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身边“笔杆子”通常具备两种能力:一是透视事件本质的能力;二是用精练文字流畅表达观点的能力。
工作中不乏具有深刻洞察力与创新力的人,他们筹划工作、预测市场、解决困难游刃有余,并且深得领导赏识信任。虽然这些同事优势明显,但是缺点也非常突出,常见现象就是满脑子精妙想法,无法付诸笔端。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并不是我们与“笔杆子”之间存在着智商的差距,只是能否用文字流畅表达观点的差距而已。
缺乏用文字表达观点这一能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一是内心恐惧写作;二是知识储备不足;三是自觉动手写得太少。
关于恐惧写作,根本原因在于以下三点。
(一)对自身潜能缺乏正确认识
这里有个公式:“笔杆子”=思想+表达。其中,思想观点是核心,文字表达是辅助。很多人已经具备深刻的思想,只是没有尝试过用文字来表达观点,所以被作为辅助因素的文字吓破了胆而已。
(二)对灵感火花缺乏正确感知
观点来源于灵感,往往胜于灵感。灵感是零散的,像火花一样稍纵即逝,如果我们不能从零星的灵感中整合升华出成熟的思想和观点,对写作而言就是徒劳无功的,这也是我们为何谈想法口若悬河、下笔软绵绵的根本原因。
(三)对失败挫折缺乏正确心态
年轻时代的贾平凹,在写作道路上遭受的挫折超过常人。在屡战屡败面前选择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决定了我们牵手成功的距离。贾平凹每次投稿都石沉大海,但他始终迎难而上,终于成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很多经典文章被收录进义务教育教材。如果贾平凹当年面对挫折选择退缩,中国文坛将缺少一位文学家。
恐惧就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克服写作恐惧,就是能放弃“利益”,放下“尊严”,迎难而上、勇于动笔,那么,恐惧就会离我们远去,将成功交还于我们。
手有余粮心不慌,讲的是储备的重要性。对写作而言,也要做到“手有余粮心不慌”。
(一)广泛阅读
这里的“广泛”是相对而言的,并非指毫无目的的阅读。作为公文写作者,阅读是要带有属性的,需要有针对性的阅读。
一要读经典。在这知识混杂的时代,坚持学历史、读原著是公文写作者厚实理论基础的必要途径。
二要学理论。就是要学习先进理论,塑造知识体系;要坚持与时俱进、理论创新;要从领袖讲话中学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
三要习新风。转变陈旧作风,打开思想大门,拓宽阅读边界,坚持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网络文化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汲取新锐思想、新鲜观点。(www.xing528.com)
(二)厚实底蕴
新观点、新思想的诞生和迸发,不是“天上掉馅饼”的幸运,而是聚沙成塔、积水成渊后的厚积薄发。
一要善于思考。思考是行为的种子。写作灵感的活水源泉,主要来自思考。高产作家史蒂芬·金,每天坚持写10页纸,没有一天不如此。他源源不竭的写作思路与灵感,就是来源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要善于记录。莫泊桑初学写作之时,每天蹲在家门口记录车水马龙的场景,经过长期不懈的坚持,终于掌握了大量关于描写人物和场景的写作素材,最终成为世界闻名的文学巨匠。
三要善于倾听。逆境促人成长,倾听成就巨著。《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既是一位写作巨匠,也是一位倾听达人。他曾几十年如一日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终于完成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辉煌巨著。
(一)模仿写
记得小时候字写不好,就每天练习字帖,经长期“依葫芦画瓢”的临摹,字体慢慢有了骨架,力道和气势也逐渐显现,模仿得像模像样。
写作同样如此,我们在写作的初始阶段,模仿就是最好的“起跑”。只要坚持不懈地模仿,公文的构思、搭架,以及公文的行文技巧、语言风格等等,都将被深深烙印在脑海,形成“笔尖记忆”。久而久之,写作将由生疏晦涩变得行云流水、水到渠成,变成一种习惯、一种自然反应。
(二)坚持写
俗话说得好:“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这讲的就是坚持的重要性。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每天坚持到街头去记录行人的零言碎语,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最后,他用精彩的人物对话和逼真的社会背景描写,写成了多部经世流传的伟大巨著,成为英国一代文豪。
公文写作的关键在于坚持坚持再坚持,只要日复一日地努力写,只需一年光阴,就能“铁杵磨成针”。
(三)勤投稿
向杂志、报刊投稿是提升写作水平的一条捷径。我们很多朋友认为投稿的起点太高,害怕水平不够,作品入不了编辑法眼,所以不敢或不好意思向杂志投稿。编辑也是凡人,并非豺狼虎豹,很多编辑素养很高,尤其能包容那些勤奋写作的作者,通常会留言给予指点,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帮助作者提升上稿率。
投稿,目的是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这既能增强大家的写作自信,保持良好写作习惯,又能从编辑建议中获得新颖思路,写作将获益匪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