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医养融合经验:江苏南京市的民政卫生联姻

探索医养融合经验:江苏南京市的民政卫生联姻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巧妙之三:范文二的文章结构属于结论倒置,将“医养融合”成效放在了文章最前面,而后用科学简单的数据论证结论。

探索医养融合经验:江苏南京市的民政卫生联姻

经验类材料的标题通常以“主标题+副标题”或单单一个主标题的形式出现,这类标题通常是虚实的结合体。

1.主标题往往主张“虚”

从词性使用上看,经验类材料的标题会更多地使用动词、介词副词形容词,这样的标题显得更加生动,具有动感,不呆板不枯燥,比如《用责任和激情展示精彩中国——记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北京中展国际展览工程有限公司设计主管陈雨昕》,其中主标题中包括形容词有“激情、精彩”,包括动词有“展示”。这样的标题会引起读者联想,而不是把思维呆板地定位于具体的某事某人上,增强了标题的吸引力

从写作手法上看,经验类材料的标题会更多使用比喻、对偶、衬托、对比、列锦等修辞手法,很多时候还会引入押韵写作技巧,这样的标题更有画面感,产生铿锵和谐感,比如范文二的标题《民政卫生“联姻”,“医养融合”暖心》,其中“姻”与“心”谐音,押韵母“in”,阅读时便有咏诗的味道蕴含其间。

2.副标题往往注重“实”

副标题结构通常为“某单位(人)+某事”“某事+某单位(某人)”两种,主要以直接叙事为主。比如,2008年《求是》第19期《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追赶与跨越——赣州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的标题,副标题就符合第一种“某单位(人)+某事”的模板结构:某单位(人)——“赣州市”;某事——“落实科学发展观”。再比如,《时代精神的体现者 群众利益的维护者——记时代楷模马善祥先进事迹》一文,副标题符合第二种“某事+某单位(某人)”的模板结构:某事——“时代楷模”;某单位(人)——“马善祥”。

副标题的“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尽量少用或不用形容词和修辞手法;二是必须要有具体单位(人)与事件,这里讲“必须”,就是非常有必要,是不可或缺的。比如:

《现实力量与想象空间——面对“互联网+”的电影美学新表达》

《广开举贤荐能之路的探索实践——四川省遂宁市从100万农民工中公选副科级干部》

《狠抓四个“三”旧貌换新颜——襄阳市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省南京民政联手卫生部门,积极探索“医养融合”方式,有效破解养老机构老人的医疗、康复和护理等难题。在2011年年底时全市医养融合型的养老机构只有25家,到2012年发展成为79家,到2013年已达103家,两年翻了两番多。南京市探索推广“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新模式,主要做法是“四个打破”:

【评析】

范文二的开头便开门见山,交代“医养融合”的卓越成效,把“粉”擦在了脸上,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显得文章有分量;另一方面能引起读者好感。“美”在材料中的体现,读者不能靠作者被动地去发现,这很容易失去耐心。最好的做法是主动呈现“美”,让读者自觉被吸引,这样的文章最具魅力和吸引力。

南京市提出“医养融合”模式,紧贴国家政事,也是回应民众关注焦点,从这方面看,作者在选题上意图深邃、用意明确,这也是文章能够获奖的原因之一。“25”“79”“103”三个数据设计得也非常巧妙。巧妙之一:“医养融合”模式年年呈递增趋势,2012年增幅为216%,2013年增幅为30.4%,波浪式增幅未免会引人疑问,让人浮想联翩。巧妙之二:为证实第一句“有效破解……难题”的结论,引用了一系列具体数据,让结论更加真实,比起理论证实理论更加令人信服。巧妙之三:范文二的文章结构属于结论倒置,将“医养融合”成效放在了文章最前面,而后用科学简单的数据论证结论。这是经验类材料的常见写法,效果往往不错,这种写法还是值得借鉴的。

一、打破体制障碍,部门联手攻关

在养老服务调研中发现,各方都对医疗服务有着强烈的需求,民政、卫生两部门从老人需求出发,决定联手打破体制障碍,探索养老“医养融合”。

【评析】

这段话的导语主要起到承上启下和统领全文的作用。承上启下,一方面要做到逻辑清楚,读来让人知道讲什么、主旨是什么、重点有哪些;另一方面要做到顺畅自然,用词朴实简洁,尽量不用晦涩难懂的词句,上下衔接要紧密,不能语句不通,更不能顾左右而言他。统领下文则需要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意义重大原则。阐述重大意义,突出观点的重要性,目的是引起各方高度重视,这是导语的重要责任,也是导语的组成要素。这一原则遵循了古话“事出有因”,就是要让事件变得合理。比如“在养老服务调研中发现,各方都对医疗服务有着强烈的需求”,该例是以民生需求为牵引,强调推行“医养融合”在社会发展中的必要性,由于民生医疗都是由政府主导,因此合理引出了“部门联手”这个观点。

二是目标一致原则。导语需要统领下文,因而在阐述目标事物上要与下文保持一致。导语就好比指挥官,导语下的内容就好比士兵,士兵的一切行动务必听从指挥官调遣,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上下目标一致。比如,导语提出“民政、卫生两部门从老人需求出发,决定联手打破体制障碍”,其中“联手打破体制障碍”就是导语的中心观点,起着统领下文的作用。导语下的内容要服从这一观点,不能偏离轨道,不能脱离中心,更不能背道而驰。下文是如何服从导语统领的呢?“联合调研”“文件助推”“深化试点”三个观点,都是围绕“联合”这个关键词来展开的,前后观点保持了一致。

三是问题导向原则。经验类材料主要是宣扬先进典型和先进做法,或者后进变先进的启示收获,贯穿其中的是问题导向。比如,“各方都对医疗服务有着强烈的需求”,这里的“需求”就是提出问题;“民政、卫生两部门从老人需求出发,决定联手打破体制障碍”,这里的“民政、卫生部门联手”就是在解决问题。不论是提出问题,还是解决问题,经验类材料都遵循了“问题导向”这一原则。

一是联合调研。在调查中发现,养老机构中仅两成老人能自理,其他都需要医疗护理服务。当时的252家养老机构中,具备医疗资质的仅25家,诸多机构都因条件所限,无法设置医疗机构,而医院有限的医疗床位,却被长期用于养老,并享受医保报销。医和养确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互为前提、互为基础、互为因果、密不可分的两者,“医得好才能养得长,养得好才能医得少,护理好才能康复快”,如果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联姻”,医养结合,将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评析】

每组标题都有自己的关键词(字),标题下的内容将围绕关键词来展开阐述,标题其余的词句仅起修饰的功能。比如下面一组标题:

走到位,力戒走马观花不深入(关键字“走”)

问到位,力戒脱离主题太随意(关键字“问”)

说到位,力戒满口应承无原则(关键字“说”)

想到位,力戒敷衍做作不交心(关键字“想”)

做到位,力戒高高在上不作为(关键字“做”)

这组标题中,除“走、问、说、想、做”五个关键字以外,其余的都是修饰。

回到范文二中,“联合调研”这个标题的关键词是“联合”,“调研”虽然是动词,但在这里却只起到了修饰或补充的功能。在内容上,紧紧围绕“联合”这个关键词来展开。段末“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联姻’,医养结合,将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便对标题关键词“联合”进行了回应。

八成老人需要医疗护理,然而“252家养老机构中,具备医疗资质的仅25家”,80%的需求与9.92%的保障资源之间的巨大供需差距,这种对比手法给读者造成的视觉感非常强,同时也是对第一段“破解养老机构老人的医疗、康复和护理等难题”观点的时时回应。随后,作者对“医”和“养”相辅相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目的是确定“医养融合”在养老服务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为后文引出“医养融合”模式增添分量。

二是文件助推。经反复论证,南京民政、卫生于2012年4月,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医护型老年福利机构建设的意见》(宁民福〔2012〕57号)。该意见明确“十二五”末,力争每年新增30家、最后达到150家左右。结果当年新增医护型养老机构54家,累计护理床位16495张,加上新增机构24家,年底突破100家,提供护理床位1.8万张。

【评析】

这段写法还是比较创新的,作者的构思思路值得肯定。一般人看到“文件助推”这个标题后,常规写法是阐述民政和卫生两部门克服了多少困难、打破了哪些限制、创新了什么做法,最终顺利出台文件《关于加快医护型老年福利机构建设的意见》,把破题点定位于文件如何出台上。当然,这一过程肯定存在诸多困难,但把一纸文件作为经验推广,未免会贻笑大方。范文二的作者直接跳过文件出台的曲折过程,仅用了“经反复论证”“率先出台”给读者留下了自由思考的空间,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本段最值得思考与点赞的,应当是后文对数据的引用。通过几组数据的对比,表面看是在肯定文件助推“医养融合”的良好社会反应,其实是从侧面肯定标题“打破体制障碍,部门联手攻关”这一决策、方针的正确性,文章时时处处都在回应核心观点,反复证实核心观点,前后联系紧密,避免了“跑题、偏题、离题”的“新手”毛病。

三是深化试点。有了医护型机构的数量,双方“联姻”质量如何保证?如何从养老机构延伸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12年4月,南京市民政、卫生选择条件较成熟的秦淮区深化试点。经半年探索实践,区卫生、区民政于9月联合出台了《秦淮区“健康养老惠民”行动实施方案》,对“医养融合”的形式、内容等做出了规定,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全部38家养老机构和部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签订医疗服务协议。2014年全市将新增医护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90个,按照“助医”要求,医疗机构将向居家老人提供健康服务。

【评析】

“有了医护型机构的数量”,这是承上启下的句子,紧随其后,作者用两个“问号”来引领本段,这虽然是常见的写法方法,但相比平铺直叙而言,更能引起读者思考。比如,“双方‘联姻’质量如何保证?”文章从三方面进行了回答:一是“选择条件成熟的秦淮区深化试点”;二是“联合出台《秦淮区‘健康养老惠民’行动实施方案》”;三是“签订医疗服务协议”。这样的一问一答,就是典型的“问答式”写作法。

二、打破政策壁垒,制度相互衔接

由于职能、机制、政策及标准的不同,导致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时,受阻于制度壁垒。为此,民政、卫生部门着力研究,从政策上开辟合作“绿色通道”,下发了《关于深化我市养老服务体系与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衔接的意见》(宁民福〔2013〕211号)。

【评析】

前面讲过导语应遵循的三个原则:意义重大原则、目标一致原则和问题导向原则。意义重大原则强调了“事出有因”,意思是导语在写作时应当注意“因果关系”,让事理顺其自然,让逻辑贯穿始终。本段从入题便提出“由于……,导致……,受阻于……”等原因,对一级标题为何要“打破政策壁垒”给出了答案,标题与内容构成了因果关系。而且与第二句“为此……下发了……”同样构成因果关系。整个导语与标题之间由于存在“因果”联系,所以相互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承接更加顺畅。

一是明确工作目标。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2014年不少于40%,2015年超过50%。到2015年实现居家养老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40%。2020年,全市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均达到100%。

【评析】

经验类材料直接引用数据的做法较为常见,短短78个字、4组数据,将目标和过程阐述得清晰完整。简洁的目标、务实的作风和朴实的文风贯穿字里行间,令人如沐春风,让读者一目了然。“40%”“50%”“100%”三个数字就包含了四个不同的任务目标,相互间呈现逐年阶梯式上升,由此可以看出,这些数据是科学的,是经过认真调研后的结果,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同时数据也是冰冷的,不给任何别有用心之人讨价还价的余地,增强了目标的权威性和执行力。“不少于”“超过”“达到”都有“限制”的意思,这是公文中的数据前面常常附加的词语,其内涵非常丰富,既有“必须”的硬性要求,又有“允许”的潜在内涵,为超额完成目标留有空间。

二是明确合作原则。让入住养老机构老人享受“医院式”专业、周到的医疗保健服务,将养老床位纳入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内部病床统一调配使用,老人用药实现“零差价”,不得向老人推销医疗器材等。逐步实现养老信息系统与健康医疗信息共享。

【评析】(www.xing528.com)

这段文字虽很简洁,合作原则却阐述得深刻清晰,让人能够一看就懂,体现出作者很强的文字操控力。作者是如何操控文字的呢?撇开文字编排能力,还应做到两点。一是善抓要点,就是能够从整个事情中,挑选出极具代表性或者影响全局的几个环节,这些环节便是要点。比如,推行“医养融合”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将养老床位纳入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内部病床统一调配使用”,因为这涉及两个部门各自的利益,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作者准确地捕捉到了。二是善抓需求,也就是常讲的换位思考,摸清读者想了解什么、最关心什么,比如,“老人用药实现‘零差价’,不得向老人推销医疗器材”“实现养老信息系统与健康医疗信息共享”,这些信息决定了“医养融合”的生命力和能走多远的问题。因此,文章从读者需求角度,恰当地解读了读者的需求,让这部分内容不仅不显得突兀、零碎、多余,反而变得举足轻重,内容丰富。

三是明确服务内容。养老机构将集中需要医疗服务的老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固定相对应的医生、护士、康复师等责任人,定点联系需要医疗保健服务的机构和居家老人,建立老人健康档案、开通服务热线,定期查房巡诊(每天或每周不少于2次)、配药和健康咨询等,提供个性化处方、康复训练计划,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老人,要实施规范管理与控制。

【评析】

什么是衡量经验材料价值的标准?这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材料是否具有广泛的借鉴性;另一方面,材料是否具有现实的操作性。借鉴性是指材料总结的经验是否具有推广价值。比如,“养老机构将集中需要医疗服务的老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固定相对应的医生、护士、康复师等责任人”,这些做法和理念超前,符合当前需求与形势,因此具备很强的借鉴性。操作性是指材料做法是否遵从“拿来即用”的原则。比如,“定点联系需要医疗保健服务的机构和居家老人,建立老人健康档案、开通服务热线,定期查房巡诊(每天或每周不少于2次)、配药和健康咨询等,提供个性化处方、康复训练计划,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老人,要实施规范管理与控制”。这些做法虽然普通了些,但操作性很强,任何单位拿来就能用,努力一把就可以实现,所以这样的经验材料是有价值的材料。

三、打破利益藩篱,服务老人需求

跨部门、越体制、复合式,在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刚开始时也存在利益分配纠葛。很快,双方统一思想,愉快合作,合力服务老人。

【评析】

这部分导语的写法较前面有巧妙之处,这段话读起来感觉像是在读者脑海里设置了一连串疑问,但字里行间却没有任何问句出现。比如,第一句“刚开始时也存在利益分配纠葛”,不同部门间的协作,出现利益纠葛本是无可厚非的,类似这样的“群众式”观点,很容易走进读者内心。紧随其后,作者用“很快”一词,直接跳到“双方统一思想,愉快合作,合力服务老人”这个结果,省略了中间的处理环节,吊足了读者胃口,在读者脑海中装满了问号,继而点燃读者继续阅读的欲望。

一是利益共赢。一年多的探索,合作双方已深切感到,医养融合是“一举四赢”的大好事。老人是赢家,方便了老人看病,享受到“上门服务”;家属是赢家,老人看病就医不用家属操心;卫生中心是赢家,锁定了服务对象,成为老人的定点医疗单位;养老机构是赢家,不再为医疗康复犯愁,可集中精力提升品质

【评析】

“利益共赢”,准确抓住了各方“痛点”,切合各方利益诉求,实现了医与养的完美融合,确确实实是“一举四赢”的大好事。“一举四赢”的观点统领了下文,体现出作者很强的提炼总结能力。

二是设施共建。对在养老机构内增设医疗机构或开展医疗活动,均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南京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有关设施进行改造,以达到卫生部门的技术标准和条件。对医疗机构转型从事养老,或在机构内增设养老机构的,则要按照《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规定进行设施改造,明确其要完善养老服务设施,为患者、老人提供长期医疗护理等服务功能。

【评析】

前面讲过,经验类材料的核心是推广经验。养老机构增设医疗设施,需要依据医疗机构的规定和条例执行;医疗机构转型从事养老服务,需要按照《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实施改造。这种用规定来指导自身建设的做法,确实是领域与做法的创新,对涉及“医养融合”的民政、卫生两部门而言,确实起到了相互借鉴、相互制约的效果。这些创新经验与做法很有传播与借鉴价值,符合经验类材料的属性。这也启示我们,撰写经验类材料,不应搞“自嗨”式创作,应当追求“需求”式创作,尽量从需求方着力思考,这样写出的材料才真正具有生命力、传播力。

三是优惠共享。经改造和验收,对符合养老机构设立条件的医疗机构,将颁发证书,并享受养老补贴,如新增床位资助、护理补贴、以奖代补等优惠政策,2012年有10所医疗机构转型享受了养老服务补贴。卫生部门也积极为老人提供政策优惠,为65岁以上老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80万份,免费体检从两年一次改为每年一次,对80周岁以上老人门诊和住院分别提高5%的报销比例。对享受低保和优抚对象的老年患者等弱势群体实施了五免五减半政策。2012年度,全市设立家庭病床1720张,优惠减免费用1431万元。

【评析】

“优惠共享”解决了民政与卫生双方的根本利益问题,唯有这个问题解决了,工作才能顺利推进。作为经验类材料,作者入题便把核心问题亮了出来,从读者角度预见关切点与疑点问题。判断经验类材料是否具有价值,就看它是否具有借鉴意义。这段内容阐述的做法非常具体,既有工作原则、具体措施,又有绩效、有收益,借鉴性与启发性都非常强,带给读者的信息量也很大,这样的经验类材料是值得学习借鉴的。

四、打破路径依赖,推进体系融合

长期以来,医疗和养老是两大独立运行的体系,不同的体制机制及运作模式,形成了两大体系符合各自实际的运作路径,但这两大路径放到一起运作时,却发现了护理分级不统一、服务内涵不一致、考核标准不衔接、收费评价不相同、管理培训不兼容等一系列问题,例如老人在不同机构之间的转介,即使在医疗和养老两大体系内部的平滑转介都成问题,要实现两大体系之间的无缝转介其难度可想而知。通过“医养融合”,必将打破惯性思维,自我革新,深化养老服务体系与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有效衔接,最终达到“医养一体化”。

【评析】

经验材料要靠事实说话。如果掌握的素材不充分,写起来就很费劲。如何才能有效地占有素材呢?

一是“走”,就是走出办公室,深入一线调研。调研不能走马观花,更不能脚踩西瓜皮,需要制订详细的方案计划,明确调研主题是什么、调研方式有哪些,甚至要细致到要去哪儿、看什么、问什么,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一手新鲜的素材。

二是“坐”,就是静下心,坐下来,分析调研数据。分析过程既是一个总结提炼的过程,又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确保淘到的是“金子”,而非“沙子”,影响材料质量。

三是“思”,就是要认真思考,过滤调研数据杂质,将“金子”再提纯。这一过程需要我们练就火眼金睛,掌握透过现象见本质的技巧,能够从平凡现象中举一反三,总结归纳出具有推广性、指导性、借鉴性的有效数据与经验。

比如,“发现了护理分级不统一、服务内涵不一致、考核标准不衔接、收费评价不相同、管理培训不兼容等一系列问题”。这“五不”是医疗和养老两大体系协作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分布范围广、涉及环节多,由此可推断这些问题并非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深入调研后的结果。像这样靠事实说话的经验材料,必然是作者在广泛占有素材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这样的观点必然会让读者点赞。

回到范文二中,这部分内容提出“五不”问题,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导向来看,意味着后面内容将针对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这也决定了下文的逻辑关系,要么是并列,要么是递进。事实证明,下文就是采用了并列的逻辑关系。

一是强化职责。市、区、社区(机构)的民政、卫生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和分工,制订相应的工作职责,明确自己在“医养融合”推进中扮演的角色、承担的义务、履行的责任,以及要达到的标准和完成的时限。

二是分头考核。市民政局每年将“医养融合”工作目标进行分解,压力传导,责任到人,并列入年度蓝皮书逐月进行通报,将日常考评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市卫生局也列入对区卫生局考核目标,确保“医养融合”任务,按照时序进度,顺利完成。考核结果与补贴发放、绩效奖励、评先评奖挂钩,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三是扩大融合。目前的医养融合探索才刚起步,下一步,民政、卫生部门将在政策、服务、标准、人员、制度、培训、技术、评估、信息和监管等10个方面进一步融合,以真正实现医疗和养老两大体系上的融合,使这项造福老人的“老有颐养、病有良医”工程得以持久、有效,达到共赢效果。

【评析】

对于前面内容提出的“五不”问题,这段话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回答,虽然没有一一对应,但从制度设计层面进行了回应。前后一问一答,有呼有应,逻辑严谨,行文顺畅,带给读者的阅读效果很好。

分析上面措施,作者的构思思路是这样的:首先“强化职责”,对双方职责进一步明确,确保时时、处处、事事有人管、有人干;其次“分头考核”,根据职责分工实施考核奖罚,促进职责落实到点到位;最后是扩大融合范围,促进“医养”深度融合。前两条措施与一级标题的前半部分“打破路径依赖”相对应,着重于阐述如何打破路径,冲破体系障碍;最后一条措施与标题的后半部分“推进体系融合”相对应,着重从10个方面阐述进一步融合的范围方向。

总体而言,这部分内容结构简洁,逻辑清晰,阅读起来非常轻松。

南京“医养融合”助推机构养老,取得初步成效,假以时日,“医养融合”对接渗透到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的“中国梦”更加值得期待。

【评析】

经验类材料的结尾常用以下五种模式:

1.概括式结尾

用简短的一两句话,对全文进行概要阐述,帮助读者回顾要点。这就好比学校老师上完课后,总会来一句“现在跟着老师回顾一下本堂课内容”,然后列出一二三四,对课堂内容进行撮要总结。

2.展望式结尾

面向未来,用发展创新的思维,为读者勾绘一幅美好画卷,带给读者期许与希望。范文二中的“假以时日,‘医养融合’对接渗透到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的‘中国梦’更加值得期待”便是展望式结尾。

3.表态式结尾

向上级或群众表决心、表承诺。撰写表态式结尾时,心态尽量表现得谦虚些,姿态尽量放得低些。表决心通常围绕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保持奋进态势、实现宏大目标展开,向上级展现良好精神状态与政治觉悟。

4.表扬式结尾

在结尾部分以众多荣誉或收获来收尾。这种结尾既是对经验做法或先进事迹人物的肯定,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典型激励,让大家学有方向、做有榜样、追有目标。

5.启示式结尾

这种结尾与其他常规性收尾方式相比有新意得多。因为启示既是对自身经历的深度认知,内容比较接地气,易被受众接受,又是对普遍观点的升华,具有启发性、创新性,能让读者耳目一新。启示可以分成几点,也可以归纳为简短几句话,不论文字长短,关键在于能为读者带来醍醐灌顶的启发,给人以满满的收获。

当然,也有些材料是没有结尾部分的,直接从正文处结束。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要回应主题、体现主题、强化主题,这一宗旨亘古不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