率,即便放在教育资源发达的内地,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这样的数据出现在偏僻贫瘠的藏乡地区,怎能不引人关注?
本报讯 “这两年,别人想在我们村寨娶走个媳妇都难。”3月25日,记者在阿坝州若尔盖县求吉乡采访时,噶哇村村委会主任仁卓的一句感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为何难?原来,村里年轻人不少都出门上大学去了。全乡共629户人,近7年间已有235人从大学毕业,还有124名大学生在读。
【评析】
这篇范文直接用引语作为开头,带给读者非常真实的感觉,就好像是面对面对话。“村寨”“媳妇”等充满乡土气息的词语,化作一股纯朴民风沁人心田。“别人想在我们村寨娶走个媳妇都难”,这句引语一开头便开始“卖关子”,以打破传统认知的观点巧设疑问,设计得很有“心机”。可以感觉到,这句话很容易在读者内心引起波澜,难免会发出“为何难以娶走偏远藏区姑娘”的疑问,吸引读者一探究竟。段落后半部分为这个疑问给出了答案,却用一组组数据再次设置疑问:如此高的入学率,一个偏僻村寨是如何做到的?
求吉乡地处若尔盖县和甘肃省迭部县交界处,只有7个村、21个自然寨,却是全县走出大学生最多的乡镇。乡党委书记张建荣说,乡里不少学生考进了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等知名大学,还出了全县第一个留学生。
【评析】
交代背景,用偏僻落后的地理位置,为“走出大学生最多的乡镇”做铺垫。“7个村、21个自然寨”,人最少,大学生却最多,并且不少学生还考进知名大学,出了留学生。如此卓越的成绩,怎会出现在一个偏僻乡镇?究竟是什么力量造就了这一切?这些数据表面是在为引出后面观点做铺垫,其实是对359名大学生并非“不入流大学的学生”“滥竽充数”的辩论,目的是打破深藏读者内心对偏僻村寨落后教育资源的偏见与看法。
一个偏远的藏区乡,为啥能培养出这么多大学生?
【评析】
使用疑问句作为段落过渡,问出了一直憋在读者内心的心里话。作者之所以将这句话独立成段,是因为这里面浇铸了文章主旨与灵魂,全文都在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其重要作用与地位显而易见。
张建荣介绍,20世纪末,求吉乡村民组建了潘州物流车队,走南闯北跑运输。眼界打开后,不少村民才发现,由于自己文化程度低,做事受限,于是空前地重视起子女教育问题来。
【评析】
这段话阐述了村民为何重视子女教育的原因。“文化程度低,做事受限”,是上一辈村民“吃亏”得出来的惨痛教训,其中的辛酸掺杂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把这种希望寄托在子女的教育上,这一主导思想符合标题“从受触动到行动”“知识改变命运”这个主旨,前后遥相呼应,一脉相承,让文章结构更加紧凑,更具可读性。
下黄寨村村民尼美多吉开货车已有20年,“我小学二年级都没读完,好多路牌认不清,找路很不方便”。同村的巴千学不认识几个字,跑运输时要记录饭店电话,就在电话本上画个碗和筷子,再记上数字。尼美多吉一家省吃俭用,支持独生女儿罗措考入了阿坝师范学院。巴千学的儿子多吉扎西已大学毕业,正在自己创业搞现代农业。
【评析】
用具体事例说明藏乡村寨贫穷的根本原因,更加突显“知识改变命运”对藏乡村民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路牌认不清”,“‘画个碗和筷子’来代表饭店”,这些对细节的细腻真实描写,将村民对知识的渴望之情刻画得生动形象,令人印象十分深刻。最后以两家子女考入大学结尾,在前半部分交代的背景与前提铺垫下,这样的结果显得顺理成章、理所当然。
近年来,对国家和省里的“两免一补”“9+3”免费职业教育等政策,求吉乡党委、政府大力宣传,让家家知晓。每年6月1日,乡上召开群众大会,以藏族的最高礼仪,给尊师重教的好家长和爱岗敬业的好老师献上哈达,给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发放学习用品。连续多年,求吉乡的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保持在100%。
【评析】(www.xing528.com)
范文六的前面内容讲了村民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渴望与觉醒,提出了问题矛盾。在中央“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的大背景下,推出“两免一补”“9+3”政策,可谓恰逢其时,雪中送炭。“召开群众大会”“最高礼仪”“献上哈达”“发放学习用品”,一系列措施反映出政府意识到教育滞后、人才匮乏,是藏区发展的现实短板的重要事实,同时也表现出政府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的决心,以及积极响应中央治藏方略的自觉行动。
求吉乡并不富裕,村民们千方百计筹措教育费用,有的不惜卖掉家中全部牦牛。
【评析】
这句话对范文六的主题“从受触动到行动”再次进行回应与升华,在强调藏乡村民现实困难与求学不易的情况下,仍然不畏困难,不言放弃,将藏乡村民的纯朴与笃定真实地呈现了出来。“千方百计”“不惜卖掉家中全部牦牛”,这些细节的描写,非常有冲击力与感染力,将村民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执着和对教育的重视依赖准确地呈现给了读者。
去年夏天,上黄寨村召开了一次村民会议,议题是:把重视教育列入村规民约。原来,比起邻近的苟哇村、下黄寨村,上黄寨村的大学生较少。村民们商定,凡是有人考上大学,村上给予1000元奖励,每户村民还要各凑一两百元给他们当学费。
【评析】
“召开了一次村民会议”“列入村规民约”,说明该村将子女入学的家庭问题变成了集体行为,并且已成为村民共识,表明该地区“两免一补”“9+3”政策深入人心,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拥护。“比起”“商定”,在村寨与村寨之间,营造了深厚的你争我赶的竞争氛围,这也许就是“连续多年,求吉乡的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保持在100%”的真实原因。“1000元奖励”“各凑一两百元”,表现了村民虽然自身不富裕,却仍然自觉地参与“村规”,“凑”出子女学费,这些细节的描写,十分令人感动,同时也引发我们对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思考。
社会各界也伸出援手。由退休干部牵头成立的求吉乡教育助学协会,募集爱心资金70余万元,已对全乡所有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资助。
【评析】
求吉乡地处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前文中“卖掉全部牦牛”“各凑一两百元”等细节描写,已经反映出当地村民的贫困,然而629户人却需要供养359名大学生,如此高的比例,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社会各界资助+政府扶持+村民自主凑资”的助学模式,是该乡保证100%入学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独立成段地介绍“求吉乡教育助学协会”,也算是对高入学率原因的回答。
据初步统计,求吉乡的大学生毕业后,少数去了成都等大城市,约90%的人回到了阿坝州工作,成为教师、医生、公务员、技术员,其中科级干部已近百人,求吉乡成为阿坝州双语干部的一个摇篮。
【评析】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求吉乡的教育是成功的,“90%的人回到了阿坝州工作”,是对该乡教育工作的肯定。求吉乡如何做到了90%的返乡率?其中有哪些做法值得学习借鉴?相信这背后的原因更加值得思考和探索。这也是此文为何迅速被人民网、中国西藏网、新浪网等众多媒体转载,不少地方组队到求吉乡取经的真正价值所在。
29岁的更巴措是苟哇村人,她从绵阳师范学院毕业后主动回乡当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希望帮助更多孩子走出藏寨”。
【评析】
最后这段内容引用更巴措的话作为文章结尾,起到了升华主题的效果,同时也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