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东山岛南门湾,有一座神秘的“义勇祠”。殿内奉祀因出戍澎湖而殉难的铜山班兵亡灵神主。又在东翼设“泗明妈祠”,供“四命妈”。
“铜山班兵”是怎么一回事?“四命妈”又是谁?
话说清朝统一台湾后,为了加强对台湾的防卫,改明朝“游兵”对台湾澎湖的定期巡查为“班兵”的长期戍守。“班兵制”自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开始,至清同治八年(1869年)经左宗棠奏请废止,实行了将近两百年。实际上,铜山人在澎湖戍守一直延续到澎湖被日本占领之时。
“班兵制”不在台湾本地招募兵丁,而是从福建、广东两省军队中抽调一定数量的兵丁,重新组编,分配到台湾各地驻防,其中驻澎湖军队归福建水师提督节制。朝廷规定铜山百姓世袭军籍,有戍守澎湖的义务,每户三丁抽一,组成铜山营,分戍澎湖,三年轮替一班。据学者研究,在将近两百年的班兵轮换制度中,至少有一万六千名铜山官兵先后赴戍澎湖。
铜山班兵殉难后,其中部分尸骸运回铜山,安葬于演武亭万福公,即现在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戍台班兵墓”。有的骸骨没有运送回来,就直接安葬在澎湖等地。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铜山乡贤在南门湾修建“义勇祠”,集中祭祀戍台班兵神主。
入祀义勇祠的“四命妈”,名叫吴碧娘。她的丈夫叫李斌光,就是一名普通的铜山班兵。班兵造成了两地相思之苦,也导致了家庭悲剧,甚至改变了铜山的历史。“四命妈”的故事就是这千千万万个家庭悲剧的缩影。
清末铜山乡贤马兆麟曾赋诗描绘班兵之苦:“重洋百里戍台湾,艋舯澎湖递换班。二百年来人事变,征夫休唱念铜山。”
征夫就是班兵,当了班兵就不要唠叨着想念故乡铜山了。虽然朝廷规定三年轮替,有的人回来了,有的人觉得回来没有更好的出路,就继续当班兵,依靠朝廷薪俸过日子。有的班兵退役后干脆在当地成家立业,成为铜山籍的澎湖人。后来,朝廷颁布《恤赏条例》,准许班兵“年逾四十无子者”携眷随军,又允许兵丁就地娶亲,规定“兵丁娶妻及子女婚嫁各赏银三两”。这些政策从另一角度看,是朝廷的变相移民。(www.xing528.com)
然而,许多班兵年老的时候,更加思念铜山。他们有的没有能力回故乡,就交代亲友死后把骨骸送回故乡。可是故乡有的家族凋零,无人祭祀,只好将骨骸埋在特定的班兵墓区。老无所依,只能魂归故里,世间的悲伤,莫过于此。
清雍正四年(1726年)十月,铜山人李斌光戍守台湾安平(今台南市),妻子吴碧娘和膝下一女二男留守家乡。李斌光委托好友陈永春代为照顾家事,陈永春真心实意,恪守礼节。凡是吴碧娘有事情,陈永春总是站在门外询问,从不敢进入家中。这样过了一年多,有人制造绯闻,无端诽谤。吴碧娘听到之后,伤心欲绝,无处辩解。为证清白,遂谢绝济助。吴碧娘生计无着,百般无奈,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七月某夜,把七岁和五岁的儿子、十二岁的女儿先后投入井中,然后自己从容坠井。一家四口,命丧黄泉,这就是祭祀“四命妈”的由来。
此案震撼府县,惊动朝廷。当时铜山隶属漳浦县,知县闻讯,带领三十余人前往铜山,坐船通过东山湾,至大桑屿遇风浪翻船,全部溺亡。
这两件事导致两个结果:一是朝廷每年每季加赠俸银以供班兵家眷。二是因为铜山距离漳浦县城遥远,陆路将近一百公里,而坐船过海又危险,所以至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铜山城正式划归诏安县管辖。
铜山兵民仰念吴碧娘的贞节烈举,遂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将吴碧娘入祀义勇祠翠云宫,称“泗明妈祠”,官府封赠“烈贞节义”匾额一方。
(东山)
素材提供者:吴丽君、陈旭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